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
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是一种介于集权与分权之间的管控模式,主要以战略规划为主,总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具体业务部门。在这种模式下,集团重点关注业务组合的协调发展、投资业务的战略优化和协调,以及战略协同效应的培养。集团通过影响成员企业的战略来达到管控目的,主要管控手段包括财务控制、战略规划与控制、人力资源控制,以及部分重点业务的管理。
定义
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Strategic Control Mode,战略型管控)是一种相对集权的管控模式,其特点在于“抓大放小”,即集团母公司负责整个集团的战略规划、领导班子建设和绩效考核等重要工作。在中国,企业集团管控的主体主要包括集团总部、集团母公司、控股公司、集团公司等,尽管这些概念有所区别,但在本文中统称为集团母公司。
基本特征
1. 母子公司追求决策权力的平衡,母公司集中决策,子公司分散经营。为了实现整个集团的战略协同和资源共享,母公司根据外部环境和现有资源,制定公司整体发展战略,通过掌握子公司的控制权,使子公司的业务活动服从于母公司整体战略活动。虽然,子公司作为独立的业务单元和利润中心对其经营活动享有高度的自主权,但子公司的业务规划应根据并符合母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其重大决策要征求母公司意见,并报母公司审批。
2. 强调母公司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指导。集团母公司不但对整个集团的重大事情进行统一决策,而且还对下属子公司的业务和管理活动进行指导。
3. 母公司职能管理比较全面。集团母公司通常设有庞大而强有力的职能部门,包括战略规划、营销、工程、研发、法律、财务和人事等服务部门。集团母公司的核心功能主要是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战略协调、班子建设、绩效考评等。母公司一般不从事具体的业务活动,通常从事资本运作活动和资产管理工作。母公司在区分战略业务单位的前提下,追求战略资源的优化配置,运用战略规划、业务指导与协调、财务控制、人事控制和服务、绩效考评等手段支配子公司的重大决策和经营活动,从而实现对控股子公司有效控制。在考评工作中,母公司将通过战略指标体系对下属公司总经理进行考核,但一般不考核子公司的职能部门。母公司工作的重点是进行综合平衡和业务协同,提高集团综合效益。如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协调各下属企业之间的矛盾、推行“无边界企业文化”,高级主管的培育、品牌管理、最佳典范经验的分享等。
4. 集团经营目标是追求多元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整个集团有明确的产业选择,尤其是有清晰的主营业务,集团母公司追求投资业务的战略组合优化和协调发展,鼓励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内部各业务单位合作以产生协同效应。
5. 重视长期目标。与短期财务目标相比,集团母公司更强调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6. 既重视整体业绩,也重视子公司业绩。集团母公司要求各子公司把整个集团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只看到各自自身的业务;因此其奖励和激励制度既重视子公司自身的业绩,同样也重视集团整体绩效和子公司为其所做的贡献。
主要优点
- 母子公司决策和执行分开,产权经营和产品经营分开,有利于子公司的专业化经营和激励;
- 同时母公司专注于战略决策和资源部署,通过决策控制保证了集团整体发展方向;
- 相对扁平的组织架构,可以减少决策环节,大大提高决策效率和企业的应变能力,并且有利于单一产业的企业实现快速复制式的规模扩张。
主要不足
- 战略管理协调功能执行得不好会造成母子公司矛盾;
- 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应与相应的决策流程和母子公司的治理体系相结合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等。
基本条件
1. 集团母公司战略规划能力较强,不但能够完成整个集团的战略规划,而且还需要能够对子公司的战略规划进行积极参与和有效的指导。
2. 集团母公司管理人员的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地对下属公司进行战略协调和业务指导以及绩效考核。
3. 母子公司管理体系相对健全,具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体系,并且需要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子公司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4. 集团业务范围比较窄,至少是核心业务范围比较窄,而且子公司业务相关性较强。
应用案例
战略控制型模式也被许多国际企业集团所采用,如英国石油公司、壳牌石油、飞利浦、丰田汽车、松下电器、奔驰、佳能、3M、ABB、爱默生、大都会、联合利华公司等。在中国,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集团也在逐步转向并完善这种管控模式。壳牌石油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005年的《财富》全球500强中排名第4位,年利润超过200亿美元。壳牌石油集团的小型集团总部主要集中在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方面的工作,如协调下属单位之间的矛盾、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高级主管的培育、经验的分享等。
参考资料
什么是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百度文库.2024-11-08
集团管控模式之战略管控型.百家号.2024-11-08
三种不同的管控模式.docx.淘豆网.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