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统辖第一、二、三旅,直属新基干第六团及直属分队。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45年10月7日,冀鲁豫军区第一、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军分区部队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纵队组建后,拟进军东北地区,后因情况有变,留在华北。1946年11月归建晋冀鲁豫野战军。1947年3月,与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合编,仍称第一纵队,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邯郸市怀来县、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地区、渡江、成都市等战役。1949年2月改称第十六军。朝鲜战争爆发后,曾奉命赴朝作战。

基本介绍

部队编成

1945年8月11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

1945年10月7日,晋冀鲁豫军区成立野战军,杨得志的一纵、陈再道的二纵、陈锡联的三纵和陈赓的四纵。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由冀鲁豫军区所属主力部队编组而成,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统辖第一、二、三旅,直属新基干第六团及直属分队。

第一旅,由原冀鲁豫八分区领导机关直属队的大部分和第四、六、七团编成,旅长杨俊生、政治委员邓存伦、副旅长齐丁根;第二旅旅长尹先炳。

隶属关系变更

一纵建立之初,就是准备调往东北地区的,由于战场形势变化,中央军委决定一纵暂留冀南参加邯郸战役。平汉战役结束时,11月3日,毛泽东电令:“杨苏纵队速加补充,配足十个团,二万人,十天后动身开锦州市沈阳市,参加东北方面具有伟大意义之作战。”

一纵在开赴东北途中,接军委命令停赴东北,改归冀热辽军区指挥,参加保卫冀热辽解放区。杨苏纵队在冀热辽军区指挥下,先后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城的保卫战,接着参加热东战役,绥东战役和张怀战役。

由于傅作义集团为解大同市之围,“围魏救赵”东出归绥进逼集宁区,晋察冀军区、晋绥军区决意在集宁聚歼傅作义部,为此晋察冀军区急调杨苏纵队西进增援。岂料杨苏纵队尚未到达战场,集宁失守,晋察冀、晋绥野战军被击溃,杨苏纵队虽在随后的张家口市保卫战中取得了一定战果,但张家口还是失守,杨苏纵队奉命撤出战场。

随后,杨苏纵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回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

聂荣臻鉴于张宗逊在大同、集宁战役的表现,和杨得志的指挥能力,向中央建议调杨得志负责晋察冀的作战指挥。中央军委同意聂荣臻意见,杨得志留晋察冀,苏振华任晋冀鲁豫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归建。

编制变化

由于连续征战,部队减员较大,1946年3月18日,杨苏纵队缩编为三个旅六个团。10月1日再次整编,撤销第3旅番号,将其下属团分别编入第1、2旅。

1945年11月以冀鲁豫军区主力组成第7纵队(辖第19、第20、第21旅),杨勇任司令员,张霖之任政治委员。

1946年年12月20日,第1纵队由晋察冀军区归建。1947年3月16日,第1纵队与第7纵队合并为第1纵队,由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

1947年6月10日,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1、第2、第3、第6纵队组成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亦称刘邓大军),执行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役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扩大作战规模,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于1948年5月9日指示重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并将晋冀鲁豫野战军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团第一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纵队(辖第1、第2、第19、第20旅),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野战军辖第3、第4、第5兵团,共9个军。

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1949年2月19日,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在河南省沈邱地区被改编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5兵团序列。

尹先炳任军长,王辉球任政治委员,戴润生、吴实任副政治委员,杨俊生任参谋长,吴实兼任政治部主任,尹痴生任后勤部部长。原第1旅改编为第46师。齐丁根任师长,范阳春任师政治委员;第2旅改称第47师,李觉任师长,郭强任师政治委员;由原豫皖苏军区部队组成第48师,郑统一任师长,李一非任师政治委员。原纵队所属第19、第20旅调出。

1950年1月,除第48师调归川南军区留守泸州市,其余部队回师贵州省,参加剿匪和新区政权建设。军部兼遵义军分区,第46师兼铜仁军分区,第47师兼毕节军分区。

1951年2月第16军离黔北上,准备入朝作战。7月7日,抽调90个建制排共3646人,组成两个团,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9月,第62军186师归第16军建制。第47师入朝作战,于1952年3月归建。11月,第186师改为国土防空部队。同时,第11军第32师调归第16军建制。1953年11月,第16军入朝作战,至1958年4月撤军回国。

1985年16军改编为第16集团军。

2016年第16集团军隶属北部战区陆军。

参考资料

..2024-03-15

..2024-03-15

..2024-03-15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统一整编.党建网.2024-07-04

中国人民解放军之第二野战军.中国军网.2024-07-04

原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已转隶北部战区陆军.澎湃新闻.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