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飞,男,壮族,出生于广西马山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广西散文创作研究会副会长。目前担任广西民族报社社长。他是壮族作家,著有多部壮汉合著作品,其中包括第一部壮文长篇小说《节日》的第一作者。
教育背景
蒙飞17岁时离开家乡进入大学深造,这种教育背景使他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与传统的壮族作家有所不同。在大学期间,他专注于理论学习和探讨,广泛阅读国内外哲学家、文学大师和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他的理论创作始于《壮族图腾使者小考》,并获得了学院中文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此外,他还开始了诗歌创作,发表了多首诗作,展现了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职业生涯
毕业后,蒙飞因其卓越成绩被分配至广西民族报担任编辑,并在该报推出汉文版后负责要闻版的撰写。他曾表示自己具备多种工作技能,包括行政文秘、新闻采编、文学编写、社团组织和出版发行等方面的能力。1984年起,蒙飞开始使用壮文进行文学创作,他将自己的壮族文化底蕴融入作品中,创作出了《节日》等作品。
文学创作
蒙飞的文学创作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长篇散文诗、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散文等。他的长篇小说《节日》是壮族文学史上的首创,由他与黄新荣共同创作,荣获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山重水复》则以一个壮族村庄为背景,展示了改革开放后壮族城乡生活的变迁。此外,他还创作了《归去来记》等作品。
主要作品
长篇散文诗
《歌墟》
长篇小说
《节日》(壮文小说,壮文写法为《CIET MOQ》,已出版,合作作者:黄新荣)
《归去来记》,《三月三》2011年第一期开始连载。
《山重水复》,以一个上千人口的壮族大村为背景,以卷轴式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改革开放30年后壮族城乡的生活图景,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真实可信的故事以及对人性变异等生动切实的描绘,揭示出当下壮族城乡居民在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深刻透视了壮族乡村的生存、文化状态及情感心理,反映了农村的“出”与“入”“逃离”与“回归”等重大主题。
散文
《温润的微笑》,广西民族出版社;
《边境画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侗人歌谣》,广西民族出版社;
《旧梦新月》,广西科技出版社;
《扬美湾的明月》发表于2009年07期《民族文学》“散文”栏目
《飘移的家》发表于2007年《广西文学》的“重返故乡”栏目
《温暖的记忆越来越清晰》《红豆》2010.12.
论文
《壮族图腾“使者”小考》
《批判的困惑》
《文化的沦丧和文学的衰落》
《花山壁画主题探》
《从危机向转机迈进》
《伪民族文化批判》
其他
《壮族大辞典》(任执行副主编)
“东盟十国文化丛书”《泰国:温润的微笑》
参考资料
扬美的明月,南宁的旧梦(蒙飞).西部散文学会.2024-09-26
我写我说我行动 盼民族文学繁荣——记壮族作家蒙飞.中国作家网.2024-09-26
唐迎欣:权力体制的民间表情――解读蒙飞的小说《组委会》.广西文联网.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