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杰,回族,1963年生于洛阳市。1994年进入武汉大学新闻摄影专业学习。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先后在《河南法制报》(1997年)、《百姓信报》(2001年)、《豫情时报》(2003年)等地区媒体任摄影记者一职。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纪实摄影家之一,数十年的摄影积累,使他成为中国最富开拓意识和国际精神的摄影师之一。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3年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94年进入武汉大学新闻摄影专业学习。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

工作经历

1994年任《河南经济日报》社摄影记者。

1997年至1999年任《河南法制报》社记者。

2001年至2002年《百姓信报》记者。

2002年参加平遥县国际摄影节大展。

2003年河南省《豫情时报》任摄影记者。同年在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河南十三人《乡土中原》摄影联展。

2004年至今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图片编辑。

2008年摄影作品参加中国华辰影像作品拍卖。

2009年~2010年作品《家当》参加北欧丹麦挪威“弥散成像”展览。7月参加意大利国际摄影节。

2011年3月作品《家当》在英国SEASAME画廊展出,随后在瑞士Oriental VisArt画廊展出。

2012年7月作品参加陕西省《民间》摄影展;作品《家当》在瑞士画廊展出;8月在德国波茨坦策展中国摄影师《中国景象》十人展。

2014年4月历时十年完成《中国人的家当》全部拍摄。

考察经历

2004年8月同中国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节目组考察长江源头,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拍摄。

2005年5月独自一人沿尚未通车的青藏铁路进行一个月的考察拍摄。

2006年10月同中科院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队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40天的考察拍摄。

2007年1月在河南省陕西省等地就“中华姓氏起源”进行一个月的考察拍摄。

2008年5月应The North Face邀请前往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拍摄。8月沿着黑龙江省进入俄罗斯到达入海口考察。10月前往伊朗拍摄。

2008年~2009年4月前往马来西亚考察拍摄。

2009年4月前往越南印度尼西亚考察拍摄当地华人。5月进入南海海域,到达曾母暗沙、北康暗沙、琼台礁弹丸礁南海诸岛礁考察。

2010年5月进入中国西沙群岛中沙群岛进行考察;6月进入中国南沙群岛中国驻守的岛礁上进行考察;10月前往俄罗斯贝加尔湖拍摄;11月前往美国盐湖城拍摄大盐湖;随后进入秘鲁马丘比丘、印加古盐田拍摄;12月第二次前往中国西沙群岛考察。

2011年10月组织中国GEO组织在土耳其的展览策划;11月受“德中友好协会“邀请赴德国考察德中文化周策划活动。

2012年5月第三次次前往中国西沙群岛诸岛考察拍摄。

2013年5月再次到西沙群岛考察,航拍西沙群岛所有的岛礁。

个人作品

专题图片

《唐三彩的故乡》

收藏及展出

获得荣誉

1995年,专题报道《幸福井前的欢笑》获得“河南省好新闻”二等奖

1999年,作品《赶场》获“文化部群星奖”铜奖。

1999年9月,获得“亚洲风采”比赛三等奖

2000年,作品获“千禧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旅游摄影比赛”金奖;

作品获《大众摄影尼康株式会社摄影比赛优秀奖

2001年,作品获《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比赛”自然与生活类铜奖。

2002年,作品参加平遥县国际摄影节大展;

作品《黄河上的人家》第一次刊登在《大河报》。

2003年,在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河南省十三人《乡土中原》摄影联展;

作品获《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比赛”自然与环境类银奖;马宏杰与《家当》专题的拍摄对象一家人合影

四幅摄影作品被法国EGMO画廊收购;

六幅摄影作品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4年,四幅摄影作品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2008年,摄影作品参加中国华辰影像作品拍卖;

摄影作品《家当》在北京798“百年印象”摄影画廊展出。

作品《荡秋千》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9年~2010年,

作品《家当》参加北欧丹麦、挪威“弥散成像”展览。7月,参加意大利国际摄影节。

2011年3月,作品《家当》在英国SEASAME画廊展出,随后在瑞士Oriental VisArt画廊展出;

5月,出版专题摄影作品集《民本》一书。

2012年7月,作品参加陕西省《民间》摄影展;作品《家当》在瑞士画廊展出;

8月,在德国波茨坦策展中国摄影师《中国景象》十人展。

2014年4月,历时十年完成《中国人的家当》全部拍摄。

参考资料

马宏杰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