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山大峡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湘、鄂、渝三省交界之地,形成于30—40万年前。景区距龙山县城35公里,总面积41.13平方公里。
地势由东北地区向西南倾斜,最高海拔1054米,最低海拔364米。原始森林覆盖,林木郁,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是天然的氧吧。乌龙山大峡谷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木本植物有70多科,4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树种9类,主要有楠木、黄心叶合树、香果树属、连香树、鄂西红豆杉、龙虾花等。野生动物有1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10余种,有中国大鲵、盲鱼、盲虾、盲蝌蚪、狼鱼、麝香、红腹锦鸡等,其中盲鱼是世界上继伊朗和云南省后第三次发现。
通天门它位于皮渡河下端悬崖绝壁中,是贯穿山脉的大石窟。它高150米,深400米,平均宽5米,底部呈斜面梯形向上,看上去与天际相连,由此得名通天门。
建筑特色
乌龙山大峡谷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木本植物有70多科,4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树种9类,主要有楠木、黄心叶合树、香果树、连香树、鄂西红豆杉、龙虾花等。野生动物有1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10余种,有中国大鲵、盲鱼、盲虾、盲蝌蚪、狼鱼、麝香、红腹锦鸡等,其中盲鱼是世界上继伊朗和云南省后第三次发现。
景区内有约15公里峡谷,陡峭险峻,林深篁密,形成一道绿色长廊。景区峡谷两岸,星罗棋布的两百多个溶洞,像仙境,似迷宫,蔚为天下奇观,堪称“世界溶洞博物馆”。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云:“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
景区有世界级地质遗迹1处(飞虎洞)、国家级地质遗迹12处、省地质遗迹多处。主要景点有皮渡河、飞虎洞、惹迷洞、鲢鱼洞、风洞、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等。
景区正在紧密建设观光索道,长约2.6公里,从乌龙山大峡谷谷底直达惹迷洞洞口。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条客运索道,建成之后,乘坐索道,在空中俯视,可以更好的领略大峡谷的秀丽风景。
景区内森林绿道起于游客服务中心索道站,止于皮渡河下游水上码头,全长约10公里。沿途青山翠竹,风景秀丽,乘车缓缓穿行,犹如行走在一幅优美的水墨画之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主要景观
乌龙山大峡谷群峰竞秀,幽深莫测。原始次生林覆盖,林木蓊郁,是天然的氧吧。该景区有国家一级景点7个,二级景点7个,三级景点19个。景区内有15公里峡谷陡峭险峻,林深篁密,形成一道绿色长廊。峡谷两岸溶洞横陈,构成一个个神秘的地下迷宫,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据国际洞穴专家考证,乌龙山大峡谷是我国最大的溶洞群。整个风景区以山、水、洞、石等自然景物为主要特色,渗透了湘西土家族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乌龙山大峡谷是生态之谷。走进大峡谷,满眼绿色,河水清澈。你会深深感受到与大自然共存的宁静与旷远。
溶洞群
主要分布在乌龙山大峡谷两岸。现已发现的大小溶洞有212个,其成因各异,景观各别,构成了千奇百怪的地下世界。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游览此地后曾咏诗赞叹:“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
乌龙洞
乌龙洞形成于六七十万年以前,洞内已发现30-40万年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古脊椎动物的腿骨化石和牙齿,乌龙洞是一座千奇百怪的地下迷宫,它以气势宏伟、博大精深享誉四方,国内外游客有的说它是放大了的盆景,缩小了的仙境。
鲢鱼洞
鲢鱼洞与皮渡河相连,须乘竹筏。竹筏上的土家姑娘会给您亮起嗓子唱几首土家情歌。竹筏悠悠,歌声悠悠,此情此景,遐思无限,仿入尘虑尽消之妙境。
飞虎洞
飞虎洞空旷高大、气势恢宏。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的洞穴探险家曾多次来飞虎洞探险,均未找到洞的尽头。被称为世界上“神秘的地下长廊”。
皮渡河风光
皮渡河沿岸修竹苍翠,形成翠绿色的长廊,河水清澈透亮,像一条绿色段子串起无数明珠。峡谷中水与山亲吻,形成灵动的水韵与雄浑的山峦,构成一幅山水长卷。
参考资料
乌龙山大峡谷景区欢迎您.搜狐网.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