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大型种业科技企业,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大北农出资成立。该公司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于一体,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参与者。

公司规模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2001年10月成立的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大型种业科技企业。

公司以具有高远价值取向的企业文化为核心,始终秉持“报国兴农、争创第一、共同发展”的企业理念,以“创建国际一流种业科技企业”为发展目标,致力于以科技创新强盛民族种业。公司主营玉米、水稻、棉花及油菜等大田作物良种,拥有全资子公司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和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全国二十多个省设立了分支机构,科普服务队伍遍及全国。

在研发上,公司提出精确研发战略,建立了1个转基因研究实验室、5个亲本鉴定点,7个育种中心、123个试验站,每年保持年销售额10%以上的研发投入。通过独创的T+2模式,利用亲本鉴定、品种设计、DH系育种技术、分子技术、信息技术、大规模品种试验等建立了快速、高效、精确的工程化育种体系,加快了品种选育进程,提高了育种产出的可预见性。2008年,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科委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如今,公司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育种能力居同行业前列。

在生产上,公司提出精益生产战略,借助信息技术甄选制种基地,建立了以亲本观察试验、制种技术、加工工艺为核心的生产技术研究体系。公司在新疆、甘肃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四川省等地建立了玉米和水稻制种核心基地,常年制种面积约20万亩,并在北京怀柔、甘肃武威、湖南长沙、江西南昌等地建立了集烘干、精选、分级、包衣、分装为一体的高标准的种子加工基地,严格按照ISO9001:2008标准进行全面、全程质量管理。2007年,北京怀柔玉米种子加工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业部种子加工仓储培训基地。

在推广上公司提出精准营销战略,在全国建立了3000多个定位试验点、20000多个定点示范户,利用信息化工具,通过定位试验和定户示范对品种特征特性、种植环境进行充分认知,因地制宜地制定品种推广应用方案,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稳产、丰产并举。

历经十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民族种业企业的优秀代表,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种业强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向着“国际一流种业科技企业”的宏伟目标奋进。

发展现状

公司是以具有高远价值取向的企业文化为核心,以文化管理为纽带,以“大北农的事业是我们大家的事业”为口号,用自主创业的企业家精神凝聚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投身科学教育兴农的事业中来。公司80%以上的员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已有20余名育种专家、5名博士、十几名硕士加入我们,形成了一个极具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团队。公司以“立足农业科技、发展民族种业,创建国际一流种业科技企业”为己任,先后被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顺利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10月,公司独立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研究课题,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承担“863”计划农作物育种重大专项的民营种业科技企业;玉米首席育种专家许启凤教授所培育的玉米品种“农大108”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10月公司总裁邵根伙博士被评为“中关村十大优秀企业家”;2004年4月当选为北京种子协会副理事长;公司西南杂交水稻育种家况浩池研究员,200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总经理李绍明系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公司三系杂交稻首席育种家张慧廉研究员,200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唯一承担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的民营种业企业。公司以科研为动力、以品牌为龙头、以服务为核心发展种业产业。主营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公司狠抓科研建设,并成立了以“农大108”育成人、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玉米育种机构,包括17名有高级职称和丰富育种经验的中青年育种家的科研团队,正在投资建设占地300亩配备先进设施的北京玉米育种中心;已建成了山东省沈阳市河南省等6个育种站。在水稻育种方面,形成了以“广占”系列育成人杨振玉研究员为两系水稻首席专家,II-32A、优IA、中9A育成人张慧廉研究员为三系水稻首席专家,包括15名一流专家的技术创新队伍。正在投资建设江西省和四川水稻育种中心。已在江苏省、湖北和安徽等地建成5个育种站。成立了种业科研中心,设有3000万元科研育种专项基金,并每年拿出8%销售额作为科研经费。设立了北京玉米育种中心、沈阳玉米育种中心、盐城水稻育种中心、浙江大学标记育种中心、玉米亲本繁育测试中心、水稻亲本繁育测试中心,并设有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的研究课题。已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不育系;每年有几百个玉米、水稻品种参加国家或省级区、预试;同时公司建立了自有的品比试验体系。在品种资源方面:正在建设水稻和玉蜀黍属品种资源中心。与浙江大学核农所合作开展的品种资源创制工作成绩显著,其中“水稻白化病转绿型叶色标记技术”和“杂交水稻简易纯度检测技术”项目研究,获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和浙江省科技厅支持。2003年9月经浙江省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金色农华倾力打造一流的种子生产体系和销售服务网络,分别在西北、华北、西南、华南建有常年育种基地20万亩,年产种子超亿斤;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新品种试验示范体系,新品种试验示范点4000多个,种子销售点和金色农华专卖店3000多个。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建设是金色农华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金色农华的科普营销员和技术服务团队常年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时代,21世纪的世界属于中国,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金色农华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走在“科技兴农”的大道上,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发展历程

2001年10月16日,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北农出资成立的一家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大型种业科技企业。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

2001年10月-2003年2月,组建了一支约120人的科研、生产、推广队伍,初步建立了一个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网络,在业界树立了高科技的品牌与形象,独具特色的金色农华文化逐步深入人心。

