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加大清真寺(Al-Masjid al-Harām),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占地81.2万平方米,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据《伊斯兰教圣经》文,在此禁止凶杀、抢劫、械斗,故又称禁寺。是世界各国穆斯林向往的地方和去麦加朝觐礼拜的圣地。
麦加大清真寺曾经历过两次重大扩建,第一次是1925年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执政时期﹐第二次是1989年在法赫特国王在位时期,截至2022年,寺院内部面积达81.2万平方米,可容纳150万穆斯林同时作礼拜。麦加大清真寺是一个由上下两层长廊环绕的露天大院,有25道大门和6个小门,7座高达92米的尖塔环绕着圣寺,象征着一周的天数,全寺围墙西北长166米,东南长近170米,东北近110米,西南约111 米。禁寺广场中央稍南,是立方形圣殿克尔白。天房外东南墙角,离地1.5米高处,镶有一块黑色陨石,穆斯林视为圣物。
每年9月为伊斯兰教的斋戒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信徒日前赴圣城麦加朝圣。2018年8月,沙特政府计划在麦加进行一项耗资1000亿美元的扩建项目,到2030年允许3000万朝觐者同时进行朝觐。
名称由来
麦加大清真寺(Al-Masjid al-Harām)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大清真寺是阿拉伯语买斯志德·哈兰姆一词的意译,又称“禁寺”,是《伊斯兰教圣经》(17:1)对圣寺的称谓。在穆罕默德时代,为了保护麦加天房,使之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遵照《古兰经》(2:91、5:95—97、9:28)的启示,特将克尔白天房四周划为禁地,规定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禁地内不准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异端行为,因此,圣寺有了“禁寺”之称。每年9月为伊斯兰教的斋戒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信徒赴圣城麦加朝圣。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麦加大清真寺坐落于沙特阿拉伯境内山峦环抱的谷底—麦加城中心,是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的克尔白天房所在地。
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座落在赛拉特山地的一条峡谷中,面积26平方公里。这里四面山峦起伏,东西两侧,高峰危立,现东北、西北、西、南,各有一山口,通往外地。由于受到山峰所限,城市过去大致沿西南和北方伸展。旧城建在“易卜拉欣·埃德恒帕夏洼地”河上,聚集着具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筑和宫殿。麦加海拔277米,距离红海大约80公里。麦加位处群山之间,麦加的中心点是禁寺,此地比麦加大部分的区域都低。禁寺周边区域则是旧城区。禁寺北边的大街道有穆达阿(Al-Mudda'ah)和苏克·莱尔(Sūq al-Layl),南边则有苏格·阿萨基尔(As-Sūg Assaghīr)。
历史沿革
初建
穆罕默德穆罕默德诞生在麦加。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由于遭到反对和迫害,在公元622年迁往麦地那,并决定把礼拜的方向朝向麦加。从此,世界各地穆斯林都朝向麦加作礼拜。在公元622年迁往麦地那,在麦地那决定把礼拜的方向朝向麦加,从此,世界各地穆斯林都朝向麦加作礼拜。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麦加,控制了守护克尔白圣殿之权,并废弃多神教,把圣殿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由此,麦加城大清真寺成为穆斯林最神圣的地方。
麦加大清真寺经历了历代的扩建。 穆罕默德时期的圣寺,极为简单,只不过是一块东西宽,南北窄呈长方形的环绕 克尔白礼拜的露天场地,除克尔白天房外,没有什么其他建筑。公元638年,穆罕默德继任者欧麦尔·哈塔卜,首先扩建了圣寺,为的是保护克尔白天房。当时的工程主要是扩建了院落,修筑了围墙(约一人高),在墙头上设置了桅灯,供晚间礼拜照明用。公元646年,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又进行了扩建,从此,圣寺开始有了廊檐建筑。
沙特政府扩建
