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穿孔
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室间隔穿孔多数发生于初次心肌梗死后,男性较女性多发。穿孔可位于室间隔的任何部位,但多发生于心尖部,几乎都伴有梗死区的扩展,近 35%~40%患者伴有室壁瘤形成。室间隔穿孔临床体征为新增的心脏收缩期杂音,同时室间隔穿孔时常伴有突然加剧的胸痛或胸闷,并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室间隔一旦穿孔发生后往往迅速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致死亡。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是继发性室间隔缺损,其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在形成机制、病理生理、手术方法与手术时机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区别。直径超过2~3cm的室间隔坏死穿孔,患者很少能生存下来。小于1cm的穿孔,经内科药物治疗,控制心力衰竭,大多可生存,病情相对稳定。
就诊科室
病因
症状
典型症状
检查
心电图
胸部X线平片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及心室造影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危害
预后
预防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