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戏曲与宋金文化研究中心原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组建于2004 年 4月,是与学院平行设置且独立运行的科研机构。

简介

2007年3月入选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自创建迄今,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信息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心始终将科学研究作为立身之本。迄今为止,以系列成果的形式向海内外学术界推出了特色鲜明的三大学术品牌:以填补研究空白为特点的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以文献整理和文化解读为特色的宋金文学研究,以文本还原和文化阐释为特色的中国古代小说、诗词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研究。学术带头人为刘敬圻教授、杜桂萍教授。刘敬圻教授以细读与爬梳文本为基点,以还原批评为学术理念,力求贴近作家的主观命意与作品的客观面貌。代表性论文如《〈三国志演义〉的研究方法》、《刘备性格的深隐特质》、《〈聊斋志异〉宗教现象解读》等在《中国文学研究年鉴》、《明清小说研究年鉴》、《文学遗产》学术动态等多有反馈;专著《明清小说补论》集中体现了她细读精读文本而生发的学术个性。杜桂萍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在清代戏曲研究领域成果显著,标志性研究成果《清初杂剧研究》先后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该研究方向还形成了以杜桂萍教授为带头人、汇聚多位中青年研究人员的“清代文学与文献研究”团队,2010年入选黑龙江大学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该团队致力于对清代戏曲、小说、诗词的拓展性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团队形式强调对清代文学的整理研究;进一步强化了本方向的特色与优势。其他成员胡元翎陈才训许隽超、李金慧、董晓玲、赵琳、李亦辉也以独特的学术个性、优良的研究方法,从戏曲、小说、诗词的不同维度,构建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明清文学研究群体。

研究方向之二:宋金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带头人为薛瑞兆、伊永文、辛更儒教授。主要特色是:结合黑龙江省地域文化,致力于宋金文学与文献的研究与整理,特色及优势非常显著。博士生导师薛瑞兆教授的标志性研究成果《金代艺文叙录》先后获批国家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在金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伊永文教授的宋代城市文学与文献研究得到学术界充分肯定,标志性研究成果《东京梦华录笺注》影响广泛,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社科一等奖。辛更儒教授的以宋代词人的文献整理与研究为主,有关辛弃疾杨万里研究的成果功力深厚,影响深远,为同行高度认可。宋皓琨博士的宋代诗学研究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研究方向之三:中国古代诗词研究。该方向带头人为张安祖教授、胡元翎教授。该方向注重考论结合,以概念范畴为切入点解读古代诗文现象与批评,同时追求从文体变迁与互动角度研究诗词生成与发展,近年对于唐代奏议文、明代词曲关系的研究乃本方向新的学术增长点,《唐代奏议研究》获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明代词曲关系研究也以多层次科研项目为载体逐步拓展。其他成员如任海天教授的晚唐诗学研究、陈永宏教授的先秦文学研究也卓有特色,陈建农博士的六朝文论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并有系列论文及专著出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