1955年下半年开始,沙特阿拉伯政府制定了大规模扩建圣寺的宏伟计划,1958年后工程开始全面进行,扩建是在保留古代建筑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建后的圣寺,除了原有的天房、中心院落、环绕天房(塔瓦弗)的环行路、 易卜拉欣·埃德恒帕夏站立处、 渗渗泉、宣讲台、走廊和尖塔外,还建造了连接撒法和麦尔沃两座名山之间长达405米的大理石屋廊通道。为此沙特政府耗资达5亿沙特里亚尔。整个建筑屋墙壁、圆顶、地面铺满了大理石和雪花石,据统计,镶嵌在墙、地的大理石面积就达12.2万平方米。扩建后的圣寺面积已达18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
1989年,沙特法赫特国王在位时期﹐麦加大清真从原来只能容纳几十万人的小寺院被扩大成可供百万人礼拜的世界清真寺之冠,寺院内部面积达35.6万平方米。
2008年,阿卜杜拉·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领导下的沙特政府宣布扩建清真寺,包括征用清真寺北部和西北部的土地,面积达30万平方米。2011年由时任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拉齐兹·阿勒沙特在麦加大清真寺主持扩建开工仪式。此次扩建预计耗资800亿里亚尔(约合213亿美元),将是这座清真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扩建工程包括新建一座礼拜大厅,完工后,清真寺总面积将从35.6万平方米扩至81.2万平方米,将可容纳200多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另外,围绕麦加大清真寺的尖塔将达到11座。
2013年,沙特政府决定将奥斯曼帝国风格的廊檐建筑拆除,从16世纪起,这些由许多柱子组成的廊檐建筑充当了禁寺的围墙,其中一些柱子可追溯到8世纪。沙特政府扩建禁寺是为了使禁寺能够容纳每年都在不断增长的朝圣者人数。但是,这一扩建举措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人们认为扩建禁寺会破坏这一圣地的历史地位,因此,他们对监护禁寺的沙特政府大加批判。
2018年8月,沙特政府计划在麦加进行一项耗资1000亿美元的扩建项目,到2030年允许3000万朝觐者同时进行朝觐。
重建与扩建
公元683年,圣妻阿依莎的外甥—祖拜尔之子艾哈迈德·阿卜杜拉曼占据麦加,与伍曼叶王朝抗衡,伍曼叶朝哈里发叶齐德派讨伐军围攻麦加。麦加被围期间, 克尔白起火被焚,石头被烧成了三片,之后阿卜杜拉又重建了克尔白。公元694年,伍曼叶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麦立克下令扩建圣寺,加高墙身,更换了梁柱, 并在每个圆柱头上安置了重234克的黄金装饰。公元709年,哈里发瓦立德对圣寺又进行了扩建,开始有了大理石柱子。
公元756年,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任哈里发艾卜·加法尔·曼素尔,在扩建圣寺中增加了黄金装饰和各种雕刻,并为圣寺修建了第一座宣礼尖塔。公元777年,曼素尔之子买海底,着重扩建了圣寺的东、北两面,原来克尔白天房位于圣寺南端,为免遭洪水冲淹,扩建后的圣寺,则使克尔白位于中心。公元897、918年,哈里发穆而台绥代和穆格台迪尔又相继扩大了圣寺,面积达到29127平方米,这个规模一直保持到了1955年。
公元930年,盖尔麦克教派首领艾卜·塔西尔·苏莱曼攻陷麦加,抢走了克尔白石头,二十多年后,在埃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曼素尔督促下,黑石才被送还克尔白天房。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历代素丹对圣寺也都不断修缮和扩建,从奥斯曼帝国极盛时代的苏莱曼一世在位时期(1520-1566 年),直到1630年,对圣寺进行了彻底的修复。公元1821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曾统辖了麦加等地,这期间,他翻修了寺庙的大部分建筑物,添置了石柱和大理石柱。
方位布局
麦加大清真寺是一个由上下两层长廊环绕的露天大院,其面积为81.2万平方米,可容20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禁寺有25道大门和6个小门,7座高达92米的尖塔,24米高的围墙将门和尖塔连接起来,6座塔分别耸立在3座主要大门的两侧,第7座塔则与直径35米的圆顶殿毗邻。这7座塔环绕着圣寺,象征着一周的天数,巍峨高耸,是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全寺围墙西北长166米,东南长近170米,东北近110米,西南约111 米。从围墙到楼梯台阶以及整个地面,都用洁白大理石铺砌。禁寺广场中央稍南,是巍峨的立方形圣殿克尔白。
禁寺广场中央,是巍峨的立方形圣殿—克尔白,又称天房。天房外东南墙角,离地1.5米高处,镶有一块黑色石陨石,穆斯林视为圣物,朝觐者游转天房经过此石时,争先与之亲吻或举双手致意。天房东南侧的“渗渗泉”,被视为圣水,游转天房后,在此饮水,以沾吉祥。麦加的其它圣地还有城东15公里的阿拉法特山、穆兹达利法和米纳等地,是朝觐者要站山诵经、“射石”(驱邪)活动之地。
