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是安徽省安庆市市下辖的市辖区,在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寓意“宜城独秀”,位于安庆市东北部,总面积414平方公里,占安庆城区一半,辖2乡3镇1个街道,共6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7.3万人,常住人口约20.1万人(数据截至2024年)。

宜秀区山水资源丰富,景色怡人。境内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大、小龙山,菜子湖,素有“龙山凤水”之称。

宜秀区交通发达,拥有优越的公路、铁路、机场、水运资源,安庆天柱山机场、安庆高铁站均坐落宜秀区。区内产业齐全,形成了以绿色食品、医用高值耗材、消费电子电器、生命健康与生物工程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62.9亿元。

历史沿革

1952年安庆市升为省辖市后进行区治裁并,将集贤区改为城中区。

1955年3月撤销城中区,在其所属4乡及从怀宁县划入的十里铺、集贤、肖坑、谷桥、北安、竹园、五里7乡基础上成立安庆市郊区。

1957年10月,将东流县(今属东至县大渡口镇及王墩乡的联发、群众、大同农业社,庆丰乡的永庆、石棋农业社,大渡口乡的镇联、正荣、新庭、合意、联合农业社划入安庆市郊区。

1958年底,将怀宁县圣埠、马窝、老峰、山4个乡划入安庆市郊区。

1959年6月,撤销郊区,改设江北郊区和江南郊区。

1960年,成立十里铺、广圩、大渡口区3个人民公社,江北郊区区公所并入广圩公社,江南郊区区公所并入大渡口公社。

1962年5月恢复郊区建置,与市农林水利局合署办公,辖十里铺、白泽湖、华中路、广圩、渔业、大渡口、金鸡笼7个人民公社。

1963年2月,将7个公社调整为21个公社和大渡口镇。6月,又将1957、1958年划入的乡镇(除圣埠大队)分别划回怀宁县东至县,郊区下辖5个公社。

1969年初成立安庆市农业站革命委员会,行使郊区政府职能。1970年9月农业站革委会改称郊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底,怀宁县的新洲、长风、老峰、白泽湖4个公社以及总铺公社的东风、向阳、砂桥3个大队,桐城市的杨桥、花山、大枫3个公社和罗塘公社的将军、联兴、合兴、枞南4个大队,以及破罡湖、石塘湖水面划归安庆市郊区。

1981年,东方红蔬菜公社与市蔬菜公司合并组建安庆市蔬菜联合总公司,并成立龙狮桥办事处承担原公社行政职能。

1988年安庆市区划调整前,郊区区委与安庆市农委合署办公,郊区农林局、水产局、水利局、社队企业局对外分别加挂安庆市农林局、水产局、水利局、社队企业局衔牌。

2005年,安庆区划调整,撤销郊区,将原郊区的龙狮桥乡长风乡、新洲乡和老峰镇划归迎江区,原郊区的十里铺乡(除眉山、象山、苏岗、砂桥、罗冲5个村)划归大观区,同时从怀宁县划入大龙山镇五横乡,从桐城市划入罗岭镇,并设立大桥、菱北2个街道办事处,成立宜秀区。

2020年7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宜秀区列入“皖中地区”片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安庆市市区东北部,北纬30°,东经116°。东南与枞阳县迎江区、大观区接壤,西北与桐城市、怀宁县相连。

地形地貌

宜秀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部为平原,西北为丘陵,西北部为大龙山及沿山山地。

气候特征

宜秀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5℃,降水量1389mm,年平均无霜期247天。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山林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山区,常年经济林和珍贵古树遍及整个区域。名贵的带绿树种有日本五针松金钱松多杆香樟枫香树黄檀、银杏等。小龙山是省级野生白玉兰基地。大龙山一带盛产水果,有桃、李、杏、梨、石榴、枇杷、柑橘属等传统产品,也有引进的蜜桔、白风桃、黄金桃油桃等品种。

大龙山区有黄雀环颈雉獐属小天鹅、鸳鸯、蓑羽鹤黑鹳鹤、嗤怪子白颈长尾雉、野猪、云豹和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獐、大灵猫鳞甲目等。

矿产资源

宜秀区境内蕴藏的金属类矿产有铁、锰、铅、锌、铜、等,非金属类矿产有煤、石英花岗石大理石墨玉碳酸钙、白水泥原料等。

土地资源

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

(一)耕地7461.86公顷(111927.90亩)。其中,水田6444.86公顷(96672.90亩),占86.37%;水浇地406.38公顷(6095.70亩),占5.45%;旱地610.62公顷(9159.30亩),占8.18%。

