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The World AIDS Day)是为了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而设置的世界节日,时间为每年的12月1日,由世界卫生组织设置。

艾滋病于1981年5月在美国被首次发现,于1981年12月1日被正式确认并命名为“艾滋病”。此后,艾滋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988年1月26日,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开幕,会议上将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节日标志为红丝带,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从此,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均会推出一个主题,以使全球能围绕同一主题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及宣传教育工作。1997年,为了更深入、更持久地在全球开展与艾滋病的斗争,联合国艾滋病防治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宣传运动,以不断扩大该运动对全世界的动员工作的影响。世界艾滋病日设立的宗旨,首先是向人们宣传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其次是让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是破除人们对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此外,也希望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动员人们投身于防治艾滋病的各种活动与工作中。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经过多年宣传努力,至2022年,全球共有39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2980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感染者当中已经有86%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知道自己的艾滋病毒状况。自1995年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达到峰值以来,至2022年已经减少了59%。自2004年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人数到达峰值以来,2022年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减少了69%。

历史沿革

节日起源

设立背景

艾滋病于1981年5月在美国被首次发现,于1981年12月1日被正式确认并命名为“艾滋病”。此后,艾滋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至1986年11月,全世界共有77个国家或地区报告艾滋病34448例,24个国家没有病例报告。在 77个有病例报告国家中,美洲𩽾𩾌有33个国家、欧洲23个、非洲10个、亚洲9个国家及地区、大洋洲有2 个国家。在34448例艾滋病中,美国报告有26566例,法国997例,加拿大755例,巴西754例、德国715例英国512例,海地501例,坦桑尼亚462例,意大利367例,澳大利亚322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217例,中非202例,西班牙201例,比利时180例,荷兰180例,瑞上170例,墨西哥161例,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08 例,丹麦107例,肯尼亚101例,其余各国都在100例以下。亚洲报告艾滋病的有以色列31例,日本21例,泰国6例,印度2例,塞浦路斯1例,中国香港3例,中国台湾1例,中国境内1例外籍人。由于艾滋病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被称为 20 世纪的新瘟疫

设立目的

为了向人们宣传关于艾滋病的知识,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号召人们对自己的性行为和社会行为负责,消除对艾滋病的忍惧,同时让人们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设立世界艾滋病日的想法被提出。节日的设立也是为了让人们知道,防治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节日的设立能唤起人们对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反对对他们的歧视。此外,也希望通过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动员人们支持各自国家和政府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并积极投身于防治艾滋病的各种活动与工作中。

设立过程

1987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艾滋病项目(1996年更名为联合国艾滋病防治规划署)的新闻官员詹姆斯·W·邦恩和托马斯·内特提出设立世界艾滋病日,并将这一想法告知了全球艾滋病项目主任乔纳森·曼博士。1988年1月26日,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在伦敦的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会议大厅开幕,会期3天。经过乔纳森·曼博士提议,会议决定从1988 年起,将艾滋病正式确认并命名的日子——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希望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唤起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和理解,共同对抗艾滋病。从此,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均会推出一个主题,以使全球能围绕同一主题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及宣传教育工作。

首次公共节日情况

1988年12月1日,首次世界艾滋病日启动。这次活动的主题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Join the World wide Effort”,中国的有关部门将其翻译为“全球共讨,征服有期”。世界各国的政党领精神领袖、医生、摇滚歌星、足球运动员和普通男女,均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致辞,表达对世界艾滋病日的支持,并督促负责维护公共卫生的社会机构采取一切可能的努力,确保公众健康。法国卫生部长埃文宣布,法国政府在1989年会把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费用增加3倍。在丹麦奥胡斯,市政局用圣诞老人在街上向孩子们发放糖果,向成年人发放避孕套。在罗马,政府举办晚会,并在晚会后免费向与会者赠送香槟酒和避孕套。澳大利亚政府展示了一个绣着501名艾滋病名字的被子。科特迪瓦的卫生部长劝告国民,在性生活方面要检点,并宣布拨出专款用于防治艾滋病。卢旺达当局开设了一个艾滋病信息和咨询中心。联合国秘书长哈维尔·德奎利亚尔说,联合国正致力于防治艾滋病的斗争,并希望通过教育让人们了解这种疾病。

节日变迁

为了更深入、更持久地在全球开展与艾滋病的斗争,联合国艾滋病防治规划署(UNAIDS)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12月1日的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宣传运动,其目的是为了在推广和规划两个方面取得更实际的成果,以适应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成本和确保效益,并不断扩大该运动对全世界的动员工作的影响。

节日标志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心形红丝带。红丝带标志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同时红丝带标志意味着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共同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1991年,以纽约画家帕特里克和摄影家艾伦为首的 15 名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做“视觉艾滋病”的慈善机构,希望创造一种视觉象征,以示对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因为当时的美国社会对艾滋病病人漠不关心,甚至心怀恐惧。于是,这些艺术家以这种形式发出呼吁,期冀让整个美国社会重视艾滋病问题。

当时正值海湾战争期间,美国许多小镇的居民常常悬挂或佩戴丝带以表示对远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将士们的支持。艺术家们从中获得灵感,并选择了代表生机、刺激和鲜血的红色作为丝带的颜色。这些艺术家用红丝带来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同时也用于推广预防艾滋病的社会公益活动中。

当该年度戏剧和音乐剧大奖“托尼奖”的颁奖仪式在百老汇举行时,“视觉艾滋病”的艺术家们制作了3000 个红丝带散发给明星与观众,呼吁大家关注艾滋病病人。由此开始,红丝带很快在全世界流传开来。在此后的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呼吁人们的理解,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

