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为省自然资源厅所属正县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云潭南路与兴筑路交汇处。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前身为始建于1957年的原地质部贵州省地质局全省地质资料处,承担地质资料馆、地质陈列馆、地质图书馆职能。2008年1月更名为贵州省地质资料馆。2020年8月更名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加挂“贵州省地质资料馆”牌子。2011年开始筹备建设新馆,2016年10月18日工程正式开工。2020年,该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21年8月14日,正式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中国“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题写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名。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总占地面积55.3亩,建筑总面积40004.5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总高33米,总投资5亿多元。该馆建筑外观综合了梵净山蘑菇石、汉语拼音缩写“GZ”及贵州省梯田地貌等元素,形成一个傲然屹立的“飞来之石”的形象。截至2023年11月,博物馆全馆设有6个展厅和一个互动展区,展厅包括序厅、4个常设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其中四个常设展厅分别为“神秘贵州省”“多彩贵州”“富饶贵州”“奋进贵州”。该博物馆馆藏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岩矿标本、自然资源文化物件、地质资料等10余万件藏品。

2022年,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凭借“神秘贵州——古生物王国”展览获第十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2023年9月,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被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发展历史

贵州地质博物馆前身为始建于1957年的原地质部贵州省地质局全省地质资料处,承担地质资料馆、地质陈列馆、地质图书馆职能。2008年1月,省编委办批复成立省地质资料馆,为省国土资源厅所属正县级事业单位,同月更名为贵州省地质资料馆

2011年开始筹备建设新馆。2015年6月24日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暨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年主体建筑招标设计。2016年10月18日工程正式开工,2019年竣工。

2020年8月,根据省委编办《关于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更名等事项的批复》(黔编办发〔2020〕142号),更名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加挂“贵州省地质资料馆”牌子。同年荣获中国建设工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题写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名。

2021年8月14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

方位布局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云潭南路与兴筑路交汇处。该馆总占地面积55.3亩,建筑总面积40004.5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总高33米,总投资5亿多元。该馆集地质博物馆展厅、地质资料馆库房、综合业务用房、多功能报告厅及配套用房为一体。

场馆设计

2015年,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分院的中标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资格。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建筑外观设计时,方案融合了贵州溶洞、瀑布、沉积岩矿石等地质特色元素进行设计,展现贵州地质地貌的雄奇多姿。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先后荣获了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2020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9-2020年度中国建筑设计奖-结构专业三等奖,这也是贵州省2020-2021年度获得鲁班奖的工程。

馆内布局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全馆设有6个展厅和一个互动展区,分别为序厅、4个常设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其中四个常设展厅分别为“神秘贵州省”“多彩贵州”“富饶贵州”“奋进贵州”。临时展厅定期更新特别展览,打造的互动展区、化石修复室、主题图书馆、文创商店及科研科普活动室、5D影院等,成为传播知识、文化的新场所。

在序厅,巨幅海百合纲化石占据了几乎一面墙。一朵朵直径达半米左右的硕大“花朵”盛开,与它们的“茎秆”一起构成繁花似锦的画卷。序厅里,还有以瓮安、凯里市盘州市兴义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五个典型古生物化石群标本制作的“五福墙”,寓意着欢迎和祝福。

陈列展览

常设展厅

“神秘贵州”展

流光溢彩的“神秘贵州”展览,以“古生物王国”为主题,分为“沉积巨著”“生命源头”“龙的故乡”“陆地寻踪”四个部分,用454件精美的古生物化石标本、生动形象的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影片,引领观众走入神秘的“古生物王国”,讲述远古贵州的生命故事。

“多彩贵州”展

“多彩贵州”展览以“喀斯特王国”为主题,分为“沧海变迁”“追根溯源”“经典地貌”“地质旅游”四个部分,运用声光电、场景复原、油画、沙盘等展示手段,再现各类地质景观,传递人文景观内涵。

“富饶贵州”展

“富饶贵州”展览以“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为主题,分为“黔矿之富”“黔矿之成”“黔矿之优”“黔矿之用”“黔矿之美”五部分,用300多件珍贵的矿石标本、矿物晶体、玉石工艺品,系统诠释贵州矿产资源的丰富、美丽和优势,集中展示贵州作为中国汞都、中国金州、中国铝工业基地、亚洲磷都、亚洲锰都、西南煤都的发展自信。

