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强蛟镇

强蛟镇

强蛟镇位于象山港尾端,是典型的海洋半岛小镇,镇域面积69.45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享有“东方普吉岛”“海上千岛湖”美誉。

2018年全镇生产总值突破6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2亿元,是宁海县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乡镇之一。强蛟利用临港优势,制造业和旅游业双轮驱动,一方面借助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浙江国华宁海电厂等一批大型企业,形成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并积极拓展,另一方面依托丰富海洋自然资源和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进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九村百宿全景”乡村旅游工程,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特色,横山岛高端民宿等项目相继落户,高规格活动和赛事应运而生。同时,强蛟镇由传统渔业向休闲旅游产业转型,推出休闲渔船发展“渔家乐”,2019年游客人数达25万人次,旅游收入1580万元。

地名由来

由原峡山镇和薛岙乡合并而成,镇以强蛟码头得名,镇政府驻地峡山。曾用名峡口,据当地《尤氏宗谱》记载:“尤氏之先自南田临门来也。洪武四年(1371),因其地临日本,恐与倭通,命汤和汤和尽徙其民,祖信奉公遂迁于本邑之峡口。原峡口东、西各有一岛,口西称西山,口东成峡山,村坐峡山,即以命名。强蛟码头在峡山,因地处海滨,传说有蛟龙出现,故名强蛟镇。

历史沿革

1951年建乡,1958年属黄墩人民公社,1961年析建峡山公社,1983年置乡,1992年峡山镇与薛岙乡合并后成立强蛟镇。1992年全市进行撤区扩镇并乡。

行政区划

辖2个社区:新兴社区、峡山社区。

辖8个行政村:下渔村、胜龙村、王石岙村、上蒲村、下蒲村、加爵科村、临港村、薛上岙村。

地理环境

强蛟镇地处宁海县正东方向,三面临海,呈现海湾地理特征。处于中纬度亚热带过渡地带,为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村庄地形为三面环海,陆上东面和北面高,南面和西面低,西面与陆地连接。海域水呈碧蓝色,透明度约1米,海水年平均水温17.6摄氏度。周边海域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水产丰富,半岛向海上延伸。初建村时,峡山村原来由二十多个海岛组成,为海岛渔村,海面上的小岛如珍珠点点,海岛风光秀丽且各具特色。

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丰富,农业开发步伐加快。全镇浅海滩涂面积34.58平方公里,养殖总面积达8800亩,其中网箱养殖占全县81%,养殖品远销日本韩国。至2007年,已初步形成贝类及滩涂鱼虾混养、棚架式牡蛎科、内塘低地虾蟹蛏混养格局。以万福渔庄、峡山海鲜舫、海鲜夜排档为代表的渔家乐项目蓬勃兴起,集品鲜、垂钓、休闲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也已形成;海洋运输业发展迅猛,74艘运输船往返于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

人口

全乡常住人口14343人(2020年)。

经济

2002年以来,强蛟镇深入实施“工业立镇、旅游兴镇”战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农业总产值1.01亿元,三产增加值60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280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918万元。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8亿元,完成财政7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50元,三产增加值9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8%、15.6%、14.8%、30.4%。

境内临港开发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浙能集团国华电厂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现,海螺水泥北新建材、宏韵建材等企业相继落户。水陆空三路交通便捷,陆路可以依托同三高速公路、甬临公路和拟建的甬台温铁路,境内交通主干道临港公路已经完工;水路可以依托县内最大的3000吨级的国华电厂码头和5000吨级的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码头;空路可以依托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至机场30分钟,为宁波市一小时经济区。

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等配套基础设备完善。全镇确立了上规模、攻科技、促外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共有企业138家,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25家,2007年实现外贸出口交货值7.3亿元,同比增长56.8%,合同利用外资38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9万美元,已构建了一个以模具、塑料、机械、轻工、铸造为主的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

有3000吨级强蛟码头,可北上宁波、上海市大连市;南下温州市厦门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港口。

社会事业

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环境愈趋优越。强蛟镇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2002年以来获得市双拥模范镇、市六好乡镇党委、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县优秀理论学习中心组、县信息报道先进集体、省十佳科技学校等称号。

全镇共有2个村列入市级重点环境整治村创建村范围,2个村列入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创建村范围。2006年获得“宁波市生态镇”称号,2007年获得“浙江省生态镇”称号的殊荣。

风景名胜

强蛟岛群由象山港中强蛟半岛延伸的12个小岛组成,是东南沿海罕见的滨海绿岛群,海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自古强蛟就因“西山月色、峡山潮声、绝壁仙岩、叠垣列石、双屿珠联、群帆渔贯、蒲江县澄碧、髻堆青”等蜃海八景而名闻遐迩。

刘彻因此地是海道要冲设崎亭。宋代以梅妻鹤子为伴的林逋在四孤坪建八卦形象的太极宫,素有“海上千岛湖”之称的强蛟群岛像颗颗珍珠镶嵌在强蛟镇东部,横山岛上风景独特,景色秀丽,环境幽静,“小普陀岛”之名闻名遐迩,年接待游客达万余人次。2007年已列为县旅游重点开发区,并规划兴建集观光、品鲜、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宁海湾休闲旅游度假区。

所获荣誉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参考资料

宁海强蛟镇:锚定“两个美丽”图景 打造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样板.宁海县人民政府.2024-08-25

念好绿色发展“山海经”.今日头条.2024-08-25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8-25

..2024-08-25

宁海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乡镇(街道)常住人口数据出炉.宁海县统计局.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