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乡永胜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大兴乡北边,距离村委会4.5 公里,距离 大兴乡16公里。国土面积3.18平方公里,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6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

有耕地883亩,其中人均耕地2.62亩;有林地3883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5户,有乡村人口325人,其中男性169人,女性156人。以汉族拉祜族为主(是汉族、拉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55人,拉祜族70人。该村农业人口325人,劳动力18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7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核桃特色产业,种植面积10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500头、牛150头、羊550头;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4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005元增加到1300元。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产业结构单一,教育、交通、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还有130户居民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里。。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发展养猪150头,种植天麻1400m2,多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在“十一五”规划结束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200元。。

村情概况

营盘自然村,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0.50公里,距离镇2.70公里,国土面积1.43平方公里,海拔1780.00米,年平均气温15.00℃,年降水量160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329.70亩,其中人均耕地0.50亩;有林地22.0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66户,有乡村人口691人,其中农业人口666人,劳动力32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0.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

水稻,疏菜作为村经济发展的主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村两委成员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为先导,又致力于发展瓜果,蚕桑,木材,白肉等市场的开发,目前村己成为全县最大的白肉批发市场,村内建有金寨县第一蚕种场,分布于西河,南桥,西庄,染坊四居民组,县冷库座落于南桥组。国家投入近二百万元,为群众购置的蔬菜大棚钢架使我村的蔬菜生产上台阶,成规模,现己成为大城关蔬菜生产基地。境内丰富的黄沙资源为大城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以水稻,蔬菜,瓜果,蚕桑种植,批发零售,木材收购,加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发展主产业的今天,村两委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引领全体村民向小康生活迈进。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29.70亩(其中:田0.00亩,地329.70亩),人均耕地0.50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22.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2亩,主要种植桑树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314.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166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9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2户。该进村道路为土路;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该村到2010年底,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3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3.1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87万元,畜牧业收入42.08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33头,肉牛0头,肉羊0头);林业收入1.04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8.38万元,工资性收入3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1.0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4人,在省内务工74人,到省外务工90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主要销售往。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60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养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66户,共乡村人口691人,其中男性359人,女性332人。其中农业人口666人,劳动力329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8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4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29.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9.9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 灯。有7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0 %和 58.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户(分别占总数的 14.6%和6.6%)。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4公里,拖拉机 2辆,摩托车1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3户。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有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营盘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大兴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公里,距离中学16公里。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6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村组公路差,群众行路难,今后要加大投入,实行村道弹石化。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883亩(其中:田93亩,地790亩),人均耕地2.62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 有林地388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23.75亩,其中茶叶面积87.5亩(其中可采摘面积40亩),核桃面积72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15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当年新种植核桃120亩。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1.5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46万元,占总收入的44.42%;畜牧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31.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5头,肉牛4头,肉羊296头);林业收入2.2万元,占总收入的5.29%;第二、三产业收入6.2万元,占总收入的 14.92 %。农民人均纯收入100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7人(占劳动力的6%),在省内务工11人,到省外务工6人。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83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 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参考资料

发展重点.·.20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