(二)种植园用地521.08公顷(7816.20亩)。其中,果园292.26公顷(4383.90亩),占56.09%;茶园86.78公顷(1301.70亩),占16.65%;其他园地142.04公顷(2130.60亩),占27.26%。

(三)林地13699.39公顷(205490.85亩)。其中,乔木林地10300.08公顷(154501.20亩),占75.19%;竹林地58.89公顷(883.35亩),占0.43%;灌木林地911.77公顷(13676.55亩),占6.65%;其他林地2428.65公顷(36429.75亩),占17.73%。

(四)草地464.79公顷(6971.85亩)。其中,其他草地464.79公顷(6971.85亩),占100%。

(五)湿地136.29公顷(2044.35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其中,内陆滩涂135.10公顷(2026.50亩),占99.13%;沼泽地1.19公顷(17.85亩),占0.87%。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851.31公顷(102769.65亩)。其中,城市用地2406.76公顷(36101.40亩),占35.13%;建制镇用地721.22公顷(10818.30亩),占10.53%;村庄用地3382.89公顷(50743.35亩),占49.37%;采矿用地117.82公顷(1767.30亩),占1.7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22.62公顷(3339.30亩),占3.25%。

(七)交通运输用地1199.34公顷(17990.10亩)。其中,铁路用地58.01公顷(870.15亩),占4.84%;公路用地694.68公顷(10420.20亩),占57.92%;农村道路307.36公顷(4610.40亩),占25.63%;机场用地133.50公顷(2002.50亩),占11.13%;港口码头用地0.79公顷(11.85亩),占0.06%;管道运输用地5.00公顷(75.00亩),占0.42%。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867.81公顷(163017.15亩)。其中,河流水面449.77公顷(6746.55亩),占4.14%;湖泊水面6413.63公顷(96204.45亩),占59.01%;水库水面119.50公顷(1792.50亩),占1.10%;坑塘水面3218.51公顷(48277.65亩),占29.62%;沟渠486.86公顷(7302.90亩),占4.48%;水工建筑用地179.54公顷(2693.10亩),占1.65%。

行政区划

2000年,面积410.3平方千米,郊区辖2个镇、5个乡。

2004年底,郊区(JiaoQu)辖1个街道、2个镇、5个乡。

2005年5月13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安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将怀宁县大龙山镇五横乡桐城市罗岭镇划归宜秀区管辖。宜秀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迎江区青少年宫路迁至大龙山镇。将原郊区的老峰镇龙狮桥乡长风乡、新洲乡划归安庆市迎江区管辖。将原郊区的十里铺乡(不含眉山、象册、苏岗、砂桥、罗冲5个村)划归安庆市大观区管辖。调整后,宜秀区辖杨桥镇白泽湖乡、大龙山镇、五横乡、罗岭镇、菱北街道办事处。

经济

概述

截至2012年底,宜秀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建区时的4倍、12.3倍和9倍,经济总量占宜城市板块的比重节节攀升。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59个,建成41个;获批政府投资项目140个,争取政策性投资4.1亿元;累计引进内资32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9亿美元。2012年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均荣获全市一等奖。二是质量不断提升。三次产业比由建区之初的19.5:34.1:46.4,调整为16.2:58.1:25.7,已由农业区变成了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新城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财政超千万元的乡镇(街道)达到5个。

2019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超13亿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增长6.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10%。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2021年,宜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亿元。

第一产业

2013年,宜秀区农业经济平稳发展,蔬菜园艺、畜牧水产、乡村旅游等特色板块逐步形成,新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增长9%;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通过验收,土地流转率达到30%。

第二产业

2013年,宜秀区编报政府投资项目63个,获批41个,争取政策性投资5000余万元。全年新增招商项目81个,成立上海宜秀经济文化促进会,成功举办黄梅戏中国艺术节宜秀区经贸洽谈会,引进区外资金50.86亿元,增长19.4%;境外资金2800万美元,增长40%。全年开工建设3000万元以上项目45个,完成投资23.7亿元,阿尔博白水泥、旺旺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产。大桥开发区完成投资23.6亿元,获批“中国(安庆)食品工业城”,成为华东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2.05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55%。北部新城区完成投资7亿元,建成道路总里长20公里,招商引资实现全国500强企业零的突破。

