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也称岭北或幕北,是对中国北方一片广袤地区的泛称。漠北位于戈壁大漠以北,通常指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共和国山,南抵戈壁沙漠,北至贝加尔湖附近的区域,随不同时期其边界略有变化。汉代以后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地区。清代则主要指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清末又通称为博克多汗国。如今,漠北分属于俄罗斯、蒙古国、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国。
漠北地区地形复杂,包括沙漠、戈壁、草原、山地和高原等,水系主要有色楞格河等。气候以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该地区历史上是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的活动中心,先后有多个政权在此建立和更迭。
地理
位置境域
漠北并非完全荒凉的沙漠戈壁,而是一个拥有多样地貌的广阔区域。它东起雄伟的大兴安岭,西至连绵的阿尔泰山脉,南抵戈壁大漠的边缘,北至贝加尔湖的周边区域。在这片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1000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沙漠、戈壁、草原、山脉、河流、湖泊以及点缀其间的绿洲。西汉,匈奴人将贝加尔湖称为“北海”,将其视为势力范围。漠北的地理范围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不同朝代的疆域变化而有所调整。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为主,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干热,春、秋两季短促。冬季气候干燥,常有暴风雪,最低气温可至-40℃(最低曾达到-60℃)。
地形地貌
戈壁及沙漠(南界)
由东向西依次为: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大戈壁、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哈萨克斯坦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
山脉及高原戈壁
南北走向的山脉自东向西主要有:大兴安岭(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肯特山(位于蒙古国)和雅布洛诺夫山脉(位于俄罗斯)。
东西走向的地形自南向北主要有:锡林郭勒盟高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戈壁阿尔泰山脉(位于蒙古国)、唐努乌拉山脉(位于蒙古国和俄罗斯交界处)和萨彦岭(位于俄罗斯)。
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脉(横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和杭爱山脉(位于蒙古国)。
水文
河流
图勒河【乌兰巴托】、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是由伊德尔河和木伦河汇合而成,流经蒙古和俄罗斯。它向东北流,与鄂尔浑河汇合后被称为色楞格河,然后北流入俄罗斯,转向东流,经过乌兰乌德,再向北,最后向西流入贝加尔湖。
库苏古尔山系的额吉河和贝勒特斯河。肯特山脉区域,其北麓的伊德尔河、楚龙特河、鄂尔浑河,西侧的图拉河、特勒尔吉河、色勒贝河,以及东部的克鲁伦河。此外,更南部的阿尔泰山脉的科布多河。
湖泊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部,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的湖泊之一。其最深处达1637米,储水量居世界前列,水质清澈,透明度可达40.5米。当地西伯利亚地区人习惯将其称为"海",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壮观景观,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眸"。
历史沿革
漠北,古代泛指戈壁大漠以北的地区,主要指今天的蒙古高原。该地区水草丰茂,适合游牧生活,历史上是诸多游牧民族的活动中心,也是他们南下进攻中原王朝的战略要地。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匈奴时期
漠北是匈奴人的活动中心。秦汉之际,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统一漠北,建立部落大联盟,并不断南下与西汉对抗。 刘彻时期,汉朝国力强盛,对匈奴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公元前119年,汉军将领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军出击漠北,在窴颜山和狼居胥山(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重创匈奴,取得漠北之战的胜利,史载“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漠北之战是汉匈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对汉匈双方实力对比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1世纪,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依附汉朝,北匈奴西迁。
2世纪至5世纪:鲜卑时期
匈奴西迁后,鲜卑崛起。2世纪,鲜卑檀石槐建立部落大联盟,与东汉对抗。 4世纪,鲜卑拓跋部逐渐从大兴安岭西移,进入漠北地区。 西晋末年,拓跋部在中原王朝的册封下建立政权,最终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
6世纪至8世纪:突厥及回纥时期
6世纪,突厥兴起,击败柔然,建立部落大联盟,与隋唐对抗。 唐朝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最终瓦解了突厥汗国。《唐平铁勒》记载,唐将薛延陀曾率军追击突厥至漠北。8世纪,回纥兴起,建立部落大联盟,后被黠戛斯击败,部众西迁或南下。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蒙古时期
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部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统一漠北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元朝,并最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朝时期,漠北被尊为“肇基之地”,具有重要的政治和象征意义。元朝在漠北设立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
