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衣不下,又称为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家畜产科学疾病,特征是在胎儿产出后一段时间内未能排出胎衣。这种疾病常见于牛,尤其是奶牛,其发病率较高。虽然通常不会致命,但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炎和不孕,从而提前淘汰受影响的母牛。

病理背景

胎衣不下是指家畜在生产后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自然排出胎衣的情况。不同种类的家畜胎衣排出的时间有所不同,例如马约1至1.5小时,牛约12小时,羊约4小时,而猪则约为1小时。在牛群中,尤其以奶牛的发病率最高,可达健康分娩牛的8.2%,而在管理不当的牧场中,发病率更可能达到25%至40%。

尽管胎衣不下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动物死亡,但它可能会引发子宫内膜炎和不孕症,这使得一些母牛不得不提前被淘汰。牛的胎盘组织结构复杂,包括上皮绒毛膜和结缔组织绒毛膜,这些因素可能是胎衣不下的原因之一。当子宫收缩能力减弱时,胎盘组织难以分离,就会出现胎衣不下。造成子宫收缩无力的因素包括妊娠期间运动不足、过度肥胖、饮食中缺乏矿物质或维生素、胎儿数量或体积过大引起的子宫过度扩张,以及难产造成的子宫肌肉疲劳。

此外,流产后的高水平孕酮、低水平雌激素以及胎盘组织的紧密连接也可能导致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诊断有时较为困难,因为残留的胎衣可能隐藏在子宫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来预防胎衣腐败,同时等待其自行排出。对于严重的病例,可以采用手术方法,通过手部操作将胎衣从子宫内取出。

药物治疗

西药疗法

西药治疗胎衣不下的方法包括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和25%葡萄糖溶液,每次500毫升,每日两次,连续两天;肌内注射催产素100单位;肌内注射氢化可的松125至150毫克,间隔2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总共注射两次。

此外,还可以使用土霉素5至10毫克,加入蒸馏水中制成500毫升的溶液,用于子宫内灌注,每日或隔日一次,连续四至五次,促进胎衣自行排出。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1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500毫升,同样用于子宫内灌注,每隔一天一次,连续四至五次,帮助胎衣脱落并排出。为了增强子宫收缩力,可以使用垂体后叶素100单位或新斯的明20至30毫克进行肌内注射,以刺激子宫收缩,排出胎衣。

中药疗法

中药治疗胎衣不下的方剂包括“生化汤”加减,其中包含香果、当归、桃仁香附子益母草肉桂、荷叶等多种成分,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另一个方剂名为祛衣散,含有多种中药材,如当归、牛膝瞿麦滑石、海金沙、华北蝼蛄、没药、木通、血蝎、甲片、大戟等,也可以根据病情添加或减少某些成分。

手术剥离

手术剥离胎衣的方法包括先清洗阴道外部,然后用左手抓住露出的胎衣,右手探入子宫内,找到胎盘并与之分离。在此过程中,应小心谨慎,以免损伤子宫。剥离完成后,应向子宫内注入消炎药物,如土霉素粉末5至10克,配以蒸馏水500毫升,每天一次,连续几天。或者,可以使用苄青霉素320万单位和链霉素4克进行肌内注射,每天两次,连续四至五天。

预防措施

预防胎衣不下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营养,确保矿物质比例恰当,尤其是在钙、磷的比例方面。在产前不应过量饲喂精饲料,而是应该增加光照和运动。产后应确保母牛能够摄入足够的水分和有益物质,如益母草和红糖。如果分娩后8至10小时内仍未见胎衣排出,可以考虑肌内注射催产素100单位,并静脉注射10%至15%的葡萄糖酸钙溶液500毫升。

参考资料

一例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例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2024-10-27

奶牛胎衣不下原因与治疗.科普中国网.2024-10-27

牛胎衣不下原因与防治.牛胎衣不下原因与防治.2024-10-27

10分钟学会,解决母牛胎衣不下的难题!.搜狐网.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