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镇
宿城镇位于山东省东平县县城中部,镇机关驻地为宿城村,距离东平县城4公里。宿城镇的前身为1984年建立的须城乡(宿城街道),1993年撤乡设镇。然而,2001年1月,宿城镇被撤销建制,划归东平街道。该乡镇境内有东平县第二大淡水湖稻屯洼和著名旅游景点白佛山,古宿国都城的遗址亦位于其境内,该乡镇也因此得名。由于东平方言宿、须同音,该乡镇长期被讹做须城,直到1988年,该乡镇才被改回原名宿城乡。
城镇概况
宿(xu)城镇位于东平县城中部,镇机关驻地宿城村,距东平县城4公里。全镇面积67 .3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回2个民族。总人口55455人,其中农业人口5 3922人。199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695万元,财政收入138万元,支出196 .6万元。宿城镇北依白佛山,南邻大清河,东靠东平县城,山区、平原、湖洼各占一半。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白佛山上有隋朝石窟造像2尊,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自然资源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番薯、花生、大豆、高梁等;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为鲁西牛、小尾寒羊和麻鸭养殖基地。地下矿产资源有紫沙页岩、碳酸钙等。耕地面积3 980公顷,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07公顷。 1994年,粮经作物比例6∶4,粮食总产19500吨,棉花总产98吨,油料总产176 吨。大牲畜存栏10685头,其中牛3290头;养猪17250头,生猪出栏7600万头;养羊、兔3.8万只,养家禽28.8万只。林果有苹果、山楂、桃、核桃、银杏、栗子等,总产量270吨,蔬菜有多种名优特稀蔬菜、多种出口菜种,总产量10万吨。农业总产值8067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0200千瓦。
特色产业
全镇有企业135家,其中镇办企业7家,村及村以下128家,从业人员3299人,占全镇人口的6%。全镇商业网点825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20万元,外贸出口总值89万美元。全镇有普通中学3所,在校生2149人,小学28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6所中小学达到“六配套”要求,其中8所已建成花园式学校。镇级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2 5处,其中甲级卫生室7处,镇村医务人员131人。4处市级村文化大院。有敬老院3处,五保老人入院率达90%,人口自然增长率4.7‰,计划生育率99.4%。镇驻地系东平县传统的八大集镇之一,有1200米的商业街和商业开发区。 1994年,农民人均收入947元,农民储蓄余额2007万元。全镇建造新房2万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1.2平方米。全镇每百户有电视机78台,电冰箱3台,洗衣机3台。
建制沿革
1993年3月,东平县宿城街道撤乡设镇。
2001年1月,东平县撤销宿城镇,原宿城镇行政区域并入东平街道,东平镇人民政府驻地迁至原宿城镇人民政府驻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