“奋进贵州”展

“奋进贵州”以“贵州自然资源发展历程”为主题,分为“地质矿产篇”“地理测绘篇”“土地管理篇”三个部分,运用雕塑、场景复原、历史照片、珍贵文物等展示媒介,讲述新中国各个时期自然资源人用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博物馆还展出了300多件(套)文物,其中不乏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珍贵手稿。

临时展览

2022年7月12日,以“保护濒危动物,提高地球生命力”为主题的《守望——濒危动物》展在贵州省地质资料馆开展。百余种濒危动物标本按极地冰原、湿地、森林、草原、雨林等多个自然生态环境来规划展陈。

2022年11月27日,“地质档案往事--纪念全国地质资料事业70周年展”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5号展厅开展,展览展出时间为2022年11月--2023年2月。

重要馆藏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藏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岩矿标本、自然资源文化物件、地质资料等10余万件藏品。据2020年底统计数据显示,馆藏成果地质资料数量排名全国第六,原始地质资料数量排名全国第三,馆藏实物地质资料中岩心长度全国第八,标本数量全国第三,光薄片数量全国第四,岩屑数量全国第四。

关岭创孔海百合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就是序厅墙上面积达106平方米的大型国宝级原版海百合化石。一朵朵直径达半米左右的硕大“花朵”呈现在人们眼前,朵朵“巨花”和缠绕盘旋的“茎杆”,构成上百平方米繁花似锦的画卷,而“花朵”上清晰的鳞片状结构,又表明了海百合的动物特征。该标本属于超大型密集共生的古生物化石,是目前可知自然产出面积最大的海百合纲化石。

梁氏关岭鱼龙

“神秘贵州省”展厅内,一件长10.5米,宽4米,龙长9.3米的梁氏关岭鱼龙化石标本,是目前所知最完整的一件梁氏关岭鱼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精美的一件梁氏关岭鱼龙化石。

邓氏贵州鱼龙模式标本 

邓氏贵州鱼龙正模式标本长3.1米,宽2.1米,龙长3.1米。邓氏贵州鱼龙属于鱼龙目萨斯特鱼龙科,贵州鱼龙属,产于贵州关岭岗乌乡白岩,晚三叠世法郎组瓦窑段。邓氏贵州鱼龙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第一批)”,也是关岭生物群的重要成员之一。

蔡胡氏典型鱼龙模式标本 

蔡胡氏典型鱼龙正模标本长5.3米,宽3.3米,龙长6.7米,是一具保存基本完整的左侧视骨架。蔡胡氏典型鱼龙属于鱼龙目,萨斯特鱼龙科,贵州鱼龙属,产于贵州关岭新铺乡和尚坡,晚三叠世法郎组瓦窑段,是关岭生物群海生爬行动物成员之一。该鱼龙目化石数量很少,目前全世界仅发现一块标本。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藏的蔡胡氏典型鱼龙正模标本,就是蔡胡氏典型鱼龙命名时依据的标本。

孙氏新铺龙模式标本 

孙氏新铺龙是产于贵州关岭的晚三叠世化石标本。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内展陈的是孙氏新铺龙的正模式标本,也是孙氏新铺龙命名时所依据的标本,长2.5米,宽0.6米,龙长2.4米。如今,孙氏新铺龙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第一批)”,是关岭生物群的重要成员。

黄氏新中国龙模式标本 

黄氏新中国龙属于肿肋龙类中国龙属,是黄氏中国龙的新属、新种。其生活在距今约2.2亿年前三叠纪贵州西南部的海洋中,在陆上产卵繁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捕食鱼类和小型水生爬行纲。馆藏标本是黄氏新中国龙的正模式标本,长2.2米,宽1.4米,龙长4.1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美丽瓦窑龙模式标本 

美丽瓦窑龙属于肿肋龙类瓦窑龙属,产出于贵州关岭新铺镇小凹,上三叠统瓦窑段,是关岭生物群的重要成员。该标本是美丽瓦窑龙的正模式标本,也是美丽瓦窑龙这个新属种命名依据的标本,长1.7米,宽1.2米,龙长2.1米,生物整体性保存得非常完整。

