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金腺荚蒾

金腺荚蒾

金腺荚(学名:荚蒾属 chunii)是忍冬科荚蒾属的常绿灌木,高可达1-2米,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江西省贵州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安徽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生长于海拔140米至1,3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谷密林中、疏林下蔽荫处以及灌丛中。叶厚纸质至薄革质,卵状菱形至菱形或椭圆状矩圆形,叶柄初时疏被伏毛。花序顶生,疏被伏毛和腺点,圆形果实呈红色。花期5月,果熟期10~11月。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信息

金腺荚蒾 荚蒾属 chunii Hsu

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72卷 ||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 荚蒾属 Viburnum Linn. || 齿叶组 Sect. 8. Odontotinus Rehd. || 金腺荚蒾 Viburnum chunii Hsu

50. 金腺荚蒾(广西植物名录)陈氏荚蒾(植物分类学报)

Viburnum chunii Hsu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11 (1): 82. 1966. ——V. chunii Hsu subsp. chengii Hsu, ibid. 83, syn. nov.

形态特征

金腺荚蒾,常绿灌木,高1-2米;当年小枝四角状,无毛,二年生小枝灰褐色。叶厚纸质至薄革质,卵状菱形至菱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5-7 (-11) 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通常中部以上有3-5对疏锯齿,上面常散生金黄色及暗色腺点,无毛或至多仅中脉疏被短糙毛,下面无毛或脉腋有时集聚簇状毛,腺点较密,侧脉3-5对,下面略凸起,近缘前内弯而互相网结,最下一对有时伸长至叶中部以上而作离基3出脉状;叶柄长4-8毫米,初时疏被黄褐色短伏毛,后变无毛;托叶缺。复伞形式聚伞花序顶生,直径1.5-2厘米,疏被黄褐色简单或叉状短糙伏毛和腺点,总花梗长5-18毫米,花生于第一级辐射枝上,有短梗;苞片和小苞片宿存;萼筒钟状,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顶钝,有缘毛;花冠蕾时带红色。果实红色,圆形,直径 (7-) 8-9 (-10) 毫米;核卵圆形,扁,长5-8 (-9) 毫米,直径5-6毫米,背、腹沟均不明显。花期5月,果熟期10-11月。

产地分布

金腺荚蒾,产安徽省南部、浙江省东部至南部、江西省南部和西部、福建省北部、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东南部(榕江县)。生于山谷密林中或疏林下蔽荫处及灌丛中,海拔140-1300米。

物种区分

本种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叶具离基3出脉和下面具有金黄色腺点。

鉴于 V. chunii subsp. chengii Hsu 与本种之间形态上有过渡,故将其归并于本种内作为异名。

参考资料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金腺荚蒾 Viburnum chunii Hsu详细内容.db.kib.ac.cn.201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