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芷町书画作品集》是2009年5月1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芷町。
作品特色
陈芷町的墨竹作品主要以文同为基础,再以夏昶为体。他能够将灵气与人格融入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是标准文人画的典型。陈芷町的画作与他的人格紧密相连,尽管历史上有许多人画竹,但能够表现出人性、灵气、大气的作品并不多见。这可能与他行政历练和时代环境的影响有关。他的画作中,枝叶笔墨既秀气又厚重,繁而不乱,简总有致,笔墨畅快淋漓,同时在空间构图上也展现了他独特的构图和新意。
作者简介
陈芷町,字芷町,号荒斋,一号大荒斋主,石城县人,1897年出生,1962年9月逝世。自幼攻读古诗文辞,酷爱绘画。成年后为京沪各报撰写论述,服务于上海市《申报》《商报》《北平大同晚报》等,以其文采论议而声名鹊起。他曾于收藏家馆中阅读宋、元、明、清各名家真迹,对山水花鸟均有涉猎。20世纪30至40年代,陈芷町进入政界,后随陈布雷先生从事案工作,因其文才卓著,被誉为江西省才子。抗战后期,他辞去公职,专习写竹,并与多位名画家如傅抱石、齐白石、郑曼青等交流切磋。在北京、南京市等地广泛阅读历代名家的竹画,搜求文同、苏轼、柯九思、吴镇以来的真迹,苦心钻研,并在各地竹林品味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意态,其墨竹达到了很高的境界。1949年1月,陈芷町辞职,迁居广州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闲居作画。1953年赴台北市,曾三次举办个人画展,均极一时之盛。在台北,他与书画家交往密切,作画论画,并于1954年与郑曼青、马寿华、陶芸楼、刘延涛、张觳年及高鸿逸组成了七友画会。陈芷町画竹不拘泥于前哲的墨法笔法,而着力于“师造化”。他以荒斋写竹八法及亲笔所作42幅竹谱,将其一生画竹的笔法心得,传授弟子。这些心得经撰编成为《芷町竹谱》,世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