社会

社会保障

截至2012年底,累计投入近6000万元用于改善民生,省、市31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3790人,下岗人员再就业39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人。扎实推进基本养老、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工作,6703名被征地农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1.7%,位居全省第一;县(区)级光荣院建设全省首创。重度残疾人生活得到救助。村级干部工资正常增长、医疗和养老保障“三位一体”的激励保障机制全面落实。

2019年,建成运行区人力资源市场和罗岭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举办招聘会51场,新增城镇就业8009人。城乡医保顺利并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5%。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提高,发放资金3178万元。残疾人之家和工作站全市率先全覆盖。区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完成1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改造提升,千名老人床位数全市第一。

医疗

截至2012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4%,17.1万人次受益。6.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新建1个乡镇卫生院和1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

城市建设

截至2012年底,16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全面完成,3座水库得以除险加固,2.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有效解决。全力服务“双百”城市建设,违法建筑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垃圾围城”得到整治。开工建设还建房近80万平方米。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任务完成,新增道路20.7公里。安枞新线全线贯通,罗新线五横段修通,龙眠山路完成拓宽改造,机场大道启动建设。北部新城防洪工程被列为全国中小河流治理第一批试点。石塘湖被列入长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库。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足额兑现,中高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邓石如故居”、“严凤英故居”等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新建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9个农家书屋。

旅游

概况

宜秀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大龙山挟石塘湖、菜子湖、破罡湖之秀美,以山青、水秀、石奇、洞幽著称,素有“独不类他山”的美誉。宜秀区是一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共创始人陈独秀、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山水画家肖谦中等文人名士的故里。大龙山又是佛教胜地,古有“龙山三十六寺七十二庵”之说,现存的龙泉寺、圆照寺、源浦寺、灵山寺、观音庙等香火旺盛,宜秀区农村旅游资源丰富。

景点

石塘湖:石塘湖素有“十里长湖”之称。古人诗云“石塘湖畔龙山麓,十里杏花红两湾”。已开发的主要是水上世界景点。

大龙山风景名胜区::安庆市大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境内,截至2012年底,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其中山岳面积1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A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大龙山:大龙山其山脉始自天柱山,宛如一条长龙蜿蜒连绵,故而得名。

灵山石树:地质学倒石堆崩塌现象重要遗迹,是大龙山的精髓。

龙山凤水:位于宜秀区罗岭镇菜子湖畔,是黄梅戏剧《天仙配》中七仙女与董永美丽爱情故事的发生地。

龙湫池:传说龙王巡游人间在此一深潭处洗浴多日,久久不愿离去。奇峰、怪石、溪流、瀑布、石刻。

日照峰:日照峰,大龙山主要游览区之一。位于安徽安庆大龙山脉中段,是大龙山的主峰,又名三乡尖(俗称三县尖)。

黄梅县之乡:严凤英的故乡:“黄梅之乡”——宜秀区罗岭镇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出生地,当地仍留传着“白虎山上凤音鸣,黄梅从此戏留声”的佳话。严凤英故居已成为安庆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点。

邓石如故居:坐落于宜秀区五横乡白林村内,是“千朝第一人”邓石如及第六代孙“两弹元勋”邓稼先居住的地方。

源浦寺:源浦寺位于宜秀区五横乡,五横乡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乡,这里文化氛围浓厚,文人辈出。著名书法大师邓石如和两弹元勋邓稼先都出生于五横乡。源浦寺始建于明末天启年间,清代因防逃患而迁于五横乡桥下方。文革期间被毁,所有设施荡然无存。所幸了真大师肉身至今仍完好无损。1992年在当地群众的一致要求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将该寺恢复,并为了真大师装了金身,从而保存下这一文化古迹。几年来经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持,三重殿陆续建成,现在香客游人往来不断。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30日,宜秀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参考资料

宜秀简介.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政府.2024-03-13

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秀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政府.2024-03-13

宜秀区.安徽党史方志网.2024-03-13

2023年宜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政府.2024-09-27

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0-03-26

安徽54县列入第二批5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凤凰网.2020-07-04

地理.中国小康网.2020-03-26

自然.中国小康网.2020-03-26

宜秀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宜秀区人民政府.2022-04-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5年).中国政府网.2014-05-11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安庆市宜秀区政府办公室.2020-03-27

2021年宜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宜秀区人民政府.2022-06-19

源浦寺.新浪.2014-05-12

农业农村部 应急管理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名单的通知.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