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林章

林章

林章(1551~1599)明藏书家、文学家。本名春元,字叙寅,后改现名,字初文,号寅伯。福清市(今属福建省)人。万历初举于乡,因坐事被除名。曾访问戚继光,谈论兵事,得戚继光赏识。后侨居南京市。旅燕京10数年,上书止矿税,兼述立兵兴盐之策,为宦官所嫉,下狱,暴死于狱中。居金陵时,藏书甚富,架上多谢翱、郑思肖等人的旧藏。据《闽藏书家考略》称,他撰有《述古堂书目》2卷,今无考。工于诗,擅长戏曲写作。著有《诗选》、《青记》、《观灯记》传奇二种,《林初文诗文全集》15卷,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林章小传

林章自小聪慧,7岁即能成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侵扰福建省沿海,年方13岁的林章,上书官府请缨御寇。万历元年(1573年),林章乡试中举,之后屡试不第。后来,他投奔戚家军并任军事参谋。一次聚宴,他即席作《阳宴别序》。酒未三巡,诗序并就,博得戚继光和在座宾客好评。戚继光得知林章的文才后,特“持千金”表示敬意。林章当即把它分给了贫苦百姓。后来,林章成了戚继光的幕僚。不久,林章举家迁居南京市(今南京)。当时南京法曹刘某贪账枉法、审案不公,林章义愤填,振臂为百姓奔走呼号,由于势单力薄,遭受迫害,下狱三年。释放后他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0年。明朝政府和日本不和,发生了白关之战。投降派主张议和,林章闻讯后两次上书驳斥议和主张,并请求明朝政府出海,用奇兵剿灭倭寇,但明朝政府置之不理。

此后,林章又上书皇帝要求停止矿税,并陈述了兵制、盐务之策。万历看了奏疏后很感动,交内阁办理。权臣沈一贯对万历皇帝的圣旨置之不理,反将林章治罪入狱。林章忧愤交加中,写了两部传奇小说《青虬记》和《观灯记》,后暴病逝于狱中。林章忧国忧民的精神深受百姓爱戴。不久,倭寇进犯,矿工骚乱,林章此前所言不幸都被言中。董其昌把林章的奏疏编入青史,以求不朽。林古度(1580一1666年)在《初文先生传》一文记载:“……御史于公永清疏其冤,宗伯董其昌入其疏于国史,故宪司申培绍芳有名垂青史之旌,少司马邹公维琏有挽吊之律,督学钟公惺有拜墓之诗,状元宰辅文公震孟、南京礼部尚书李公维祯,太常寺少卿蔡公应麟……等各有诗文,详载之别简。无非怜其才之抑,悲其遇之穷也……”可见,林章是一个享有较高声誉的人。

社会评价

林章不仅以爱国忠谏著称,而且擅长诗歌。他的诗雄壮明快,直抒胸臆,自成一体。遗憾的是现在很难见到林章的诗作。林章著有《诗文集》15卷7册,明天启年间有刻本行世,现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本。林章之妻王侄亦工诗。其长子林颇有文名,次子林古度是一位人品、文品皆高的“遗民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版刻家。

作品

明代,福建省涌现出一批戏曲作家与评论家,林章即是其中之一。林章不仅善诗能文,还擅长戏曲创作。《青虬记》和《双灯记》是他的代表作。《青虬记》、《双灯记》与当时福州市林世吉的《合剑记》、陈介夫的《异梦记》、陈轼的《续牡丹亭》、王应山的《玉记》,莆田苏眉山的《遇仙记》、苏元镌的《梦境记》、余怀的《封发记》、黄日的《玉花记》,永安黄中正的《双燕记》等传奇齐名,轰动一时。

狱中作品

《青虬记》以《白蛇传》中青蛇小青为主角,突出表现了小青不畏强暴的精神,寄托了林章对明末阉党专权、政治腐败的不满,直抒了他愤世喻今的胸怀。明末著名文学家曹学佺与林章父子交谊甚深,曾组织伶人在福州西郊洪塘乡创办“儒林班”,并上演《青虬记》,影响颇广。万历年间福州市著名藏书家徐火勃在《红雨楼书目》“传奇类”中收录有《青虬记》和《双灯记》。由于这两部传奇是林章在狱中写的,内容多针对社会时弊,因此遭到封建统治者的严禁。加上林章家境困难,一时无法刊刻出版。林章死后,直至明末天启六年(1626年)才由其子刊行。可惜这两部遗作在国内早已失传。值得庆幸的是在日本被发现,现收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日本学者仲一成先生专门撰写了《明代剧作家林章及其戏曲〈观灯记〉、〈青虬记〉》专著,使我国读者得以了解其中内容情节及原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