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鲁哈尼
哈桑·鲁哈尼(حسن روحانی Hassan Rouhani),1948年11月出生在伊朗赛姆南省索尔赫市,毕业于德黑兰大学,获苏格兰格拉斯哥卡勒多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伊朗前总统。
鲁哈尼少年时学习伊斯兰教法,获得了中层教士头衔。1965年起,投身反巴列维王朝国王运动,因此被捕数次。1977年,他与伊朗伊斯兰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一同流亡法国。次年加入了霍梅尼的革命团队。1979年,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伊朗伊斯兰革命获得成功,鲁哈尼回归伊朗,成为恢复重建的重要干将。1980年,鲁哈尼担任伊朗国家广播公司监管委主席一职。同年,两伊战争爆发后,他多次指挥军队抵抗伊拉克入侵。战后获二级征服勋章和一级胜利勋章。同时,还担任了两届副议长、两届国防委员会主席等职位。2003至2005年间,鲁哈尼出任伊朗首席核谈代表,暂缓了伊核问题局势,因此获“教士外交官”称号。2005年,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重启核活动后。鲁哈尼不再担任行政职务,陆续出版了《国家安全与核外交》等著作。2013年,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后,重启伊核谈判,同年被《时代》周刊提名为年度人物。2015年,伊朗成功达成伊核协议,制裁解除,伊朗GDP大增。2017年,鲁哈尼成功连任。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制裁,鲁哈尼与之对抗。2019年起,伊核因经济危机问题爆发多起抗议。2021年,鲁哈尼在第二任总统期满后黯然下台。
卸任总统后的鲁哈尼是伊朗最不受欢迎的人物之一。2023年8月,他因涉嫌在任期内干预伊朗股市与汇市,而面临一系列诉讼。2024年1月24日,鲁哈尼被 禁止参加2024年伊朗专家会议选举。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8年11月,哈桑·鲁哈尼出生于伊朗塞姆南省索尔赫市一个虔诚的什叶派穆斯林家庭。受家庭宗教氛围影响,自1960年起,少年时期的鲁哈尼在塞姆南省的塞姆南神学院学习伊斯兰教法,后又进入伊朗最大的神学院——库姆神学院学习,
流亡海外
鲁哈尼在学习伊斯兰教法时,曾得到多位著名什叶派教士的指点,获得了“霍贾特伊斯兰”(什叶派中层教士头衔)称号。什叶派教士是伊朗统治集团的核心部分,获得神职身份为鲁哈尼走上从政之路铺平了道路。此外,鲁哈尼的父亲在经营香料店的同时,因积极参与反对伊朗巴列维王朝沙阿国王的统治而被逮捕超过20次,这些家庭变故也促使鲁哈尼很早就成为伊朗伊斯兰教宗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的忠实追随者。
1965年,鲁哈尼投身反国王运动,开始在伊朗各地旅行,发表演讲抨击巴列维王朝统治,他因此被捕数次,并被禁止公开发表演讲。
1969年,鲁哈尼入读伊朗德黑兰大学,并于3年后取得了法学学士学位。1973年,鲁哈尼进入巴列维王朝伊朗帝国陆军服役。1977年,鲁哈尼因长期公开反对巴列维王朝统治而被巴列维王朝的秘密警察监视,在面临逮捕的威胁下,鲁哈尼听从了其他宗教学者的建议,与阿亚图拉·鲁霍拉·穆斯塔法·艾哈迈德·穆萨维·霍梅尼一同流亡法国。在流亡期间,不受伊朗法律裁判限制的鲁哈尼屡屡向伊朗的海外留学生发表演讲,呼吁他们反对巴列维王朝统治。
两伊战争
1978年,鲁哈尼在巴黎加入了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的革命团队。1979年1月,在伊斯兰革命重压之下的沙阿被迫离开伊朗,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伊朗伊斯兰革命获得成功,鲁哈尼也随霍梅尼回归伊朗,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干将,并着手重整组织涣散的伊朗军队。
1980年,鲁哈尼担任伊朗国家广播公司监管委员会主席一职。同年,两伊战争爆发后,鲁哈尼多次指挥军队抵抗伊拉克入侵。1983年,鲁哈尼担任伊朗军队副总司令官,1986年,担任伊朗防空部队司令。在两伊战争期间,作为最高国防委员会成员,鲁哈尼成为了伊朗国防部内极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两伊战争结束后,鲁哈尼与其他伊朗军队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将领一道被授予了二级征服勋章(Fath)。而在另一场庆祝收复霍拉姆沙赫尔的仪式上,鲁哈尼又与其他军事将领一道被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本人亲自授予一级胜利勋章(Nasr)。
赴英留学
从1992年起,鲁哈尼担任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确委会)下属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一职,曾指导撰写了多篇研究报告。鲁哈尼本人更是勤于著述,曾出版波斯文、英文专著数十部。
在1995年和1999年,鲁哈尼在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利亚大学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期间著述了《伊斯兰立法权:伊朗经验》和《伊斯兰教法的灵活性:伊朗经验》等论文,前者阐述伊朗议会在伊斯兰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后者论证了伊斯兰教法与时俱进的特性。