主要景点
圣殿克尔白
圣殿克尔白在禁寺广场中央,克尔白是阿拉伯文音译,意思是“方形房屋”。圣殿又称天房(真主的房子),相传是公元前十八世纪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斯梅尔监建而成的,高14米。天房内三根顶柱昂然挺立,其东北侧装有两扇金门,离地约2米,高3米,宽2米,是用286公斤的赤金精工铸造的。天房自上而下终年用黑丝绸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门帘上用金银线绣有《伊斯兰教圣经》文,帷幔每年更换一次,据说这一传统已绵延1300多年。
天房外东南角,一米半高处的墙上,镶嵌着一块30厘米长的带微红的褐色石陨石,即有名的麦加黑石,或称黑石,穆斯林视为神物,它相传是易卜拉欣时的遗物。早年多神教徒即已视为圣石,加以吻拜,当年穆罕默德也曾亲吻过它。
黑石因有裂缝,1844年以银框把它镶嵌起来。天房东面正对黑石处,有个四柱圆顶小阁,四周围以方形铜栅栏,阁中是传说中易卜拉欣建造天房时留有脚印之处。据记载,克尔白早先是古阿拉伯多神教献祭的古殿,殿内树有各种神的偶像,穆罕默德在公元630年攻占麦加,保存了克尔白,清除殿内外360万尊偶象,改为伊斯兰教朝拜的中心。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的穆斯林到麦加朝觐时,都要围着天房游转。
相关文化
朝觐
伊斯兰教规规定信徒的“五功”(念、礼、斋、课、朝)之一是到麦加去朝觐,《伊斯兰教圣经》也载有到麦加天房去履行朝觐的义务。“朝觐”是伊斯兰教为的信徒所规定的必须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它既体现了尊重历史传统,纪念“先知”的一种宗教仪式,又是一种带有自发地促进各国穆斯林间彼此了解和友谊的年会。千余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前往麦加朝勤的穆斯林逐年增多。朝觐共有六道程序:
受戒
受戒是朝觐的第一道程序,朝觐者在进入麦加禁地前,必须在其外围的5大关口受戒。进入受戒状态则须慎言谨行:不得杀生,不得理发、剃须、剪指甲,不得砍伐花草树木,不得心生邪念,不得争吵斗殴,不得进行房事。
举行瞻礼
环游天房是朝觐的第二道程序,进入麦加城后,稍息片刻即去禁寺,观瞻天房并盛赞真主,逢人少的时候,可以上前亲吻麦加黑石。
环游天房
环游天房是朝觐的第三道程序,进入禁寺中央广场,按逆时针方向,围绕天房行走7圈,前3圈快步走,后4圈保持正常速度。
站驻阿拉法特山
站驻阿拉法特山是朝觐的第四道程序,伊斯兰历12月9日被称为“阿拉法特日”,也是朝觐活动至为关键的一天。届时,朝觐者先于头日离开麦加到7公里外的米纳山谷过夜,然后到位于麦加东南25公里处的阿拉法特山停留一天,纪念人类友好团聚,纪念穆罕默德发表临终演说,同时忏悔过失、罪孽,并祈求得到宽恕。
射石
射石朝觐的第五道程序,伊斯兰历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朝觐者必须在黎明前返回米纳山谷,在一个叫做阿格白的地点用碎石击打3处象征魔鬼所在位置的地方,表达人类不受魔鬼和邪恶诱惑,坚守既定信仰的决心。
宰牲
宰牲是朝觐的第六道程序,朝觐者打鬼归来便屠宰牛羊献祭,进入宰牲节。这一天,全世界的伊斯兰教教徒家家宰牲,部分留下自己食用,其余分散给街坊四邻和穷困之人。
在离开麦加前,朝觐者往往还要再巡游天房,被称为辞朝。有条件亲吻天房门槛、抚摸天房幔帐的朝觐者都面对天房,倒退离开禁寺,以示无限崇敬和依依惜别之意。
相关传说
据伊斯兰教传说,克尔白由人祖阿丹依天上原型而建造,几代后麦加山洪泛滥,克尔白遭毁。之后,先知易卜拉欣与其子易司马仪又重建了克尔白。易卜拉欣是伊斯兰教传说中的人物,他被称为“安拉的至交”。克尔白作为伊斯兰教正式朝觐圣地,则是在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之后。
重要事件
1987年7月流血冲突
1987年7月,数千名伊斯兰信徒在朝圣活动中举行反美、反苏和反以色列的示威游行示威,同前来劝阻的沙特阿拉伯警察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造成一千余人伤亡。
据报道,当时聚集在麦加大清真寺的数千名伊朗穆斯林在做完下午的祈祷后,拥向附近的广场和街道,挥舞着伊朗宗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的巨幅画像,齐唱圣歌,高呼反对美国、苏联和以色列的口号,焚烧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模拟像,并推倒路旁的汽车,沙特警方在试图劝说无效后,开始用警棍和高压水龙头驱散伊朗示威者。伊朗穆斯林奋力反抗,用石块和铁棒还击对方。在此情况下,沙特警方向人群开火,顿时有大批人员当场丧命。
沙特官方事后还否认沙特警方曾向伊朗示威者开枪,称那些死亡的伊朗穆斯林是被拥挤的人群踩死的。沙特正式公布的伤亡数字表明,伊朗穆斯林死亡75人,受伤303名,沙特方面有85名警察在冲突中丧生,145人受伤。伊朗方面负责朝圣的官员则说伊朗穆斯林中有650人死亡,700多人受伤。
