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两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辖镇,位于南江县南部。东与高桥乡、仁和乡接壤,南与元潭乡相邻,西与黑潭乡、红光乡毗连,北与傅家乡赤溪乡、燕山乡为邻,辖区总面积94平方千米。该镇总人口28698人,下辖4个社区居委会,13个行政村。下两镇人民政府驻下两社区下两新街16号。

下两镇地势属于四高中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下两镇南梁难江县。明属南江县。清置下两河口镇场,属吴垭乡。1935年夏,设两河联保办事处,属第二区。1952年1月,析两河乡置东垭乡。1955年8月,第五区更名下两区,两河乡属之。1958年9月,改下两公社;1984年3月,公社改乡。2001年11月,乡改镇。2005年3月,撤下两区,东垭乡并入,属县直辖。截至2021年,下两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入库0.7亿元、招商引资1.5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4元。

下两镇有云顶茶乡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镇先后获得“四川省十大茶旅魅力乡镇”“四川省川茶名镇·名乡60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四川省抗灾减灾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名称由来

下两镇因南江河与明江河在镇区相汇,称两河口;又因与南江上游上两河口相区别,称下两而得名。

历史沿革

下两镇南梁难江县。明属南江县,设集市。清置下两河口镇场,属吴垭乡。川陕苏区时期,设区乡苏维埃属长赤县苏。1935年夏,设两河联保办事处,属第二区,1941年,属两仁乡。1944年,置两河乡。1952年1月,析两河乡置东垭乡,属第四、五2区。1955年8月,第五区更名下两区,两河乡属之。1958年9月,改下两公社1984年3月,公社改乡。

2001年11月,乡改镇。2003年1月撤销十个区公所建制,下两个镇升格为正科级独立镇建制。2005年3月,撤下两区,东垭乡并入,属县直辖。2009年,其更名为下两镇人民政府。2011年,下两镇将元顶子国营茶牧场行政划定为下两镇行政管辖,新成立元顶子社区,2016年8月新成立东河街道社区。

地理

位置境域

下两镇地处县境南部,东与高桥乡、仁和乡接壤,南与元潭乡相邻,西与黑潭乡、红光乡毗连,北与傅家乡赤溪乡、燕山乡为邻。截至2011年,辖区总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5 人。

气候

下两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县境内中部低、中山温暖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热同季,光照适中。多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年平均28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3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

地形地貌

下两镇地处米仓山东南脉延伸带单面低山丘陵区地势呈东北向西南略倾斜,属浅切割方山与中切割低山中山地貌。境内最高点位于元顶子,海拔1300米:最低点位于南部南江河口、海拔 423 米。

水文水利

下两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支流南江河水系南江河由此向南纵贯中部全境,明江由东向西在镇区附近注入南江河。

2011年,下两镇有小(二)型水库3座,山坪塘96口总蓄水量241.4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2011年,下两镇有耕地13400亩,可利用荒山、草坡面积2.5万亩,林地面积9.7万亩。

自然灾害

下两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季节性旱灾、涝灾、冰雹暴风雨、洪灾、山体滑坡等。春干夏早每年都有出现。冰雹平均4年3遇。沿河两岸洪灾易发,最为严重的一年发牛在2011年夏秋,连发4次洪灾,致下两老街178间房屋全被冲毁。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下两镇辖下两、东垭、元顶子3个居民委员会,新桥、阳光、灵活、大田、东河、铁尖、钟嘴、老君、江口、平桥、柏杨、黄坪、七岭、瓦坪、天关、落山、中山、碓盘、东垭、青龙寨、帽坝、柑树坪2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99个村民小组。下两镇人民政府驻下两社区下两新街16号。截至2016年,下两镇辖4个社区居委会,22个村民委员会。截至2025年3月,下两镇下辖4个社区、13个行政村:下两社区、东垭社区、东河社区、阳光社区、新桥村、阳光村、钟咀村、老君村、江口村、黄坪村、东垭村、帽坝村、柑树坪村、天关村、两河村、双坪村、乐山村。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11年末,下两镇辖区总人口2869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198人。总人口中,男性15401人,占53.7%;女性13297人,占46.3%。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7.6%,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3.1%。