2002年3月金色农华公司被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2002年10月,公司科研课题——“简易纯度检测、高效排假型杂交水稻不育系及超级组合选育”列入国家“863”计划,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承担“863”计划农作物育种重大专项的民营种业企业;玉米首席育种专家许启凤教授所培育的玉米品种“农大108”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3月,由金色农华组织协办的“‘农大108’维护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120多位支持与关注种子知识产权维护的领导、专家、企业代表、新闻媒体参加会议。

2003年7月,公司第一批共19名骨干员工被批准持有公司股份,成为金色农华股东。

2003年8月,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项目启动,以“一流企业,一流产品;质量第一,第一质量”为方针,打响了以质量促品牌建设的战役。

2003年8月,公司占地50亩的现代化种子加工检测基地在北京市怀柔区新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

2003年9月,公司被评为“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享受资金、税收等政策方面的优惠。

2003年9月,公司承担的国家“863”项目“水稻白化病转绿叶色标记与种子纯度简易识别及高效自动排假”通过专家鉴定,并在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10月,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相关单位达成协议,继玉米、水稻品种之后,介入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

2003年11月,占地330亩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北京玉米育种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2003年12月,公司提出的以快速、稳妥、高效、适合中国种业为特点的“T+2”推广模式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2003年底,公司正式签约的科研项目数量超过20个,跃居全国前列,涵盖玉米、水稻、棉花三大作物。

2003年底,由各个育种家提供的进行公共组配的玉米自交系数量超过100份,以开放和集体创新为特色的新型科研体系已具雏形。

2003年底,由公司发起的“农大108”维权项目成为中国种业最具典型意义的知识产权案例,年度知识产权收入超过800万元。

2004年3月24日,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公司的玉米,水稻品种选育及其杂交种子生产,售前和售后服务适合于GB/T19001-2000标准。

2005年3月28日,在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南京两优培九种业公司总经理邹江石开发的“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育成与应用技术体系”项目获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的亲切接见。

2005年10月22日,在绵阳市举行的“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暨推动自主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奖”。

2005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在中国农业大学视察时,亲切接见公司首席玉米育种专家,农大108育成人许启凤教授。

2005年12月,京津唐事业部在沧州市保定市玉田县,永清,石家庄市等地分别召开杰出种植奖颁奖大会,共奖励农用车一台,彩电85台,自行车398辆。

2005年底金色农华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陈立云等人共同出资成立了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6月公司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

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授权公司独家推出继“中单2号”之后又一优势国审杂交玉米新品种“中单808”;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新品种‘中单808’观摩暨西南推广研讨会”在四川眉山隆重召开,中央7套农业节目、农民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做了大篇幅的报道。

2006年10月评选为2006年中国种业50强企业。

公司业务

玉米品种

农华101洛单248中单808农大108浚单22农华19农华16农华50京玉7号农华8号京玉16

水稻品种

天优华占扬两优6号C两优396C两优513陆两优996岳优9113株两优4024Ⅱ优498金优1176.............

其他产品

铁南8号:农华101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8

特性与优势:

1、生育期适中

东华北春播128天,需有效积温2700-2750℃;黄淮海地区夏播100天。

2、植株性状

植株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果穗长筒型,穗轴红色。

3、多抗性

经国家区试丹东市吉林省点鉴定,抗灰斑病,中抗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经河北省农科院接种鉴定,中抗矮花叶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高感褐斑病和南方锈病。

4、经济性状突出、品质好

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36.7克;容重738-768克/升;淀粉含量71.35%-72.49%,粗蛋白10.36%-10.90%,脂肪3.10%-3.54%,赖氨酸含量0.30%-0.32%。

适宜区域:

春播:适宜在北京、天津市、河北北部、山西省中晚熟区、辽宁省中晚熟区、吉林省晚熟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市种植。

夏播:适宜在山东省河南省(不含驻马店市)、河北省中南部、陕西关中灌区、安徽北部、运城市地区夏播或麦套种植。

水稻新品种:天优华占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0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2天,比对照汕优46短0.3天。株型紧凑,茎秆较粗,叶片直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9万穗,株高101.3厘米,穗长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55.1粒,结实率76.8%,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抗性频率100%;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

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迟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3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8.50%(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36.1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2.1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7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0.32%,增产点比例96.7%。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1.7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7.15%。

适宜区域:

适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广东省北部、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中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浙江省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公司文化

强盛民族种业

1.金色农华在发挥“三民”的代表,即民族种业企业的代表,民营种业企业的代表,农民利益至上的代表。

2.公司提出的“三化”建设,“三化”是指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

3.公司提出的“四精”战略是指精确研发、精益生产、精准营销、精细管理。

4.2010年公司经营思想是:肩负使命、把握机遇、精准运营、跨越发展。

5.六讲六不讲主要指:讲创业不讲打工、讲自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未来不讲过去、讲干部不讲员工、讲为成功找方法不讲为失败找理由。

6.十一大方法有吃苦第一精神、学习第一能力、沟通第一技能、感恩第一心态、专注第一力量、仁爱第一心量。

公司誓词

肩负使命、把握机遇、精准运营、跨越发展。

所获荣誉

2014年9月1日,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布的第六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16年10月14日,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七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18年11月29日,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八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24年5月31日,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参考资料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06-16

农业部关于公布第六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1-24

农业部关于公布第七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12-17

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八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12-22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