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雷,男,1964年9月出生,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合成油品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被评选为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包括山西省科技奉献奖(先进个人特等奖)和“山西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人物经历

朱玉雷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1988-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学习、工作,获得理学硕士及理学博士学位;期间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和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5年12月和2007年2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绿色化学研究中心进行技术交流。现任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合成油品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朱玉雷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和可再生能源的多相催化反应研究,解决了加氢、脱氢、氧化和耦合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问题,相关新型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企业。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研究骨干完成了多项国家基金、863和973项目。在催化加氢方面的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中,他承担了国家基金、中科院创新项目和企业协作等项目。在催化脱氢为活性氢供体和催化加氢溢流到氢受体的耦合反应研究过程中,利用氢溢流原理快速转移活性氢物种,科学设计催化剂使得加氢活性中心和脱氢活性中心得到合理的匹配和协调,达到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加氢能力和脱氢能力满足耦合反应工艺的需要。解决了加氢、脱氢和耦合工艺过程的关键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核心技术,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朱玉雷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指导毕业博士25名,硕士15名;目前正在指导博士生5名,硕士生1名。

研究领域

朱玉雷的研究领域包括:

1. 精细化学品的催化加氢、脱氢和耦合法反应的基础研究和应用。

2. 煤基合成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的研究和应用。

3. 醛、酸酐类催化加氢及二醇脱氢转化为精细化学品,及相关催化剂与反应过程的实验和基础研究。

4. 在不同尺度上对催化剂结构、表面酸碱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内在联系、和反应耦合促进化学反应的本质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深化了对促进化学反应和反应耦合作用本质的认识。

5. 为糖类衍生物合成精细化学品工业过程开发提供关键的催化剂技术基础。

科研项目

朱玉雷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

1. 国家科技部973“糖类衍生物催化制含氧燃料的基础研究”项目(2012CB215305)。

2. 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等联合重大项目浆态床煤基合成液体燃料工业技术开发中的化学品研究及应用。

获奖记录

朱玉雷的获奖记录包括:

- 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200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 200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

- 2007年被评选为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 2012年度山西省科技奉献奖(先进个人特等奖)。

- 2013年度“山西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201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第一完成人)。

代表论著

朱玉雷的代表论著包括:

- Yu-Lei Zhu, Hong-Wei Xiang, Gui-Sheng Wu, yong-Wang Li; A novel route for synthesis of γ-butyrolactone through the coupling of hydrogenation and dehydrogenation, Chem. Commun., 2002, 3, 254.

- Yu-Lei Zhu, Jun Yang, Gen-Quan 越南盾, Hong-Yan Zheng , Hao-Hong Zhang, Hong-Wei Xiang, Yong-Wang Li,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route to -butyrolactone through the coupling of hydrogenation and dehydrogenation, Appl. Catal. B: Environmental, 2005, 57(3), 183-190.

- Yu-Lei Zhu , Hong-Wei Xiang , Yong-Wang Li, Haijun Jiao, Gui-Sheng Wu, Bing Zhong; New strategy for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2-methylfuran and -butyrolactone, New J. Chem., 2003, 27, 208.

- Yu-Lei Zhu, Gang-Wei Zhao, Jie Chang, Jun Yang, Hong-Wei Xiang, Yong-Wang Li, New insight for reaction route of hydrogen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to γ-butyrolactone, Catal. Lett., 2004. 96, 123.

- Hong-Yan Zheng, Yu-Lei Zhu, Long Huang, Yong-Wang Li,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process for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cyclohexanone and 2-methylfuran; Green Chem., 2006, 8, 107-109.

- Hong-Yan Zheng, Yu-Lei Zhu, Bo-Tao Teng, Zong-Qing Bai, Cheng-Hua Zhang, Hong-Wei Xiang, Yong-Wang Li ;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reaction pathway in vapour phase hydrogenation of α-呋喃甲醛 to 2-methylfuran; J. 摩尔 Catal. A-Chem. 2006, 246 18-23.

- Jun Yang, Hong-Yan Zheng, Yu-Lei Zhu, Gang-Wei Zhao, Cheng-Hua Zhang, Bo-Tao Teng, Hong-Wei Xiang, Yong-Wang Li, Effects of calcination 温度 on 表演 of Al catalyst for synthesizing γ-butyrolactone and 2-methylfuran through the coupling of dehydrogenation and hydrogenation, Catal. Commun., 2004, 5, 505-510.

- Yulei Zhu, Jim Patel, Selma Mujcinovic, W. Roy Jackson, Andrea J. Robinson, Preparation of terminal oxygenates from renewable natural oils by a one-pot metathesis–isomerisation–methoxycarbonylation–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sequence, Green Chem., 2006, 8, 746-749.

- Hong-Yan Zheng, Yu-Lei Zhu, Long Huang, Hong-Wei Xiang, Yong-Wang Li; A New Process for Synthesis of γ-Butyrolactone and 环己酮, Chem. Eng. Technol. 2007, 30, No. 5, 621-627.

- Hong-Yan Zheng, Yu-Lei Zhu, Long Huang, Zhi-Yong Zeng, Hai-Jun Wan, Yong-Wang Li; Study on Si catalysts for synthesis of cyclohexanone and 2-methylfuran through the coupling process, Catal. Commun. 2008, 9, 342-348.

- 以及其他在ACS Catal., Chem. Commun., J. Catal., Green Chem.等专业刊物上发表的100多篇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