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村行政村隶属濉溪县濉溪镇,地处溪镇镇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镇道路为硬化路,交通方便,距县城6公里。
东邻杜庙村,南邻花园村,西邻刘桥,北邻土楼。辖5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蒙村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1280户,有乡村人口5013人,其中农业人口5013人,劳动力255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数5013人。全村国土面积616平方公里,年降水量12万00万万万毫米,适合种植小麦大豆等农作物。
经济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308亩,人均耕地1.06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等作物;水面面积500亩,其中养殖面积200亩。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务农打工为主。
蒙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在安徽省内。2008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4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1%。蒙村发展蔬菜大棚特色产业,拥有企业2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456户。
社会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蒙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280户通自来水。有1280户通电,有50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23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250户。
蒙村到镇的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30辆,拖拉机7辆,摩托车90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500亩,有效灌溉率为8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00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900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
政治
据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蒙村村委会2019年在任领导班子成员为:
张文举负责村全面工作
张斌负责社保、计划生育等工作
苗勇负责综治维稳、地方武装等工作
赵士宏负责民政工作
张春负责党务工作
旅游
张家祠堂
蒙村大姓为张姓,大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老窝迁出至濉溪蒙村居住,后随人丁兴旺,遂散居附近村落。现蒙村已修建张氏祠堂,蒙村张氏现世系为:
正蒙慧汝,
益道明家,
如其守成,
基业荣华,
继传宗远,
中立维良,
奉先思孝,
作善德昌,
培本清源,
文化复光;
菩提寺
菩提寺位于安徽省濉溪县蒙西村,原名东岳庙。据传素有历史。始建年代不详。现有元朝修复的碑文记载,历经千百年的兴衰,经过文革的洗礼,几近荒芜。仅有十几亩的占地面积。零四年冬月,几位民众法师有因缘来到此地,目睹破败凋敝的古庙,实感痛心。鉴于当地法师、居士、领导和民众的诚意,以及佛法弘法利生的责任感,遂决志留下恢复振兴古寺,让此地永为福田,众生永被佛光之普照。年底宗教证书颁发,岱庙更名为菩提寺,从此住众五人开始了菩提之旅。
截止零八年底,历时四年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菩提寺已初具规模。原生的荒凉野草,几间残破的旧屋被典雅庄严的殿堂取代了。先后完成了大雄宝殿、东西观世音、地藏王配殿、藏经楼、僧斋堂、天王殿等的主体工程。而彩画装修等因缺资停工而待、殿内供奉亲从云南省请回的六尊缅甸白玉圣像。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韦驮菩萨大像、小尊阿弥陀佛像及两尊国内汉白玉像、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大像。而十八罗汉像及四大天王像尚虚席以待。更有钟鼓楼、佛塔、图书馆、放生池、庭建等工程有待完成。
古汉墓
位于蒙村与魏庄交界处,现已出土有汉文武石像。
美丽乡村
濉溪县蒙村是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也是省级农民文化乐园示范点,在推动美好乡村建设和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过程中,濉溪镇着力实现双推进,提升软实力,把蒙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获得荣誉
2019年9月27日,被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2019年12月25日,蒙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的通知_其他_中国政府网.政府网.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