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优华占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天丰A为母本,以华占为父本配组选育的型三系杂交水稻。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申报,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8020。

形态特征

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2天,比对照汕优46短0.3天。株型紧凑,茎秆较粗,叶片直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9万穗,株高101.3厘米,穗长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55.1粒,结实率76.8%,千粒重24.9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抗性频率100%;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9%,长宽比3.4,垩白粒率3%,垩白度0.3%,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主要价值

水稻增产: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平原中迟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3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8.50%(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36.1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2.1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7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0.32%,增产点比例96.7%。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1.7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7.15%。

栽培要点

1.育秧:适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0.7~0.9千克,适当稀播,适施秧田肥,培育壮秧。

2.移栽:秧龄25~30天移栽,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2万~1.5万穴,行株距20厘米×20厘米~26.7厘米。

3.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早施追肥,一般每亩施复合肥13~18千克作底肥、尿素13~15千克与氯化钾5~8千克混合作追肥,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后期忌断水过早,应实行间隙灌溉或湿润灌溉,利于籽粒灌浆饱满。

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广东省北部、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中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浙江省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