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委陵菜(学名:委陵菜属 plumosa)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珍稀植物,为中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地。该植物生长于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草坡、草地、河谷阶地或林间开阔地。目前尚未进行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羽毛委陵菜
种拉丁名:Potentilla plumosa Yü et Li
国内分布:产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生高山草坡、草地、河谷阶地或林间开扩地,海拔2500--4000米。
海 拔:2500-4000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18(1): 10, pl. 2, f. 3 1980]
中国植物志:37:283
英文植物志:9:310
系中文名:多裂系
系拉丁名:矮小锐额蚤Multifidae
组中文名:锥状花柱组
组拉丁名:Sect.Conostylae
属中文名:委陵菜属
属拉丁名:Potentilla
亚科拉丁名:ROSOideae Pocke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羽毛委陵菜,学名:Potentilla plumosa Yü et Li,色绢状长柔毛。基生叶羽状复叶,有小叶6--9对;排列较为整齐呈羽毛状,间隔0.2--0.4厘米,连叶柄长2一?厘米,叶柄被白色绒毛及长柔毛,叶对生或互生,无柄;小叶片椭圆形,长0.3—1.5厘米,宽约0.2--0.8厘米,边缘深裂几达中脉,每边冬有裂斤3--5,排列较为整齐,上面绿色,伏生白色短柔毛,下面被白色绒毛,有时脱落变稀疏,沿脉密被伏生白色长柔毛,在裂片顶端呈毛笔状,裂片带形,边缘微反卷;顶端圆钝,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小叶仅有3—5对;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被白色长柔毛,稀脱落,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齿牙状2一牛裂或有锯齿,少面密被伏生柔毛。伞房状聚伞花序,有花3—10朵,集生于顶端,或疏散;花直径1--1.5厘米;萼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圆钝或急尖,比萼片稍短,外面密被短柔毛或长柔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比萼片长约1倍;雄蕊20枚,长短不相等;雌蕊多数,子房近肾形;花柱近顶生,基部膨大不明显,柱头头状,微扩大。瘦果光滑,腹部膨胀,卵状椭圆形。花果期6—8月。
产地分布
生长习性
生高山草坡、草地、河谷阶地或林间开扩地,海拔2500--4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