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EV),又称疣状表皮结构不良,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于1992年首次报道。其特点是全身泛发性扁平疣及寻常疣样损害。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是由HPV-5、8、9、12感染所引起,可能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好发于面、颈、躯干及四肢,亦可泛发于全身,口唇、尿道口亦可发生小的疣状损害。皮损为米粒大到黄豆的扁平疣状丘疹,圆形或多角形,暗红、紫红或褐色,数目可多可少,对称分布。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的手段进行诊断,确诊的患者应严格避光和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日晒,可采用刮除法、电干燥法、冷冻和激光等方式进行治疗,为防止复发,在口服维A酸类药物,外用咪喹莫特使皮损缓解停药后,适当延长外用咪喹莫特治疗时间对皮损复发有一定抑制作用。
病因及发病机制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对HPVs存在遗传易感染性,约25%的患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有人报道为X性联隐性遗传。研究发现,染色体17q25和2p21-p24二个位点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相关。该病能自体接种和异体接种,用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其损害细胞的核内包涵体中有人类乳头瘤病毒颗粒,因此认为此类患者对HPV有选择性细胞免疫缺陷病,特别是T辅助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缺陷、NK 细胞活性增强而与 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修复及HLA-A和HLA-B抗原无关目前已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各种皮损中分离出20多种HPV,包括3、5、8 ~10、12、14、15、17、19 ~25 、28、29、36 ~38 、47、49及50型,但主要是HPV3及HPV5、HPV8。HPV3、HPV10常发现于良性、泛发性扁平疣样损害中,病程较长,不会恶变,HPV5、HPV8除发现于扁平疣样损害中,尚可见于花斑癣样或棕红色的斑块型中,常有家族史,其暴露部位的损害常可发生癌变,表明HPV5、HPV8有致癌的可能,偶尔HPV14、HPV17、HPV20及HPV47也与肿瘤有关。由于癌变的损害只见于暴露部位,因此有人认为,日光损伤与恶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表现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好发于面、颈、躯干及四肢,亦可泛发于全身,口唇、尿道口亦可发生小的疣状损害。以面、颈、手背处最多,较密集,甚至融合成片,也可稀疏散在。因发生部位不同,形态可有差异,面、颈、手背部似扁平疣,躯干及四肢者很似寻常疣。皮损为米粒大到黄豆的扁平疣状丘疹,圆形或多角形,暗红、紫红或褐色,数目可多可少,对称分布。
皮损可分为四型:①扁平疣型,多见,皮损分布广泛,数目多,颜色较深;②花斑癣样型,较少见,为色素减退或不同程度棕色色素沉着性扁平鳞屑性丘疹,轻度角化,皮损几乎不高出皮面,似花斑癣;③点状瘢痕型,极少见,皮损轻度凹陷,角化亦轻微;④肥厚斑块型,少见,为淡红色到紫色斑块,好发于四肢,皮损较大,似脂溢性角化病。
检查诊断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者先选定皮损处先做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扫描,再在该处行组织病理检查,并在皮损附近正常皮肤处做CLSM检查,用做皮损对照。
组织病理检查
各种临床类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组织学变化基本相同,与扁平疣改变相似,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上部有明显弥漫性细胞空泡样变性,甚至侵及棘层下部,以人类乳头瘤病毒3感染者多见;HPV5HPV8感染所致者,表皮增生明显,其深浅程度不一病变细胞肿胀,呈不规则形,胞质为蓝灰色,有些细胞核固缩,核变空,呈“发育不良”外观。电子显微镜观察棘层甚至基底层均可发现病毒颗粒。
诊断与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皮损特征、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有家族史,早期发病。病程持续时间长。组织病理示棘层和颗粒层空泡形成,角质层松解呈网状表现。因为单靠组织学难以区别扁平疣和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如有怀疑者可检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特异性HPV-DNA有助于确诊。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有时需与疣状肢端角化症、扁平苔藓鉴别。疣状肢端角化症:在手背、足背、膝、肘等处出现扁平疣状丘疹,手掌有弥漫性增厚,掌跖部损害呈疏散分布的半透明角化丘疹。病理检查表皮上部细胞无空泡形成。后扁平苔藓:为紫红色丘疹,有瘙痒,常伴黏膜损害。病理有其特征性改变。
治疗
1.应严格避光和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日晒,禁止使用放射治疗,由于其系一种细胞介导免疫的特定缺陷,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者不对DNCB致敏。试用异维a酸或芳香维A酸。刮除法、电干燥法、冷冻和激光治疗有效。此外可用电灼、光动力、外擦芥子毒气、地蒽酚、咪喹莫特、但均存在创伤较大或停药后皮损复发的缺点。治疗方案以系统使用维A酸药物0.2~1.5mg/(千克d)及局部使用咪喹莫特为主。为防止复发,在口服维A酸类药物,外用咪喹莫特使皮损缓解停药后,适当延长外用咪喹莫特治疗时间对皮损复发有一定抑制作用。
2.可试用5-Fu软膏,也可用聚肌胞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4ml,每周2次。阿维A可试用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治疗,且常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治疗机制不明,通常起始剂量为1mg/(kg·d),且疗效与剂量呈相关性,停药后常复发,能否预防肿瘤和癌前期病变的发生,目前尚不得而知。
预后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自幼发病,终身不愈。只能对症处理,由于30%~60%患者会发生鳞状细胞癌,应密切观察,免疫抑制者则预后差。
预防
1、由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发生有家族遗传倾向,应避免近亲婚配,提倡优生优育。
2、因癌变的损害仅见于暴露部位,应告诫患者注意避免日晒,如外出宜戴帽、着长衣长裤或外涂避光剂。
3、经常随访观察,以防癌变。
参考资料
男子患怪病手脚增生似树人.今日头条.2025-02-12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微信公众平台.2025-02-11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表现.med.wanfangdata.com.cn.2025-02-12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www.dayi.org.cn.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