中国始喙龟化石 

中国始喙龟化石出土于贵州关岭,距今约2.28亿年,是已知最早出现“喙”的原始龟类。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内展出的标本长2.3米,宽1.2米,龙长2米,不仅是全球范围内出土最完整的一件中国始喙龟,也是唯一一件展出的中国始喙龟化石标本。

学术研究

学术机构设置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下设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社会服务部、展览陈列部、信息技术部、科技研究部、运维保障部、文化拓展部、资料接收室、档案服务室10个部门。博物馆负一层设有化石修复室,负责馆藏化石的修复工作。

学术成果

2023年,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共完成项目六个,其中常规性项目四个,科研项目两个。

与此同时,该馆依托古生物研究开展化石修复,培养化石修复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其中,馆内5人,馆外10人),修复大型化石类藏品100件。

馆内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4篇,与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商学院等战略合作单位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合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篇。建成岩矿鉴定中心、宝玉石鉴定中心等科研实验室2个,藏品分类保护区14个。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场(举办地:米兰),国内学术会议6场,对贵州省优势资源宣传、推广、研究提供实质性帮助。出版科普专著一本、合作申请化石修复相关专利1项。

相关业务

参考资料 

文化活动

2024年3月5日,在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暨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当天,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联合宾阳街道虹湖社区党支部,走进白云区启智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自然资源科普活动。

2024年4月22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开展2024年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已拥有“恐龙世界”“食品中的科学”“年代玩具博物馆”“物质探奇”“宇宙奥秘”五大系列近110门精品课程,在形式上构成长短结合、内外结合、大小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数量上积累形成可供多元选择的课程库。此外,地质博物馆还联合相关科普基地共同打造全新的研学路线,将天文地理科学知识、革命历史民族文化、多彩贵州大好河山等青少年应了解或感兴趣的各种知识、资源进行梳理整合,打造出多条特色鲜明的研学路线。

所获荣誉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先后荣获了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2020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9-2020年度中国建筑设计奖-结构专业三等奖

2022年,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凭借“神秘贵州——古生物王国”展览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

2022年11月,入选贵州省2022年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名单。

2023年9月,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被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3年12月,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入选2023年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名单。

2024年5月,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定级评估为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参考资料

关于地博.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官网.2024-05-10

关于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的公示.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0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承载地质文明 讲述远古贵州.国际在线.2024-05-03

上万件“宝贝”,谁是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多彩贵州网文化频道.2024-05-03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徽、馆歌征集公告.百家号.2024-05-14

感受地质魅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深受各界好评.澎湃新闻.2024-05-25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投入使用 数十万资料喜迁“新居”.百家号.2024-05-14

正在加载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平台,请耐心等待.贵州省地质博物馆.2024-05-10

石头侃贵州|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到底藏了些什么宝贝?一开馆就让人们趋之若鹜!.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2023-12-22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正式开馆.贵州省自然资源厅.2024-05-14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百家号.2024-05-10

文化|承载地质文明,讲述远古贵州.腾讯网.2024-05-10

承载地质文明 讲述远古贵州.金台资讯.2023-12-22

探秘贵州省地质博物馆② | 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博物馆?.当代先锋网.2023-12-22

贵州地质博物馆获第十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人民资讯.2023-12-22

公告!贵州确定9家旅游景区为4A级.微信公众平台.2024-05-03

关于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暨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贵州省发改委.2024-05-03

向世界展示贵州地质文化|专访省地质博物馆建筑方案原创设计负责人雷杰义.百家号.2024-05-10

100余件濒危动物标本贵阳展出 呼吁民众保护环境.中国新闻网.2022-07-13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纪念全国地质资料事业70周年展”正式开展.百家号.2024-05-10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2023年工作报告.贵州省地质博物馆.2024-05-14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简介.贵州省自然资源厅.2024-05-10

正在加载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平台,请耐心等待.贵州省地质博物馆.2024-05-03

避暑度假到贵州|“上天入地”,用研学旅行打开多彩贵州.百家号.2024-05-10

贵州2022年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名单出炉.百家号.2024-05-03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名单的通知.中国自然资源部信息公开目录.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