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明朝时期
元朝灭亡后,蒙古势力退回漠北。朱棣为巩固北部边防,在永乐年间多次亲征漠北,前后历经14年,分别击败鞑靼、瓦刺等部落,沉重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第五次出征途中在榆木川病逝。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清朝时期
清朝统一漠北蒙古各部,并在该地区设立了相应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同时,内地商民也逐渐进入漠北地区,进行贸易和经济活动,形成了独特的边疆商业文明。清代漠北地区的内地商人主要来自山西省、直隶等地,他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依存和竞争关系。
文化特色
漠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其独特的文化。游牧文化是漠北文化的主体,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游牧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方式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都展现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适应和热爱。宗教信仰方面,萨满教是漠北地区重要的精神支柱,体现着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和敬畏。
经济发展
汉唐时期漠北游牧部族的南迁
漠北地区,主要指蒙古高原北部,气候干旱,以游牧经济为主。汉唐时期,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游牧部族曾多次南迁至阴山山脉一线。其原因包括气候变化、人口压力、部族冲突以及对农耕地区资源的需求。阴山一线及周边地区,例如燕山滦河上游地区和河西走廊,既适宜放牧,又靠近中原农耕区和商贸路线,便于获取生活必需品。
清代漠北商贸与内地商人
清代漠北地区是边疆治理的重点区域。内地商人跟随清军进入该地区,在库伦、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省等地建立商铺和贸易网络。这些商人的主要来源地包括山西省、直隶、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形成了西帮和京帮两大主要群体。清代漠北商贸活动促进了城镇发展,也加深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联系。
相关人物
成吉思汗(铁木真)
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统一了漠北各部,建立了元朝,为世界历史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霍去病
西汉名将,骁勇善战,在漠北之战中率军深入敌后,重创匈奴,为汉朝的北部边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卫青
西汉名将,沉着稳重,在漠北之战中指挥若定,与霍去病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参考资料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蒙古国(202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02
蒙古国建水电站吓坏俄媒:贝加尔湖会面临消失危险!_荆楚网.荆楚网.2023-12-16
蒙古国强降雨引发交通事故致11人死亡.今日头条.2025-01-27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大兴安岭林区剪影.央视网.2023-06-05
蒙古国杭爱-肯特山以南的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知网.2023-11-23
漠北.中国知网.2025-01-15
汉唐时期北方游牧部族部落南迁的经理地理因素.lishisuo.cass.cn.2025-01-26
浑善达克沙地.今日头条.2023-12-0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国网.2024-02-23
萨雷西克-阿特劳沙漠.en.encyclopedia.2025-01-27
锡林郭勒.中国国家地理.2025-01-27
最新监测表明:阿尔泰山脉雪豹种群质量稳定向好.今日头条.2025-01-27
从鲜为人知的萨彦岭,想到历史上昙花一现的瓦剌.西陆网.2023-12-25
Tannu-Ola.www.britannica.com.2025-01-27
阿尔泰山脉.中华自然科学网.2023-06-03
走过断流的乌兰巴托母亲河.中国台湾网.2025-01-27
河不在长,有颜则名!这15条河流各自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独特文化.今日头条.2023-12-21
蒙古国强降雨引发交通事故致11人死亡_新闻中心_中国网.中国网.2025-01-27
贝加尔湖的冬日.今日头条.2025-01-27
贝加尔湖 不再遥远.今日头条.2025-01-27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国文化研究院.2025-01-26
漠北 古城 游牧族群在蒙古高原刻下的 “历史图章”.中国国家地理.2025-01-31
漠北.中国知网.2025-01-15
漠北之战.中国知网.2025-01-15
前119年, 卫青、 霍去病率精骑10万,两路出击漠北匈奴,分别追至窴颜山和狼居胥山(约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 重创匈奴,大胜而归.中国知网.2025-01-15
【原文】薛延陁合兵二十万击突厥,俟利苾可汗不能御,帅部落入长城,保朔州,遣使告急,上命发兵与李思摩共为掎角,唐兵纵击薛延陁,追至漠北.中国知网.2025-01-15
成吉思汗(画像),即元太祖,名铁木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统一漠北各部,建立蒙古国.中国知网.2025-01-15
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中国知网.2025-01-15
明成祖亲征漠北.中国知网.2025-01-15
清代漠北地区.www.xueshujie.net.cn.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