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毅
罗毅,1965年出生于中国江西南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执行主任、化学物理系和合肥微尺度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
1985年,罗毅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学士。随后在1985至1989年间, 罗毅硕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和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博连读。1989至1992年,在乌普萨拉大学担任Kai Siegbahn教授的助理。1996年5月,罗毅在林雪平大学获计算物理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10月,现后任职皇家理工学院理论化学系副教授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理论化学系教授。 从2008年开始,罗毅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2010到2013年,罗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担任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23年11月,罗毅、江俊、尚伟伟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成功研制出新型催化剂,为利用火星上的水制备氧气提供了高效率、低能耗的解决方案。
2010年,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Goran Gustafsson奖。2023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5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学士。随后在1985至1989年间, 罗毅硕士和博士连读,就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和精密机械研究所。1989至1992年,在乌普萨拉大学担任诺贝尔奖获得者Kai Siegbahn教授的助理。1996年5月,罗毅在林雪平大学获计算物理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6年6月至1997年10月,罗毅是瑞典林雪平大学和丹麦歌本哈更大学博士后 。1997年10月至2000年3月,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 。随后在2000年3月至2005年10月年间,前后任职皇家理工学院理论化学系副教授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理论化学系教授。 从2008年开始,罗毅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
2010到2013年间,罗毅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担任首席科学家负责人。2023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毅、江俊、尚伟伟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运用智能机器人“机器化学家”,采用火星陨石成功研制出新型催化剂,为利用火星上的水制备氧气提供了解决方案,探索出一条在地球外星系就地取材研制化学品的新路。14日,罗毅等人发布学术期刊《自然·合成》讲诉该实验成果。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理论化学,分子电子学,分子光子学,同步辐射X射线光谱、纳米催化、非线性等离基元谱学和等离激元光化学。
研究项目
2010-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2010-2013: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研究成果
2019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罗毅教授团队叶树集研究员小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质错误折叠及振动能量转移超快动力学研究两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小组揭示了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胰岛淀粉样多肽(hIAPP)在生物膜上错误折叠过程的结构演变机制,以及界面蛋白质与水分子间的共振能量传递捷径。
2020年2月,董振超研究组与罗毅研究组,在单分子拉曼成像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将空间分辨率推向新极限,实现了埃级单化学键分辨的分子内各种振动模式的实空间成像,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子化学结构重构技术——扫描拉曼埃分辨显微术(Scanning Raman Picoscopy,SRP)。
2020年11月,罗毅教授研究团队叶树集小组通研究发现,二维杂化卤素钙钛矿的有机阳离子构象无序度越大,其宽带荧光发射越强,面内载流子迁移率越小,而面外载流子迁移率则由有机阳离子构象与无机化合物骨架层间距共同决定。该工作展现了和频光谱在研究光转换材料结构对称性破缺方面的特异性,揭示了有机阳离子构象与钙钛矿载流子迁移率和宽带发射等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2020年12月,罗毅教授、张群教授、江俊教授研究团队在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等离激元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采用新发展的电子-质子协同掺氢策略,实现了类金属的超高自由载流子浓度,从而获得强且可调的等离激元效应。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毅、江俊教授团队与自动化系尚伟伟等合作,通过开发和集成移动机器人、化学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统、科学数据库,研制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
2023年,罗毅教授、江俊教授、尚伟伟副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平台,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
代表性论文
Zhu, Q., Huang, Y., Zhou, D. et al. Automated synthesis of 氧producing catalysts from Martian meteorites by a robotic AI chemist. Nat. Synth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4160-023-00424-1
Qing Zhu, Fei Zhang, Yan Huang, Hengyu Xiao, LuYuan Zhao, XuChun Zhang, Tao Song, XinSheng Tang, Xiang Li, Guo He, BaoChen Chong, JunYi Zhou, YiHan Zhang, Baicheng Zhang, JiaQi Cao, Man Luo, Song Wang, GuiLin Ye, WanJun Zhang, Xin Chen, Shuang Cong, Donglai Zhou, Huirong Li, Jialei Li, Gang Zou, WeiWei Shang*, Jun Jiang*, Yi Luo*, An all-round AI-Chemist with scientific mind. Natl. Sci. Rev. 2022, doi: 10.1093/nsr/nwac190.
Junjun Tan, Jiahui Zhang, Chuanzhao Li, Yi Luo*, Shuji Ye*, Ultrafast 能量 Relaxation 动力学 of 酰胺 I Vibrations Coupled with Protein-Bound Water Molecules. NAT Commun. 2019, 10, 1010.
获得荣誉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11-14
罗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10-23
中国“机器化学家”成功研发火星制氧催化剂 .新华网.2023-11-14
罗 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导师门户系统.2023-11-14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9-02
生物膜界面蛋白质错误折叠及超快动力学研究取得新进展.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2023-11-14
中国科大在单分子拉曼成像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提出扫描拉曼埃分辨显微术.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2023-11-14
有机-无机杂化卤素钙钛矿构效关系研究取得进展.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2023-11-14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基等离激元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2023-11-14
中国科大研制出初步实现智能化学范式的机器化学家.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2023-11-14
机器人AI化学家从火星陨石中自动合成产氧催化剂.Nature Synthesis.2023-11-14
An all-round AI-Chemist with a scientific mind.牛津大学出版社.2023-11-14
酰胺振动与蛋白质结合水分子耦合的超快能量弛豫动力学.Nature Communications.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