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传论》是沈寂于2007年撰写的一部传记,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探讨陈独秀的政治生涯、思想成长、人际关系以及文学创作,为陈独秀的生平立传。

内容简介

陈独秀的一生,据他自己划分的段落:康党一乱党共产党。

这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轨迹。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促陈独秀关心国事;在乡试的考棚里,目击“抡才大典”的弊端,又使他由选学妖孽转到康梁派,则“于广座为康先生辩护”,被“乡里瞀儒”目为康党。

1903年拒俄运动,忠君爱国,请缨赴前敌为国捐躯,竞被说成犯上作乱而被通缉。

报国无门,遂转为乱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他由乱党而为共产党。他自称“一生差不多消耗在政治生涯中”,并承认这大部分的政治生涯是失败了的。不过,陈独秀基本上尚属一位观念人,在思想文化方面颇有建树。

当陈独秀崭露头角时,即创办报刊,“惊钟适铎”,“开通民智”。

他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本质是爱国救国。他组织政治团体——岳王会与共产党,是“直接行动”与“牺牲精神”的付诸实践,与武装暴动相去尚远。他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所提出的革命理念,在当时曾发生过空前的震荡,影响也十分深远。

至于他的思想有否系统的理论,其理论是粗抑或是精,则见仁见智。

不过,能对时代起有巨大震撼力的是适时之论,也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陈独秀传略

再访陈松年谈话记录

芜湖地区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的岳王会

辛亥革命前的陈独秀

陈独秀没有参加光复会——兼谈陈独秀与同盟会的关系

陈独秀第一次留日考

陈独秀留学问题再考

安徽俗话报

陈独秀早期历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苏曼殊与陈仲甫

陈独秀与邓以蛰

汪孟邹与陈独秀

陈中凡与陈仲甫

陈独秀与章士钊

陈独秀与商务印书馆

沈尹默与陈独秀交往的几则片断

胡秋原建议陈独秀“继承五四之传统”

郑超麟与胡秋原的《隔海书简》

论陈独秀早期的民主思想

论陈独秀的伦理思想革命

陈独秀与基督教

别具只眼:论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旨——论陈独秀批康批孔

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

20世纪的革命特征

《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序——陈独秀、胡适、梁激溟人生哲学研究

陈独秀倡导体育

《陈独秀人生哲语》导言

亦谈陈独秀的“佚”诗与“隐居”

杂谈陈独秀的诗

是丹敦还是但丁·阿利吉耶里

《革命文学史》究竟由谁编?——求证陈独秀有无这两首新诗

陈独秀艰难的晚年

关于陈独秀自撰的《辨诉状》

陈独秀出狱的“书面谈话”

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