伊核谈判
在政治领域,鲁哈尼也是伊朗的关键人物。他于1980年进入议会,连续担任了5届议员直至2000年。与此同时,鲁哈尼在伊朗议会和政府中曾担任两届副议长、两届国防委员会主席、两届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以及4届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等重要职位。
2003至2005年间,鲁哈尼担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曾与西方国家达成数个协议,包括自愿停止核研发相关活动,暂时缓和了伊核问题的紧张局势。鲁哈尼因此获“教士外交官”的称号,被西方国家视为可打交道的对象。
潜心科研
2005年,伊朗政坛改革派失势,保守派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总统。伊朗当局随即重启了伊斯法罕转化工厂,废除了自愿暂停核研发的承诺。鲁哈尼和内贾德在核问题上的思路南辕北辙,被迫卸任首席核谈代表,自此不再担任具体行政职务,但仍是国安会、确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仕途挫折促使鲁哈尼对伊朗的政治现实、宗教思想、核政策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思考。自2005年起,鲁哈尼将工作精力集中在确委会下属战略研究中心上,他潜心科研,出版了《伊朗政治思想》《鲁哈尼回忆录》《国家安全与核外交》等著作。
当选总统
2013年,鲁哈尼在总统选举电视辩论会上,曾多次抨击时任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称其激进的外交政策使伊朗受到制裁,并未给伊朗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同年6月15日,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鲁哈尼就职总统后发起外交攻势,以改善伊朗与西方国家关系而缓解制裁。鲁哈尼一方面承诺将向国际社会展现更大的透明度,并促进相互信任;但另一方面,鲁哈尼也强调制裁不会让伊朗投降。同年9月,鲁哈尼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这是1979年以来伊朗和美国领导人的首次直接对话。同年,鲁哈尼被美国《时代》周刊提名为年度人物。
2015年10月,在鲁哈尼的主导下,伊朗成功达成伊核协议,以限制自身核项目来换取制裁的逐步解除。该协议要求伊朗减少核材料储备,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进行检查;而作为交换,国际社会结束了许多对伊朗的制裁。同年,鲁哈尼再次被美国《时代》周刊提名为年度人物。
随着伊核协议达成后的制裁解除,伊朗经济重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使得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大幅增长,通货膨胀率则降至10%以下,为该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不过,在伊朗强硬派眼中,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未能体现“伊朗的伊斯兰意识形态”,鲁哈尼还被指责立场过于亲西方。
黯然下台
2017年5月,鲁哈尼以57%的得票率,以压倒性的优势成功连任。然而,伊朗缓慢的改革步伐让许多伊朗民众感到沮丧。在民众的期待与现实的阻力之间,再次当选总统的鲁哈尼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同年,自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伊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再次加剧。
在2018年5月,特朗普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这使得伊朗大量的国际贸易遭切断,而鲁哈尼也不得不开始采取一些更强硬的措施与之对抗。
2019年,伊核协议缔约国间的相互承诺已难以维持。随着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持续,伊朗青年失业率保持在22%的高位,严重的经济危机致使伊朗各地爆发了抗议活动,2020年新冠疫情在伊朗暴发更是使该国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而鲁哈尼也因此在伊朗政坛内受到了强硬保守派的猛烈攻击。
到了2021年,鲁哈尼在第二任总统期满后黯然下台,持续的经济危机致使他成为伊朗民众心目中最不受欢迎的人物。
2023年8月15日,鲁哈尼因涉嫌在任期内干预伊朗股市与外汇市场,而面临一系列诉讼。2024年1月24日,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禁止哈桑·鲁哈尼再次参加2024年3月的伊朗专家会议选举。
个人生活
鲁哈尼出生在伊朗北部一个虔诚的什叶派穆斯林家庭。他的父亲哈吉·阿萨德拉·鲁哈尼经营香料店生意,因参与反对巴列维伊朗国王沙阿的统治而被捕超20次。
政治主张
政治倾向
一般认为,从1990年代开始,伊朗政坛主要是由保守派和改革派在争权。保守派对外强硬,对内强调稳定与公平;改革派对外缓和,对内强调发展与活力。鲁哈尼则游走于两派之间,自称“中间派”。因此,鲁哈尼在政治倾向上具有两面性。
