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谴,亦称昭遣或暴谴,是韩国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曾担任韩昭侯韩宣惠王相国。他以巧妙地利用君臣之间的利益冲突来巩固自己的权力而闻名,这一策略被称为“利异外借”。张谴通过与魏国相国白圭的合作,长期控制了韩魏两国的政治局势。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推荐公乘无正和公子食我接替他的职位,认为前者能够严格执法并尊重上级,后者则能赢得民众的支持。张谴去世后,公乘无正被任命为新的相国。

政治生涯

张谴在政治上的手段颇为高明,他善于借助外部势力来对抗国内君主,以此达到维护自身地位的目的。这种策略被称为“利异外借”,即利用不同国家的利益差异来为自己服务。张谴与魏国的相国白圭达成了互惠互利的协议,双方相互扶持,共同掌控了韩魏两国的政权。他们的合作使得张谴得以长时间保持对两国政治的影响力。

后继者

当张谴的生命接近尾声时,公乘无正带着黄金前去探望他。在这次会面中,张谴向韩王推荐了公乘无正和公子食我作为自己的潜在继承人。他对公乘无正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一个严守法律且敬畏上级的人才。同时,他也指出公子食我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在张谴逝世之后,公乘无正成功接任了他的职务,成为新一任的相国

参考资料

【历史】下田诚:战国时期韩国的权力结构——以上层政权的结构为中心.搜狐网.2024-09-13

战国.战国.2024-09-13

战国烽火:权术至上的韩国,没救了.澎湃新闻.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