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火成岩
火成岩即由于岩浆侵入地壳内部,或流出地表面造成熔岩,在经冷却凝固而形成。碱性火成岩是这类岩石的一种,特征是含有较高比例的碱金属元素钠和钾,即高比例的Na2O+K2O,且普遍含二氧化硅较少,约在52%以下。
一般特征
本类侵入岩以霞石正长岩为代表。侵入岩在地表分布很少,不到岩浆岩分布面积的1%,喷出岩更少,仅占喷出岩分布面积1‰左右。岩体出露面积也比较小,通常只有几乎方公里,大者也只有几十平方公里,世界上个别大的岩体可达上千平方公里。
化学成分特点是SiO2的含量与中性岩类相似,一般为53—66%左右,但K:O和Nato的含量很高,K2O+Na2O的平均含量达13。5—15.6%,为典型的碱性岩。CaO和MgO的含量较低,约1一2%,FeO、氧化铁的含量比正长岩类稍高,可达3—4%;Al203的含量也较高,可达20%。另一特点是含较丰富的ree。
化学成分的特点反映在矿物成分上是硅铝矿物主要是碱性长石和似长石,没有石英,属SiO:不饱和岩石。浅色矿物含量一般为70—80%。碱性长石常为正长石、微斜长石、歪长石或钠长石。似长石常为霞石和白榴石。暗色矿物含量一般比正长岩略多。主要为碱性辉石和碱性角闪石类及富铁的黑云母,如霓石、霓辉石、钠闪石,钠铁闪石等。碱性辉石与一般的辉石不同,其结晶形态多为长柱状或针状。霞石正长岩中的副矿物比较复杂,种类较多,这和该类岩石富含挥发分和稀有放射性元素有关。除了常见的磁铁矿,锆石,磷灰石、榍石外,还可出现萤石、方解石、独居石、褐帘石、金红石、星叶石、黑榴石、钙矿等。
主要类型
碱性岩类喷出岩的代表岩石为响石。矿物成分和霞石正长岩相当,但矿物的具体种属和结构上有所差别。响岩主要为斑状结构,斑晶为透长石,也有白榴石或黝方石。透长石,白榴石为高温条件形成的矿物,白榴石不稳定,常被正长石或霞石所代替,形成白榴石假像。岩石的基质为微粒至隐晶质结构。响岩的具体种属可依其所含的似长石不同划分为霞石响岩、白榴石响岩、黝方石响岩等。
产状分布
本类岩石的产状与正长岩类一样,多成小岩体,如小岩株、岩盖、岩流、岩穹等,一般不超过几平方公里或十几平方公里。岩体成分比较复杂,常与正长岩类伴生,有的还与基性岩、酸性岩伴生。
本类岩石分布很少,主要沿断裂带分布,或出露在地台区边缘。我国山西省,辽宁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等地均有出露。
相关矿产
与本类岩石有关的矿产主要是丰富的稀有和放射性元素。如、、钛、锆、、等。富集在副矿物中。此外还有金,铜等产于响石中。如磷灰石含量丰富,也可作为磷矿开采。霞石正长岩本身就可作为钾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