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邦策,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微分析和生物系统工程研究室主任。他同时也是华东理工大学、石河子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特聘教授。叶邦策教授曾获得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学者(2007年)和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2011年)等荣誉。他还是中国生物医药协会生物芯片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第六届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上海市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此外,叶邦策教授还担任Biotechnology \u0026 Applied Biochemistry期刊副主编和Biotechnology Journal编委。
个人荣誉
获2006年上海市市教委“曙光学者”,入选2007年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001-2010年)”培养人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聘请为“2007-2008年度上海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预见专家”,2007年获“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上海市2008年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生物医药协会生物芯片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会员。浙江省九届政协委员。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等十多项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4项,其中授权中国专利奖4项,申请美国专利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
研究方向
从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杂交和转录组三个层次对红霉糖多孢菌(糖多孢菌属 erythraea)工业生产菌E3和模式菌NRRL 23338进行比较研究,已首次完成经传统遗传学方法选育得到的E3菌全基因组测序,已发现186个突变基因编码蛋白。通过转录组分析、基因克隆表达及蛋白功能解析、基因敲除等方法研究突变蛋白的生理功能及红霉素合成的相关性,定位与红霉素合成相关的调控基因,解析及阐明红霉素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机理。
(2)小分子代谢产物的信号转导及转录调控作用研究
大量研究显示,代谢物不仅仅是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中间体或产物,而是具有结构单元、能量介质、信号分子、调控因子等多种功能。我们实验室以B. subtilis作为格兰氏阳性菌模型,研究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基因转录调控模式及分子调控机理,已完成Valine, Glutamate, Glutamine三种重要氨基酸(PLoS ONE 4(9):e7073,2009)和抗菌多肽的转录响应研究。7 =n [Uz ;
(3)新型高灵敏多元分析方法研究
新的基于微阵列方法高通量分析技术平台及仪器开发;小分子微阵列(SMM)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纳米生物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等,特别是低聚糖微阵列及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生物分子和纳米粒子界面基础研究及功能器件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