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彭破塔,原名“龙兴舍利宝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十三级密檐式塔,始建于唐朝时期。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加上民国33年的茂县叠溪大地震的影响,现今仅剩四分之一的部分,因此被称为“天彭破塔”。
历史沿革
天彭破塔最初名为“龙兴舍利宝塔”,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塔经历了严重的风化和自然灾害,尤其是民国33年的茂县叠溪大地震对其造成了重大破坏。尽管如此,天彭破塔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藏经楼事件
天彭破塔下方有一座藏经楼,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1949年12月29日,中国国民党川军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人在此地签署了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的文件,对成都市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建与发展
1948年,能海法师来到龙兴寺宣讲佛法,目睹了天彭破塔的状况后,决定发起重建工作。他成立了专门的筹委会,并前往印度获取了金刚宝座式佛塔的设计图。随后,他们在龙兴寺右侧建造了一座小型样塔,并于1950年完工,至今仍保存完好。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四川省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为了完成能海法师的心愿,再次成立重建委员会。在国际佛教团体的支持下,他们按照样塔和设计图,在修定寺塔原有的地基上建造了一座新的佛塔。新建的佛塔由四个小塔和主体塔构成,塔顶装饰有鎏金宝顶,塔身镶嵌着1080尊不同材质的小型佛像。主塔高达81米,内部设有多个楼层,通过楼梯可以到达约60米高的观景平台。这一建筑不仅是亚洲最高且最年轻的金刚宝座式塔,也成功抵御了“5·12”5·12汶川地震的冲击。
参考资料
听鉴彭州 | “七佛圣地”龙兴寺.搜狐网.2024-09-10
彭州龙兴古寺.美篇.2024-09-10
【奔流文化·闲谭】遭遇日军两次轰炸,这部明代经卷是如何劫后余生的?.网易.2024-09-10
听鉴,天彭!.搜狐网.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