1. 简单百科
  2. 宁海白枇杷

宁海白枇杷

宁海白枇杷,宁海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海县地处浙东地区沿海,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宁海白枇杷果实圆形至长圆形;果面淡黄色、锈斑蟳少,皮薄易剥;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入口易化,汁多味鲜、清甜爽口,风味佳美。

基本介绍

其品质综合指标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采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证明该品种与其他白沙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2004年,该品种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级林木推广良种。浙江大学园艺系刘权教授、日本枇杷专家栗山隆明博士称之为"宁海一宝"。

产品特点

感官特征

宁海白枇杷果实圆形至长圆形,平均单果重35克左右;果面淡黄色、锈斑蟳少,皮薄易剥;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入口易化,汁多味鲜、清甜爽口,风味佳美。

品质指标

宁海白枇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可滴定酸≤0.4%,维生素c≥3.0毫克/100克。

产地环境

宁海县地处浙东地区沿海,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常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常年日平均稳定通过大于0摄氏度积温5883.2摄氏度,大于10摄氏度积温5414摄氏度,年无霜期为241天;年日照1885.4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43%,能较好的满足枇杷对光照的需求;平均相对湿度78%,多年平均降水量1655.3毫米,降雨的类型主要是锋面雨、台风雨和热雷雨,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匀,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

历史渊源

宁海枇杷种植历史悠久,明崇祯《宁海县志》上已有相关记载。

1994年,农技人员在一市村枇杷园内发现一株白沙枇杷树,品质特别好。此后几年,在农技人员和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宁海白枇杷产业不断壮大。宁海县成立了枇杷产业协会,每年举办枇杷节,不断扩大宁海白枇杷的品牌影响力。“宁海白”枇杷品种获得国家林木良种认定。

生产情况

截至2018年9月,宁海县枇杷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宁海白枇杷占90%以上。

产品荣誉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宁海白枇杷”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宁海白枇杷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东经121°9'25"-121°48'57",北纬29°05'43"-29°31'30"。所辖的乡镇含一市镇、越溪乡胡陈乡、长街镇、力洋镇茶院乡大佳何镇前童镇桑洲镇、岔路镇、黄坛镇深甽镇西店镇强蛟镇跃龙街道、桥头胡街道、梅林街道、桃源街道、茶山林场等13个乡镇4个街道1个林场。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要求枇杷园必须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区域,且方圆5千米内无污染源。鉴于枇杷对低温的敏感性,宜选择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一月低温\u003e-5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u003e5摄氏度的地方才可种植,可选择东南向、南向山地坡,海拔100米以下、坡度\u003c150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地进行栽培。以土壤耕作层80厘米以上,pH值5.5-7.0、有机质含量1.5%以上较为适宜。也可选择地下水位80厘米以下,排水良好、周边有水体的平地种植。风口和冷空气沉积之山谷不宜种植枇杷。

(2)品种范围应选用宁海白以及白玉、软条白沙等白肉枇杷品种。

(3)生产管理防冻抗逆:宁海县属于北亚热带地区,冬季枇杷花果冻害常年发生。生产管理上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延迟花期进行防冻。为提高果品质量,要及时进行疏花疏果,确保生长与结果的平衡,通过套袋,防日灼与裂果,提高商品性。施肥:在施肥管理上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有针对性的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使用的肥料应符合NY/T394的规定。水分管理:在果实膨大前期确保水分供应,果实成熟期控水提质。秋冬季根据土壤情况酌情灌水,可结合施肥,采取沟灌、穴灌、浇灌、滴灌喷灌。高温干旱时在树盘下覆草。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应及时排水。病虫防控:枇杷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枝枯病及黄毛虫、天牛苹掌舟蛾等,应摸清各类病虫发生的规律,严格按绿色生产要求进行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在化学防治方面,应加强病虫预测预报,选择最佳防治时期,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每个生产年度内建设只使用一次,另外,不得随意提高农药使用浓度,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推广使用新型喷药器械。农药的使用应严格执行NY/T393的规定。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采收时期:成熟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宜适时采收。采收过早会降低产量和品质;采收过迟则果肉变软,风味下降,落果、皱果和烂果增加,果实不耐贮运,并影响夏梢抽发和次年产量。采收工具:手套、剪刀与塑料筐。采收方法:采摘时,手捏穗柄、轻采轻放,手不触及套袋,以免损伤袋内果品。枇杷果柄短而粗与果枝连接比较牢固,采摘时需用剪刀逐一连纸袋一并把果穗剪取,放于塑料筐统一运往包装车间,然后打开纸袋进行分级包装,以免多次翻动造成损伤。在果实采摘中禁止使用一切易发生污染的物品与材料,如贮放过化学药剂、机油的纸箱等。手套、剪刀、中转箱等均须干净、环保。分级与包装:分级时,剪去过长的果蒂(留1厘米左右),剔除伤果、裂果、病虫果,按果实的大小进行分级处理。再用网袋或纸巾进行单果包装。大包装一般按果实大小用竹篓、纸箱(盒)、塑料箱或瓦楞纸箱等,也可用子母箱包装。果品包装成箱后,短期(1-5天)贮藏在专用库房内。如时间较长(6-20天),则贮藏在专用冷库中,一般调节温度为1-8摄氏度,期间不能使用化学药剂进行保鲜。果品运输:运输过程中防止果实机械损伤,有条件的使用果蔬专用冷链车。

专用标志使用

宁海县宁海白枇杷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宁海白枇杷和农产品地理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