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人口革命论

人口革命论

本书从人口大国的形成及其人民一度贫穷的原因、中国历史循环、历史上人口数量增长的积极意义、人口革命时代的来临等几个切入口,论述了人口革命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基本介绍

目录

第一章 人口大国的形成及其人民一度贫穷的原因

一 辽阔而富饶的地域为养活众多的人口提供了广阔的生息空间

二 单一而发达的农业经济为养活众多的人口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基础

三 历代统治阶级鼓励生育是中国古代社会人口快速增长的宏观动力

四 家庭劳力自给自足和子女养老是中国古代社会人口快速增长的微观动力

(一)家庭劳力自给自足是家庭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子女养老是家庭人口快速增长的又一强大动力

五 发达的医学和养生学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平均寿命,也有利于人口的快速增长

六 诸子共同分割家产的继承制度使人口的多和穷实现了统一

(一)分家制度的由来:西周宗法封建制度

(二)分家制度使中国古代人口快速增长

(三)分家制度使中国平民家庭贫困化

七 人口本位主义是致贫之路

(一)中华民族心理自古以来就偏向于子孙众多

(二)中国人最崇高的神圣使命:追求父系血统人口的无限增殖

(三)历史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人口本位主义社会

(四)人口本位主义的必然结果:人口的繁庶发达与人民逐步走向贫穷

八 人口大国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历史循环

一 封建王朝的循环

(一)恢复时期

(二)兴盛时期

(三)衰落时期

(四)崩溃时期

二 未解的谜结

三 从家庭人口结构和成分入手

四 西欧参照系

(一)一子继承制度使西欧农业生产始终保持规模经营

(二)一子继承制使西欧家庭人口和社会人口产生了稳定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分野

(三)一子继承制抑制了人口膨胀,使整个中世纪西欧人口处于缓慢的增长状态

(四)一子继承制下的流动人口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本题小结

五 历史循环的症结:诸子共同分割家产的继承制度(分家制度)

(一)诸子共同分割家产的继承制度导致土地兼并,又导致王朝崩溃

(二)诸子共同分割家产的继承制度规范下的中国社会结构缺乏导向资本主义的内在机制

(三)诸子共同分割家产的继承制度是宗法家族制度的基础

(四)本题小结

六 从王朝各个时期人口与经济的变动关系看历史循环的必然性

(一)王朝恢复时期人口与经济的变动关系

(二)王朝兴盛时期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变动关系

(三)王朝衰落时期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变动关系

(四)王朝崩溃时期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变动关系

七 结语:历史的启迪

第三章 历史上人口数量增长的积极意义

一 人口数量增长在人类蒙昧时代的积极作用

二 人口数量增长在农业革命中的积极作用

三 人口数量增长在人类文明诞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对传统观点的质疑

(二)男人是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的

(三)人口压力是战争的一个动力(以中国为例)

四 人口数量增长在人类文明史中的积极作用

(一)查西斯方式——殖民主义道路

(二)斯巴达方式——兼并主义道路

(三)雅典方式——工商主义道路

五 对人口数量增长积极意义的总结

第四章 人口革命时代的来临

一 什么是人口革命

(一)人口革命的定义

(二)人口革命的性质

(三)人口革命的涵义

(四)人口革命的内容

(五)人口革命的对象

二 人口革命的现实可行性

(一)自动化为人口负增长提供了维持,甚至扩大物质再生产的可能性

(二)人类已经积累的物质财富是人口革命的现实的物质基础

(三)现代节育和生育技术使新人口的出生达到了可控状态

(四)人类对于人口革命已经具有相当的思想准备

(五)经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的发展已经改变和正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意愿

(六)人类已经具有进行人口革命的现实的群众力量

(七)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人口负增长将使家庭和社会抚养负担都最小,而不是最大

(八)从历史上的人口负增长看人口革命的可行性

(九)人口革命的副作用在人类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三 人口革命时代来临的标志

(一)人口爆炸

(二)核武器的产生

(三)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生产自动化

(四)全球化浪潮和“地球村”的形成

(五)发达的医疗科学和技术

(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七)联合国的建立和发展

(八)世界人口会议和地球首脑会议的召开

(九)发达国家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趋势

(十)中国逐步走上人口负增长道路的现实

第五章 人口革命:人类通向自由和解放的一条道路

一 人类无限制的发展成为地球的严重破坏者

(一)对森林的破坏

(二)对土地的破坏

(三)对淡水资源的破坏

(四)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五)对动植物的破坏

(六)对臭氧层的破坏

二 人口革命:人类通向自由和解放的一条道路

附录一 老人公社

一 家庭养老已走进了死胡同

二 什么是老人公社

三 为什么要办老人公社

(一)农村老人幸福的需要

(二)农民人口革命的需要

(三)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四)农民思想改造的需要

四 怎样办老人公社

(一)老人公社的基地问题

(二)老人公社的生产问题

(三)老人公社的生活问题

(四)老人公社的医疗保健问题

(五)端正老人对死亡的态度

五 老人公社是否行得通

(一)老人公社具有优越性

(二)我们有时间,也有能力筹建老人公社

(三)老人公社符合老人自立自理的愿望

(四)老人公社符合中国农村老人大部分身体健康和终生勤劳俭朴的特点

(五)老人公社对青年有利无害

(六)老人公社符合中华民族群处群乐、求均求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

(七)人民公社的洗礼

(八)从历史上的老人集中公养制度看老人公社的可行性

六 本章结语

附录二 人口压力学

一 人口压力问题

二 人口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

三 人口压力的自然表现和社会表现

四 缓解人口压力的五种方式

五 人口压力的动力问题和人口压力的阻力问题

六 对人口压力的适应性问题

七 人口压力分洪口和分洪区域

后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