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圩镇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东北部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全镇区域面积为106.99平方公里,圩内面积为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9.5万亩,圩外草洲、滩涂约3万亩,鄱阳湖水面约30万亩。全镇下辖1个居委会和25个村委会,总人口为34329人(2017年),共有42个基层党组织1084名党员。联圩镇民风淳朴、基层组织扎实、创先争优氛围浓厚,是一个滨湖纯农业乡镇。截至2019年末,联圩镇辖区户籍人口为36200人,有工业企业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11个。历史上,联圩镇属于孙吴,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始属新建区。2011年4月,乡改镇。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属吴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始属新建县。
1958年设联圩公社,1961年并入樵舍区,1968年复设联圩公社,1984年建乡。1997年,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流水洞街居委会及象湖、联庄、肖琪、马力、前洲、后洲、沿江、河下、丰乐、下万、港下、马洲、连前、均洲、联兴、万家、路司口、湾上、浮洲、大圩、大洲、黄潭、丰云、东岸、下沙头、塘港、下堡27个行政村。2011年撤乡设镇。
2015年,撤销新建区,设立南昌市新建区,以原新建县的行政区域为新建区的行政区域。联镇属新建区。
行政区划
1个居委会:流水洞街
27个村委会:马头、万家、路司口、下堡、东岸、湾上、河下、象湖、联庄、肖祺、前洲、后洲、港下、丰乐、下万、沿江、马洲、联前、联兴、均洲、下沙头、浮洲、大圩、大洲、黄坛、丰云、塘港
1958年设联圩公社,1961年并入樵舍区,1968年复设联圩公社,1984年建联圩乡,2011年改为联圩镇。
截至2020年6月,联圩镇辖1个社区、25个行政村:联圩街道社区、象湖村、联庄村、肖淇村、前洲村、后洲村、港下村、丰乐村、沿江村、河下村、马洲村、连前村、联兴村、均洲村、万家村、路司口村、东岸村、塘港村、下堡村、下沙头村、湾上村、浮洲村、大圩村、大洲村、丰云村、黄潭村,镇人民政府驻流水洞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联圩镇地处新建区东北部,东毗成新农场、恒湖农场,南濒江北支,西隔江与象山镇、樵舍镇相望,北临昌邑乡。区域总面积106.9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联圩镇境内地势平坦,属河流冲积平原圩区,地势南略高于北。
气候
联圩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夏冬季长。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干冷少雨。
水文
联圩镇境内三面环水,属江支流水系。丰产河贯穿境内,长15千米。境内三面环水,属江支流水系。丰产河贯穿境内,长15千米。境内三面环水,属江支流水系。丰产河贯穿境内,长15千米。
自然灾害
联圩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霜冻、冰冻、风灾、雷击等。洪涝平均三年一遇。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联圩镇辖区总人口3.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30.3%。总人口中,男性1.88万人,占51.92%;女性1.74万人,占48.08%;14岁以下6794人,占18.75%;15~64岁25977人,占71.69%;65岁以上3466人,占9.56%。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7.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0人。
截至2017年末,联圩镇辖区常住人口34329人。
截至2019年末,联圩镇辖区户籍人口36200人。
政治
领导分工
彭仁华党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
夏珍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兼管财政、税收、审计、经营管理、党政办和经济发展工作。
熊焕文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团工作;兼管招商引资、劳动社会保障、个私经济和金融工作。
熊辉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分管党委日常工作,分管组织人事、政协、科协、统战、对台、群团、老年、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体育和林业工作。
谭菊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利、水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工作,兼综治办主任。
涂传仁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协助镇长分管政府日常工作,分管农技、国土资源、城建、环保、供水、渔政、水产和农业开发工作。
蔡志坚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分管统计、档案、物价、粮食、供销、交通、安全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吴建保党委委员分管宣传、文化、广播、旅游、邮政和电信工作;
陶端华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分管民兵预备役、民政、残联和保险工作。
罗晓斌政府副镇长分管卫生、科技、宗教、农机、畜牧、兽医学和气象工作。
经济
