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腿白臀叶猴(学名:Pygathrix nemaeus):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雄性体形略大于雌性,体长大约为61-76厘米,尾长约为56-76厘米,体重7-10千克。头的前部、肩、胸、肘及股部的内侧、手、足均为黑色,体背从颈部至臀部,体侧及下肢氧化铁绣色,前臂外测黄白色。颈部有一宽的褐色颈环,喉部、臀部、肛周尾基和下腹部白色。脸部黄色,有一圈稀疏的白色长毛。是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目动物之一。

栖息在热带森林,主要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几乎从不下到地面上,善于跳跃,一跃可达6米多远,动作优雅。食物以各种鲜叶嫩芽为主,主要食用豆科的叶子,占饮食约82%。也吃鲜枝嫩叶、花苞、竹笋、益鸟及昆虫。成熟年龄较晚,繁殖率低。分布于印度支那地区,老挝越南以及柬埔寨北部。

形态特征

红腿白臀叶猴,雄兽体形略大于雌兽,雄性体重10.9-12.6千克,头体长55-60厘米,尾长60-74厘米;雌性体重8.2-8.9千克,头体长约60厘米,尾长约60厘米。头的前部、肩、胸、肘及股部的内侧、手、足均为黑色,体背从颈部至臀部,体侧及下肢铁灰色,前臂外测黄白色。颈部有一宽的赭褐色颈环,喉部、臀部、肛周尾基和下腹部白色。

红腿白臀叶猴是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目动物之一。体毛大部分为灰黑色,脸部黄色,有一圈稀疏的白色长毛。鼻孔朝上,鼻梁平滑。深褐色眼睛呈斜角杏仁型,眼周有黑圈。颈部有白色和栗色的条纹,下颌有红褐色的簇状毛。胸腹部为棕黄色,并且有一个宽大的、呈半圆型的栗色胸斑,胸斑外面的轮廓为黑色。长长的尾巴为白色,尾巴外围呈三角形的臀盘也是白的,因此得名,雄兽的臀盘上端还有两个白色的圆点,但雌兽没有。腿的上部分为赤褐色,下部分为黑色;两臂由肘到腕为白色,手和脚为黑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栖息生境的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

生活习性

红腿白臀叶猴为昼行性,完全树栖,平常喜欢群居,一般是4-15只的小群,但也发现30-50只的大群。偶尔在森林里也可以看见任何一个性别的单身猴子。这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物种。社会群体中包括一只或多只成年雄性雌性数时是其中的两倍。每个性别显然都有自己的支配地位,雄性占主导地位。当小猴接近成熟时,无论雄性和雌性都会离开它们的本家族群。

主要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几乎从不下到地面上,善于跳跃,一跃可达6米多远,动作优雅。

食物以各种鲜叶嫩芽为主,主要食用豆科的叶子,占饮食约82%。它们喜欢嫩叶,这些叶子比老叶更容易消化,叶子坚硬,消化主要是通过它们的腹部来完成的,这有助于它们分解纤维素。兼食各种野果、未成熟的水果和种子,占其饮食的14%,花卉,占饮食的4%。所不同的是很少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也很少到水边去喝水,这可能是它从树木的嫩叶和幼芽中已经能吸取所需水分的大部分,另外还能从清晨枝叶上的露珠得到一些水分。有趣的是,红腿白臀叶猴不喝酒。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支那地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中东部,越南北部和中部以及柬埔寨北部。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随着栖息地质量的不同而变化。雌兽的发情周期大约为28-30天,发情时会阴红肿,在大腿的内侧由白变红,甚至持续于整个怀孕期。怀孕期为165-190天。大多在2-6月间产仔,届时有丰富的时令水果。雌性每胎产一仔,罕见双胞胎。生产过程中,雌性会经常触摸自己的阴道,在蹲位和伸展位置之间移动。雌性通过拉动婴儿帮助出生。同样,婴儿一旦胳膊自由起来,就可以通过拉动母亲的毛皮来帮助自己爬出产道。出生后,婴儿被雌猴舔干净,但在圈养中,没有观察到胎衣被吃掉。

即使在怀孕期间,仍然允许雄兽交配,甚至在产仔的当天也曾见到有交配行为。初生的幼仔身体为白色,面部为黑色,眼睛附近有白斑,毛冠及颈、背部有红色。幼仔受到群体中所有雌兽的关注,争相搂抱并为之理毛。雌性性成熟为4岁,雄性为4-5岁。每两年繁殖一次。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狩猎是对这个物种的主要威胁,最常见的用途是传统的“医药”,有时也用于国际宠物贸易,特别是在老挝越南泰国。自然栖息地的破坏也是对这个物种的威胁。越南中部的很大一部分地区遭受战后人为的人口爆炸和大量的咖啡,橡胶和腰果种植以及木材采集。越南北部约三百万人移居到中部高地,可能会加剧越南这一物种的栖息地丧失速度。在老挝和越南,一般基础设施的发展,特别是胡志明公路的建设,对这个物种的栖息地构成了重大威胁。

越南和老挝都有关于狩猎这一物种的立法,但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红腿白臀叶猴已被记录的若干保护区,包括纳凯南Theun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Hin Namno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Phou Xang He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Xe Bang Nouan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Xe Sap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老挝);巴赫玛国家公园;蓬打国家公园;越南国家公园。该物种也在越南的Khe Net自然保护区和Son Tra自然保护区)。越南Cuc Phuong国家公园的濒危灵长目营救中心正在进行人工育种计划。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Ⅰ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越南《动植物保护条例》第32号令附录1B(2006)。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