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图永(1971年出生),汉族,中国植物病理学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工作,协管学科建设工作。易图永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辣椒疫霉菌与辣椒互作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物农药。他还是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湖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热作学会植物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分会委员和《激光生物学报》编委。
教育经历
- 1989/09–1993/06,湖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学士。
- 1995/09–1998/06,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
- 2000/09–2003/06,湖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研毕业,博士;
- 2005年1月–2005年4月,日本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短期研修;
- 2006年1月- 2006年6月,新西兰林肯大学生物与环境保护学院,访问学者;
- 2008年9 月- 2009年12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环境基因组研究所,博士后。
科学研究
研究项目
易图永博士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包括:
研究内容
1. 辣椒疫霉菌与辣椒互作的分子机制
辣椒疫病是辣椒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植株是防治辣椒疫病的有效途径。了解辣椒疫霉菌与辣椒植株的抗病机理,筛选出辣椒抗疫病基因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是辣椒抗疫病分子辅助育种的基础。目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有:① 利用已知的抗病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从不同品种的辣椒中扩增到24个组成型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并全部被GenBank收录。② 以来源于抗病基因保守区域的简并引物和以oligodT为基础的锚定引物,对经辣椒疫霉菌诱导的辣椒叶片进行mRMA差异显示,获得两个抗病诱导的cDNA片段,为国内外首次报道。③第一次分析了以我国种质资源93-100-17-1-0×茄门为组合的辣椒抗疫病遗传规律,初步认为93-100-17-1-0的抗疫病性状可能是由寡基因或多基因所控制。④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用于遗传作图的辣椒F2代分离群体,并构建了国内第二张辣椒遗传图谱。
2. 生物农药的研究
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它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我们从水稻植株、土壤内分离到一些对水稻纹枯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对它们的拮抗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从中草药中筛选出对主要本地盘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组合,正在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研究课题
获奖荣誉
代表论著
著作
论文
主要专利
1. 一株对黄瓜疫霉菌有抑制作用的放线菌及其筛选方法,专利号ZL 201510137283.9,2018年7月授权。
2. 一株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专利号ZL 201510137951.8,2017年12月授权。
3. 一种黄瓜疫霉菌拮抗菌的培养方法,专利号ZL201410019705.8,2015年12月授权。
4. 一种对黄瓜疫霉菌有抑制作用的放线菌及其筛选方法,专利号ZL 201210382201.3,2014年3月授权。
5. 氟吗啉与咪鲜胺的杀真菌组合物,专利号ZL 201210141735.7,2014年7月授权。
6. 柑橘溃疡病的PCR检测,专利号ZL2012101433646,2013年3月授权。
7. 水稻叶鞘腐败病的PCR检测方法,专利号ZL201110308798,2012年7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