综述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2.1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97亿元、工业总产值0.672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0.1710亿元;财政收入2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招商引资工作完成内资5000万元、外资60万美元;全年粮食生产取得了11467万斤的好成绩;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0万元。全镇干群齐心协力,该乡坚持“粮食生产稳农、特色种养富农”的原则,将农业生产重心由传统的粮食生产逐步转向特色种养业,全镇范围内珍珠、鱼类、绍兴麻鸭、羊、兔、生猪、黄鳝养殖、中药材种植、大米及禽蛋加工等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茁壮成长,渐趋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是联圩镇的经济支柱,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产量及销售量占新建区的四分之一。种养、加工等新兴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为联圩乡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9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完成农业及工商各税230万元,名列新建县前茅,被誉为盘锦市。联圩镇交通十分便捷,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近在咫尺,乐昌水泥公路已延伸至乡政府,丰产、恒万公路贯通全境,紧临赣江有两座客货深水码头。促进全乡经济的发展,乡党委、政府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引资、投资优惠政策,1999年合同利用外资200万元,全部到位。
2014年,农业增加值完成39929.4万元,同比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362万元,同比增长24.5%;财税任务完成3640万元,同比增长34.5%;农民人均收入为10428元,比上年增长13%。
2016年,农业增加值完成6201.8万元,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700万元,同比增长17.2%;财税任务完成4269.69万元,同比增长10.28%;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8元,比上年增长11.01%。
农业
耕地面积6.6万亩,主种水稻。水稻优质品种率达90%。全年粮食总产达1亿斤。全镇有大型机电排灌站32座,开挖人工河15公里,小型排灌渠系错落有致。园田化面积1.2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科技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特别是生物工程的开发,已逐步发展成了低残留、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保健型米生产基地。在抓好常规农业上档次的同时,避洪特色农业也初具规模。全镇已形成生猪、禽鸭、牛、鱼类、麻鸡、麻羊等六个特色养殖基地。全年上市生猪3万头,禽鸭100万羽,肉牛300头,鲜鱼3247吨,麻鸡5万只,麻羊500头。为确保农业生产旱涝保收,联圩镇按照外洪挡得住,内涝排得出,干旱灌得上的原则,每年投资几百万元兴修水利,改善生产设施,为发展三高农业,为开放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黄鳝养殖:在浮洲村群众的带动下,全镇已有浮洲、象湖等23个行政村、1个水产场的170多户群众在进行网箱养鳝,共养鳝18000余箱,除1户养鳝8箱外,大多数养鳝户均养鳝50-60箱,部分养鳝户每户养鳝达1000多箱,最多者达3000多箱。全乡的黄鳝养殖户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获利600-1000万元。
工业
全镇现有砖瓦厂、水产场、新联航运公司、基建公司等四家乡办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创利税15万元。随着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推动了全镇的农业经济。联圩乡将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一批有识之士来这里独资、合资经营。尽快在全镇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社会
教育
全镇有中小学校30所,教职员工321人,在校学生5462人,教学设施及教学水平位居新建县前列。
2011年末,联圩镇有小学17所,初中2所;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联圩镇有农业技术推广站(服务中心)1个,农技人员32人。
文化事业
全镇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道路通畅。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铺开,县级安全村达65%,象湖、大圩两村已通过省级安全村验收。镇政府驻地流水洞街水电设施齐备,文化、娱乐、餐饮功能健全,街道秩序井然。新建集贸市场1座,新修垃圾池23座,新装路灯50盏,新通闭路电视189户。联圩镇在日常工作中,把抓社会主义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硕果累累,成绩骄人。
2011年末,联圩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6个;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2万余册。
医疗卫生
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0人,医疗设备齐全。村卫生所有27所,农村卫生一体化建设已初具规模。
体育事业
2011年末,联圩镇流水洞街广场修建有农民健身场所,包括1个门球场、1个灯光篮球场、4台乒乓球台及15套健身器材。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9户,人数478人。医疗救助298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33户,人数1670人。敬老院1家,床位65张,收养五保老人52名。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联圩镇有邮政所1处,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1个。
交通
联圩镇境内有新疆101省道过境。
文化
地名由来
联圩镇因联圩地区是以圩堤并联组成,故名“二十四联圩”,简称“联圩”。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tjyqhdmhcxhfdm/2.2021-12-07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经济网.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