从此,红丝带成为了防治艾滋病的象征。同时,将它交错固定后形成的“心”型符号也成为了“对艾滋病和HIV病毒认知”的国际标志。此后,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咨询电话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逐渐变成了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理解、关爱 HIV 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一种标志。

历年主题

节日活动

世界艾滋病日时,世界各地会举办各类宣传活动。在美国纽约,人们手持蜡烛参加宣传。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医务工作者手举旗帜进行宣传。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人们手持宣传册宣扬防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在中国,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社会团体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宣教,企事业单位、基金会、有关组织和志愿者等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社会宣传、捐款捐物、关怀救助等公益活动。202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昌平园区举行宣传活动,青年学生们在现场表演情景剧《“艾”的动力》,讲述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场景和故事。自2000年以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协助原卫生部先后聘请了濮存昕蒋雯丽蔡国庆周涛徐帆等一批公众人物担任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号召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理解关爱受艾滋病影响人群。这些公众人物通过演唱、诗歌、情景剧等形式开展防艾宣传,将预防艾滋病、反歧视等信息融入表演创作。

价值影响

价值

经过历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活动,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诸多成效。一是经注射吸毒和输血及血液制品传播得到有效控制,经注射吸毒感染艾滋病病例报告数逐年下降。二是经母婴传播得到有效阻断。三是重点人群防艾意识不断提升,危险行为不断下降,流动人口、青年学生和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重点人群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四是检测发现和治疗的覆盖面和质量持续提升,诊断发现比例不断扩大,治疗覆盖率、病毒抑制率均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五是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世界国家联系密切。六是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歧视降低,社会参与防艾的活力和动力增强。

影响

随着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推广,更多的人了解到艾滋病的危害,懂得防治艾滋病的基本措施,使艾滋病的大流行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2022年,全球共有3900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2980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2022年,有130万新增感染者,63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在这些感染者当中,有3750万成年人,150万儿童,53%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是妇女和女童。2022年,感染者当中已经有86%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知道自己的艾滋病毒状况。自1995年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达到峰值以来,至2022年已经减少了59%。和2010年相比,2022年艾滋病毒新感染人数下降了38%,从210万下降到130万。儿童艾滋病毒新发感染人数下降了58%,从2010年的31万例下降到2022年的13万例。自2004年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人数到达峰值以来,2022年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减少了69%。2022年,全球约有63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而2004年为200万,2010年为130万人。2014年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曾提出“2030 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并提出2020 年实现三个“90%”,即经过诊断并知晓自身感染者感染状况者达 90%,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达 90%,治疗成功率达到 90%。至2021年,全球三个“90%”实现情况分别为 85%、88%、92%。2024年1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指出2023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数量约为130万人,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最少的一年。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教授介绍,《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总结了艾滋病预防的7个措施,其中最为关键的措施就是采取安全的性行为。

相关纪念

2003年12月1日,为了唤起更多人对艾滋病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世界防治艾滋病日》纪念邮票。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上有一尊67米长的避孕套雕塑,这是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一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为纪念世界艾滋病日,美国白宫北门廊的柱子之间悬挂着一条大红丝带。

组织机构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是世界范围内进行艾滋病防治的联合国官方部门,它由一个方案协调委员会指导,该委员会由来自各地理区域的22个国家政府的代表、艾滋病规划署的共同赞助者和非政府组织的5名代表组成,其中包括艾滋病毒感染者协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还和其他11个联合国组织合作,分别是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联合国妇女署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银行

中国管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机构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其前身为“卫生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隶属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98年7月,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艾滋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2002年1月23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艾防中心”,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的一个二级单位。 

参考资料

World AIDS Day.UNAIDS.2023-12-20

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发布.今日头条.2024-11-03

Global HIV & AIDS statistics.UNAIDS.2024-01-17

How World AIDS Day Began.NPR.2023-12-20

Message to the General Director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n occasion of the first World Aids Day.vatican.2024-01-16

2011 WAD CAMPAIGN.UNAIDS.2023-12-21

Together we will end AIDS.UN.2024-01-16

2013 WAD CAMPAIGN.UNAIDS.2023-12-21

World AIDS Day 2014.UNAIDS.2023-12-21

World AIDS Day 2015.UNAIDS.2023-12-21

World AIDS Day 2016.UNAIDS.2023-12-21

my right to health campaign.UNAIDS.2023-12-21

World AIDS Day 2018.UNAIDS.2023-12-21

World AIDS Day 2019 | UNAIDS.UNAIDS.2023-12-21

World AIDS Day 2020.UNAIDS.2023-12-21

2021 World AIDS Day .UNAIDS.2023-12-21

2022 World AIDS Day.UNAIDS.2023-12-21

World AIDS Day 2023.UNAIDS.2023-12-21

LET COMMUNITIES LEAD - WORLD AIDS DAY 2023.unaids.2024-11-03

多地举行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新华网.2024-01-19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确定.新华网.2024-01-16

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情景剧——“艾”的动力.中国疾病预防中心.2024-01-17

公众人物——推动中国艾滋病防治宣传的重要力量.卫健委网站.2024-01-17

世界艾滋病日|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网.2024-01-17

预防艾滋病,个人能做些什么.今日头条.2024-11-30

图文:巨大安全套罩住高塔纪念世界艾滋病日.新浪网.2023-12-21

白宫悬挂红丝带纪念艾滋病日.新华网.2023-12-21

UNAIDS.UNAIDS.2024-01-17

艾防中心介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