1997年朝拜圣地麦加发生大火
1997年4月15日,沙特阿拉伯境内伊斯兰教圣城麦加附近的一个叫米纳的空旷地区,今年到麦加朝觐的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虔诚的穆斯林就暂时聚居在这里。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穆斯林在这里支起了7万多顶帐篷,使米纳这个原本只有嶙嶙乱石的空地一时间成了形形色色的帐篷的海洋。
1997年4月15日上午11时45分,各国的穆斯林纷纷准备午餐,米纳营地干燥的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各样食物混杂在一起的香味,穆斯林们准备美餐一顿,好迎接即将开始的朝觐活动。突然,人们隐隐约约听到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在帐篷外的人们随即看到位于上风处的几处帐篷冒起了滚滚浓烟。纵目望去,星星点点有成千上万个帐篷在空地上熊熊燃烧,原本蔚蓝的晴空刹那间便被升腾的浓烟熏染成了一块漆黑的天幕。惊慌失措的穆斯林为了躲避从各个方向扑来的火舌四散奔逃。一时间,米纳营地成了炸开的马蜂窝。
据沙特阿拉伯警方援引现场目击者的回忆说,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45分,大火最先是从一座连接麦加和米纳的一座桥梁上燃起的,随后开始迅速蔓延。而麦加城当时的天气十分炎热,地面温度超过了摄氏度40度,就在中午时分,此地正好刮起了大风。在每小时风速达到36公里的强风作用下,火势迅速发展,烧着了大桥两侧由朝圣者临时搭起来休息的帐篷区,大火又很快在这些帐篷上到处蔓延。由于占地25平方公里的帐篷区均是用布、塑料布甚至是油毛毡等物搭建的,全是属于易燃物,所以刚一接触到火苗,这些物品便立即熊熊燃烧起来了,大火因此而越烧越大,越烧越旺。
无情的火舌借助强劲的风势,迅速席卷了近6平方公里的帐篷区,烈焰肆虐地舔噬着一顶顶的帆布帐篷里的一切。来自孟加拉国的朝圣者阿麦德亲眼目睹了凶猛的火势,他说:“我正在准备下午的祈祷,突然一抬头猛然看见几公里外滚滚浓烟,红黑色的浓烟很快就遮天蔽日,紧接着便看见窜起的巨大火苗,几乎同时又听到天空中传来直升飞机的嗡嗡响声。”当时,甚至就连远在麦加城里的居民们也都看见了火灾区升起的滚滚浓烟。
据统计,大火中被烧死和在混乱中被踩死的有343人,1300多人受伤。这些虔诚的穆斯林怎么也想不到,就在他们即将开始神圣的朝觐活动前竟然会遭此横祸。
据了解,火灾发生时,中国朝觐团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朝觐人员安然无恙。有关方面证实说,起火后,以中国伊期兰协会副会长夏米西丁为团长的中国朝觐团率领中国朝圣人员迅速撤到了附近的山上。
2015年吊车倒塌事故
2015年9月11日,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的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大清真寺发生一起塔吊倒塌事故。当时,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正在麦加大清真寺参与宗教活动,而这座清真寺还在进行施工,一个作业中的塔吊突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截至2015年9月11日,事故已造成至少107人死亡,超过230人受伤。吊车倒塌可能是强风暴雨导致。
参考资料
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23-10-19
探秘麦加朝觐:六道程序 系伊斯兰教最盛大宗教活动.新华网.2023-10-19
麦加禁寺的百年变迁与未来规划.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23-10-21
著名旅游景点_.一带一路数据库.2023-10-19
资料: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新华网.2023-10-19
中沙关系|圣城麦加与麦地那.沙特阿拉伯中资企业协会.2023-10-19
沙特阿拉伯计划投资 1000 亿美元建造禁寺.罗亚新闻.2023-10-19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中国经济网.2023-10-19
新闻背景:朝觐路线图.新闻晚报.2023-10-19
麦加禁寺的百年变迁[高清组图]_中国发展门户.国家发展门户.2023-10-21
阿卜杜拉国王扩建禁寺.迈丹项目 (en).2023-10-19
探秘麦加朝觐:六道程序 系伊斯兰教最盛大宗教活动.新华网.2023-10-19
震惊世界的死亡烈焰-1997年朝拜圣地麦加大火.半岛晨报.2023-10-26
麦加大清真寺塔吊倒塌 已致107人死【4】.人民网.2023-10-19
麦加大清真寺塔吊倒塌或因超重 将在两天内修复.新浪网.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