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会
岳王会是在1905年2月由安徽省革命知识分子陈独秀、柏文蔚等人在安徽芜湖成立的民主革命团体,以陈独秀为会长。岳王会以军事学堂学生以及新军官佐为主要联络对象。后又在南京市、安庆市等地设立分会,由柏文蔚、常恒芳分任会长。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岳王会接受中国同盟会的领导,大部分岳王会成员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8年11月,岳王会认为起义时机已经成熟,推举安徽新军炮营队官熊成基为起义总指挥。11月22日,熊成基率炮营新军起义,围攻安庆一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向集贤关退却,旋改变战略,拟取道桐城市,袭取庐州为根据地。清兵追击,部众渐散,势不能至,熊成基潜赴日本,后又潜回东北暗杀满清政府海军大臣爱新觉罗·载洵未成,被捕牺牲。后岳王会在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反清革命。
组织简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月间,安徽省第一个民主革命组织――岳王会成立,地址设在芜湖安徽公学,由陈独秀、柏文蔚联合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宋少侠、杨端甫等人组成,陈独秀为会长。
岳王会是比中国同盟会更早创立的民主革命组织。
组织兴起
1902年满清政府和俄罗斯签订密约,安徽的留日学生陈独秀、潘赞华等和安徽大学堂及武备学堂的学生柏文蔚、郑赞成在安庆市组织青年励志学社,借藏书楼进行革命演说会,揭露满清政府的卖国行径。
1903年开始了“拒俄运动”,励志学社组织成员进行军事操练,效法东京留学生组织拒俄义勇队,地方政府通缉学会要员,该学社遂解散。
1904年,柏文蔚投身于安徽省武备学堂练军,发起组织“同学会”,散发《革命军》、《警世钟》等革命书籍,安徽不少人在这一组织的带动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5年2月,芜湖市安徽公学教员陈独秀、进步军官柏文蔚联合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宋少侠、杨端甫等人在芜湖发起成立岳王会,他们集会于芜湖关帝庙,借烧香宣读誓约,订立章程,以反清为宗旨,其用意是“盖岳飞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排满”。参加岳王会的有安徽公学中的优秀学生和武备学堂的学生,会员共计三十余人,以陈独秀为会长。后又设分会为南京市、安庆市,由柏文蔚、常恒芳分任会长,运动新军。同盟会成立后,岳王会接受同盟会的领导,大部分成员入同盟会。
1907年7月,徐锡麟刺杀于库里·恩铭后,官府监视甚严,革命党人难以容身,多离开芜湖市,陈独秀东渡日本,岳王会陷于停顿。同年秋,在安庆设立“维新会”、“同汉会”、“励学会”等外围组织,并在新军中大力发展会员,会务复苏。
1908年岳王会会员熊成基发动安庆新军起义失败后,岳王会领导骨干受到严重摧残,安庆岳王会分会亦随之解散。“维新会”还继续活动了一个时期。
岳王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安徽省地区民主革命运动,标志着安徽的革命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资料
岳王会与安庆革命.人民政协报.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