人权主张
在伊朗内政上,鲁哈尼主张弥合分歧,兼容并蓄,尊重人权、女权和族权。鲁哈尼是教士体制中人,对伊朗“教士监国”的根本制度并无异议;他参选总统时曾承诺组建一个超越派系的精英政府,自由主义者、改革派、原则主义者(保守派)都将参与进来;同时,鲁哈尼当选总统后还大胆触及伊朗政治气氛、人权等敏感话题,他曾公开表示“一个强大的政府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干涉人们的私生活”,亦曾在Twitter上表示“网络审查不能掩盖真实情况,像国家广播公司这样的机构没有报道一些重要问题”;此外,鲁哈尼认同男女平等,反对以伊斯兰名义压迫妇女;称俾路支、阿拉伯等少数民族应享受与伊朗主体民族同等待遇,应由人民决定使用方言的合法性。
反对信息隔离
2013年,鲁哈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数字革命时代,人不能活在信息隔离中。他明确反对伊朗政府禁止伊朗人拥有接收外国电视卫星天线以及网络审查和网络封锁等行为。鲁哈尼此番言论曾引发广泛争议。据中国新闻网考证,约有数百万伊朗人为了接收被政府定性为非法的外国电视频道,而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卫星天线。
反对性别隔离
2013年,鲁哈尼表示不支持伊朗对男性和女性进行性别隔离的制度,包括在大学中,并谴责那些反对允许女性进入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的政治家。
反对包裹头巾
2013年,鲁哈尼在提及女性戴头巾的问题时表示,他反对政府镇压着装随便的女性。每年夏季,随着天气渐热,伊朗的男性和女性很难坚持遵守伊斯兰着装要求,而伊朗宗教警察却依然会巡视街头,监督公民的着装是否违规。
经济主张
在伊朗经济上,鲁哈尼主张提高生产力、扩大就业、降低通胀、改革补贴,经济是鲁哈尼政府的优先方向。鲁哈尼认为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执政期间,伊朗失业率、通胀率双高,石油部门业绩下滑,内贾德的偏激政策难辞其咎。降低通胀和失业的根本办法是提高生产率。他主张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中长期投资,改革银行体系,使补贴更有针对性地促进生产、改善民生;减少政府干预,发展私营部门,给予企业团体更多自主性。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自由主义色彩。从鲁哈尼当政后提名的内阁成员看,经济部长、石油部长、交通与住建部长、工矿与贸易部长、农业部长均是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和穆罕默德·哈塔米时期重用过的技术官僚。因此,鲁哈尼的经济政策也可看作是对拉夫桑贾尼、哈塔米时期经济开放和私有化改革政策的某种回归。
外交主张
在伊朗外交上,鲁哈尼主张缓和与外部世界关系,减轻自身压力。在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时期,伊朗与外界的对抗色彩较强,其坚决推进核研发,引起周边国家的忌恨,招致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对伊动武之声几度喧嚣。鲁哈尼认为,内贾德时期伊朗外交严重失误,战略选择大大受限,国际处境滑落至最低点:受美国连续制裁,与欧洲关系降至冰点,甚至遭一些非洲国家背弃。伊朗所依靠的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均支持联合国制裁伊朗;若处理不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阿拉伯之春”也可能对伊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鲁哈尼强调与外国进行“建设性互动”: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不干预地区国家内政,尤其是缓和与沙特的矛盾与竞争;修复与欧洲关系,尝试改善美伊关系。
美伊关系
伊朗外交中的最大症结是美伊关系。鲁哈尼认为,美伊关系是一处“老伤”,很难治愈,但应该翻开新的一页,起码要缩小分歧。
叙利亚问题
在叙利亚问题上,鲁哈尼支持政治解决和叙人自决,坚决反对外部干预和恐怖主义泛滥,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应得到各方尊重。
伊核问题
在伊核问题上,曾担任伊朗首席核谈代表的鲁哈尼认为,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政府未能阻止伊核问题恶化,引发了联合国及西方国家的连串制裁,这是导致伊朗经济困顿的重要原因;伊朗不谋求发展核武器,但核计划是全国性和超党派的,伊朗坚决维护其核权利;伊朗愿意政治解决伊核问题,与国际社会展开实质性对话,化解他方关切,积极参与5+1核谈。他认为,如果双方都准备到位,有信心在短期内化解各自关切。此外,鲁哈尼认为,对伊制裁是不公正的,伤害了伊朗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巴以冲突
在巴以问题上,鲁哈尼认为以色列是伊斯兰世界中根深蒂固的毒瘤,并号召消灭以色列。在2013年8月4日,鲁哈尼在一集会上表示,以色列这个国家应该被清除。随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评价称,鲁哈尼过早暴露了他的“真面目”,鲁哈尼的执政目标就是想获得核武器,以威胁以色列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安全。
