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式月台(英语:Bay platform),也称为终端式月台,是铁路车站月台的一种型态,通常用于一条铁路线的终点站或折返式车站。列车驶进车站时会有如船舰般被凹形月台包夹在中间,必须以进站时的相反方向驶离月台。这种月台设计也适用于一些路线班次多的长途巴士车站。

简介

列车驶进车站时会有如船舰般被凹形月台包夹在中间。这种月台常见于区域或长途客运铁路的终点站,列车必须以进站时的颠倒方向驶离月台。另外还有一种比港湾式月台为小,被称作码头式月台(dock 台地)的型态,专为货运列车上落货物而设计。

在实际使用上,港湾式月台最大的好处在于旅客并不需要利用行人地下道或行人天桥之类的设施往返不同的月台之间,而可以直接在平面上行走至月台的头端之后,转接至其他月台,因此非常适合长途客运路线的起迄点(乘客较常携带大件行李不方便上下楼梯),或是不同路线间的接驳点(转车方便)使用。使用港湾式月台的车站,车站的站房通常设于月台的头端位置,而非一般常见的设于路线侧面。在某些采用港湾式月台的车站,会在每一条乘车线的两侧都设置月台,因此列车停靠之后两侧的车门皆可开启供旅客上下车,经常可以在旅客流量大班次密集、需要瞬间上下乘客之后让列车驶离月台的接驳车站内见到。

例子

中国: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航站、青岛站。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铁东铁线红磡站尖沙咀支线尚未启用之前,曾经是东铁线(前称九广东铁)最南端的总站。当时的红车站末端设有通道连接各本地线之月台,使这些月台成为港湾式月台。惟该车站后来需要辟出空间延伸路轨,此通道最后遭到拆卸。

中国台湾省基隆车站宜兰线小月台(停用)与纵贯线第一月台形成港湾式月台,但已被填平作为停车场。

日本:东京东武铁道龟户站、东急东横线涩谷站、大阪阪急电铁梅田站、箱根登山铁道铁道线大平台站。

澳大利亚悉尼中央车站(只有部份,1-15号月台)墨尔本南十字车站。

巴黎SNCF巴黎北站。(Gare du Nord)

美国:纽约大中央车站(部分月台)、洛杉矶联合车站

德国:法兰克福法兰克福中央车站。(地面)

优点

港湾式月台的主要优点在于旅客可以直接在同平面上行走至月台的头端之后,转接至其他月台,非常适合长途客运路线的起讫点或是不同路线间的接驳点使用。使用港湾式月台的车站,站房通常设于月台的头端位置。在某些采用港湾式月台的车站,会在每一条乘车线的两侧都设置月台,采用西班牙式月台布局,列车停靠后两侧车门皆可开启供旅客同时上下车,或是利用一侧上车另一侧下车的方式方便动线管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火车由原路退出,表示铁路不会穿过城市,把空间切成两半,也比较不用地下化或高架。

缺点

港湾式月台的缺点包括只有一端可让列车通行,不利于作为中途车站,也妨碍路线延长,除非在折返式路线上。同时也无法设置横渡线,只能以三角线让部分列车过站不停快速通过。另外,因为只有单侧有铁路,进站列车如果发生超速失控将会直接冲击月台联结部甚至撞上站房,在运行管理与防护设施上必须加强注意。经常会是列车的终点站,如有非推拉式机车牵引的乘客车入站后,就得更换机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