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自动化研究所、未来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曾毅于2018年10月13日至2019年10月13日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价值、伦理与创新委员会委员。2020年3月14日起,曾毅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人工智能伦理特别专家组,担任专家。2023年3月,曾毅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同年9月,其团队提出一种受生物脑启发的神经环路演化模型,有助于研发更高效的类脑脉冲神经网络。2023年10月28日起,他担任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的专家。2025年2月19日,曾毅参加“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并表示要思考现代人工智能技术能否更好支持未来科学发展,以及它与人类智能的区别。
曾毅的研究领域围绕类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展开。曾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毅曾被美国《时代周刊(TIME)》评选为人工智能最具影响力100人(TIM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AI)。
人物经历
曾毅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脑图谱与类脑智能实验室副主任、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自动化研究所、未来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脑认知与类脑智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其于2018年10月13日至2019年10月13日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价值、伦理与创新委员会委员。自2019年2月14日起,他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委员。同年9月,他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健康领域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专家组,担任专家。2019年9月24日起,他还成为《人工智能与意识》期刊的编委。2020年3月14日起,曾毅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人工智能伦理特别专家组,担任专家。2020年8月7日,他成为AI & Ethics期刊的编委成员。自2021年7月12日起,曾毅成为牛津大学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的顾问委员会委员。
2023年3月,曾毅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同年3月,曾毅团队在完成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模型对幻觉轮廓“视而不见”,其团队提出一种将机器学习视觉数据集转换成幻觉轮廓样本的方法,量化测量当前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幻觉轮廓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证明,从经典的到最先进的深度神经网络都难以像人一样具有较好的幻觉轮廓识别能力,即使是当前最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在交错光栅效应(幻觉识别能力之一)的识别上也与人类水平相距甚远。这项人工智能与人类在幻觉轮廓方面尚有显著认知差距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Cell Press旗下专业学术期刊《模式》(Patterns)上发表。该研究表明,目前,人类的视觉系统在幻觉认知问题上具有高度鲁棒性(也称稳健性,一般指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自适应能力强健稳定),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系统与生物视觉系统相比仍然存在根本性缺陷。同年9月,曾毅团队提出一种受生物脑启发的神经环路演化模型,有助于研发更高效的类脑脉冲神经网络,增强人工智能系统的感知、学习、决策能力,相关成果在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2023年10月28日起,他担任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的专家。2024年3月,曾毅在2024博鳌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几十年没有重大的突破了,符合科学意义的人工智能如果没有取得突破,就很难造出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机器。
2024年9月,曾毅参加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理论研讨会,他在会上表示,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独善其身。
2025年2月19日,曾毅参加“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他在会上表示,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的同时,要思考现代人工智能技术能否更好支持未来科学发现,以及它与人类智能的区别。
社会任职
学术研究
研究领域
曾毅主要研究领域围绕类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展开。主要涉及:(1) 类脑人工智能: 主要围绕面向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的类脑认知智能开展研究,类脑脉冲神经网络、类脑人工神经网络、类脑自主学习、发育与演化理论、算法、模型与应用。(2) 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研究人工智能哲学,人工智能存在的近期和长远风险、安全、伦理问题,并研究低风险、高度安全、具有道德与伦理的与人类和谐共生的人工智能。
曾毅称,实现并超越人类水平的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终极目标。世界上除了人脑以外,没有任何一个智能系统能够高度协同多模态感知、决策、推理、预测、语言、动作等认知能力,具有高度自适应性、自主学习能力,甚至是自我意识,并稳定工作至少几十年。因此,研究脑信息处理原理,构建类脑人工智能模型,最终应用于人工智能系统研发,是实现人类水平人工智能,最终超越人类智能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关注人工智能风险、安全与伦理,确保类脑人工智能的研究向对人类及社会有益的方向发展。
科研项目
专利成果
人才培养
曾毅为博士生导师,招生方向类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脑认知计算建模。
发表论文
所获荣誉
2023年9月,曾毅被评为AI行业的“思想者”。
曾毅曾被美国《时代周刊(TIME)》评选为人工智能最具影响力100人(TIM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AI)。
参考资料
个人官网.个人官网.2025-02-28
曾毅.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02-28
发布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主要中方代表名单.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02-28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2-28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2-28
曾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5-02-28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2-28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2-28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2-28
曾毅.曾毅.2025-02-28
《时代》周刊全球百大AI人物:李彦宏、马斯克、黄仁勋、萨姆·奥特曼等获评AI领袖.金融界.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