学术成果
1992年起,鲁哈尼担任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确委会)下属战略研究中心(CenterforStrategicResearch)主任期间,指导撰写了多篇学术报告,对伊朗国计民生、发展战略、国际处境均有深入的研究。
1995年至1999年,鲁哈尼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卡勒多尼亚大学攻读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分别著述了《伊斯兰立法权:伊朗经验》《伊斯兰教法的灵活性:伊朗经验》等论文,前者阐述伊朗议会在伊斯兰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后者论证了伊斯兰教法与时俱进的特性。
2005年起,鲁哈尼先后出版了《伊朗政治思想》《鲁哈尼回忆录》《国家安全与核外交》等著作。
荣誉奖项
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鲁哈尼属于伊朗温和保守派。他主张务实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与各方均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中国新闻网评)
鲁哈尼的执政目标就是想获得核武器,以威胁以色列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安全。(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评)
鲁哈尼自从2021年卸任总统起,他在伊朗民众心目中已是一个极不受欢迎的人物。(《约旦时报》评)
鲁哈尼不仅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之前参与伊斯兰革命活动,而且还在进入政坛后深度参与有关伊朗国家安全的议题,多次牵头伊朗对外交往,他甚至在两伊战争期间指挥军队作战。不难看出,鲁哈尼是个“全才”。(澎湃新闻评)
鲁哈尼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史上研究功底最厚、学者气息最浓的总统,对伊朗国计民生、发展战略、国际处境均有深入的思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秦天评)
鲁哈尼改善经济和增加国际交往的政策较为务实,但伊朗的内政外交由阿里·哈梅内伊掌控,鲁哈尼在核问题和对外关系上很难产生太大的变化。(伊朗问题研究专家拉希德评)
人物事件
涉嫌干预股市外汇
2023年8月15日,伊朗司法部门发言人马苏德·塞塔耶希表示,伊朗神职人员事务特别检察院因鲁哈尼涉嫌干预伊朗股市与外汇市场,而对其提起了一系列诉讼。
据澎湃新闻等媒体考证,鲁哈尼在2017年至2021年担任伊朗总统第二任期,因伊朗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暴跌,鲁哈尼政府曾干预过外汇市场,此举曾受到广泛批评。在此期间,伊朗货币贬值超过10倍。
此外,鲁哈尼还面临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项目有关的指控。2019年,鲁哈尼的弟弟侯赛因·费雷敦也因腐败指控被判处七年徒刑,后来减为五年。
被禁止参选专家会议
2024年1月24日,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禁止哈桑·鲁哈尼再次参加2024年3月的伊朗专家会议选举。伊朗专家会议负责任命伊朗最高领袖,并且可以将其解职。成立于1982年的专家会议拥有88名成员,负责监管伊朗最高权力机构,但很少直接干预决策。
据参考消息等媒体考证,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已经84岁,因此新一届专家会议预计会在挑选他的继任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专家会议成员每8年才会选举一次。 由于鲁哈尼与温和派关系密切,凭借要缓解伊朗外交孤立状态的承诺,他在2013年和2017年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也因此激怒了伊朗国内的政治强硬派,后者反对伊朗与美国和解。
有一名与鲁哈尼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表示,自1999年以来,鲁哈尼已连续担任了三届专家会议成员,他失去参选专家会议资格的原因值得关注。
参考资料
人物|鲁哈尼:从军政两面手到“左右吃瘪”的总统 .百家号.2024-01-27
伊朗总统及伊朗总统选举制度.cnirtrade.2024-01-28
外媒:伊朗前总统鲁哈尼被禁止参加专家会议选举.光明网.2024-01-27
人物|鲁哈尼:从军政两面手到“左右吃瘪”的总统 .百家号.2024-01-27
《时代》年度人物十位候选人揭晓.中国新闻网.2024-01-27
伊朗司法部门起诉前总统鲁哈尼:涉干预股市外汇市场.央视网.2024-01-27
鲁哈尼在伊朗总统大选中获胜 主张务实政经政策.红网.2024-02-05
《时代》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完整版 IS头目入选.闽南网.2024-01-27
伊朗当选总统鲁哈尼称应放松网络审查和性别隔离.中国新闻网.2024-01-27
伊朗新总统号召“消灭以色列” 以总理称露出“真面目”.人民网.2024-01-27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