经济

截至2021年,下两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入库0.7亿元、招商引资1.5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4元。

农业

下两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薯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6万吨。经济作物以油料、蔬菜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5万头,出栏3.2万头;南江黄羊饲养量1.8万只,出栏1.2万只。

截至2011年,下两镇新植茶叶200亩,全镇茶园面积突破1.8万亩,盛产8000余亩,实现茶叶年产值1200万元。

商业外贸

2011年末,下两镇商业网点61个,职工514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8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600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下两镇财政总收入2787.4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7.4万元,比上年增长 13.2%。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7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各项贷款余额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下两镇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10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10所(其中中心小学2所,村教学点8个),在校生1692人,专任教师82人,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100%。镇中学1所,在校生2550人,专任教师16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100%。

卫生健康

2011年末,下两镇有镇卫生院1个;病床70张,医务人员86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8250人次。

科技

2011年末,下两镇重点推广农业、畜牧业新技术8项。

文化事业

2010年,下两乡政府文化站由政府一名干部担任逐步成立起秧歌队,组织民众跳广场舞,打篮球等活动。2007年成立了老年门球队。2012年成立了老年协会、老年体育协会,与文化站一套班子、一套人马,由老中青组成了秧歌队、太极拳、扇子舞队、广场舞健身队,活动人数扩大到1000多人,门球队由7人扩大到28人,镇上的秧歌、门球队多次参加市、县文化体育赛事,获得优异成绩。2014年配合南江文新局在下两中学举办了歌唱新南江文化体育演出活动,在下两境内由政府举办的各类文化体育大型活动。

2011年末,下两镇镇文化站1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5个;各类图书室24个,藏书2.2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地方民俗音乐、楹联书法等。

体育

2011年末,下两镇的学校有体育场8个。

社会保障

2011年,下两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4户人数83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8户,人数1101人;农村医疗救助18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4人次,共支出9.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0人。敬老院1家,床位65张,收养农村五保65人。社区服务设施5个,其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3个。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5800人,参保率40%。

截至2021年,下两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1%和82%,全年发放养老金500余万元。

人居环境

截至2021年,下两镇实施14.7公里下东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新建并硬化农村公路36.18公里,通村硬化路实现全覆盖,通组公路硬化率达85%以上。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新建达标厕所167座,改建57座,修建化粪池783处。实施252万元集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项目,提升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

交通

1953年,巴中市南江县的公路贯通境内。下两河道历来是靠渡船过河,境内有渡船4个(下两河口、灵河铺、中嘴、斑竹林)。1979年随着下大公路贯通,1982年下两河口用汽车船横渡,连接沿河两岸的交通。1995年下东公路通车,1998年下两区委、区公所带领下两片区8乡镇开始谋划建修黄桷树大桥,采取争取国家补助、农民筹资、个人捐款的方式,历经4年的努力,共筹集资金460万元,其中国家资助150万元,片区农民筹资290万元,个人捐款10万元,于2001年10月正式建成通车。

2011年,新疆101省道横贯下两镇全境。村级公路总长110千米,公路通村率100%。有各种客、货运车辆126台年客运总量22万人次。2011年末,下两镇有镇区客运站、货运站各1个,客运汽车站2个,日发客运汽车10班次,日均客运量220余人次。截止2017年,全镇22个村全部通公路、水泥路

文化

传统节日

下两镇的春节,传统习俗是农历除夕或二十九过大年,正月十四过小年,从腊月三十称为“除夕”,这一天中午叫团圆年,合家团聚,饮食最丰富,饭前先敬祖宗家神,午饭后打扫清洁,晚上围大炉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到十二点才睡,从第二天初一起叫春节,这几天要走亲戚拜年,各个亲戚盛宴富餐,老人要给小孩红包。

习俗

婚嫁习俗

古时候,婚礼内容丰富,程序复杂,仪式庄重。从选择配偶到正式结婚,大致分为六个部分,所谓“六礼”。

一、纳彩:男家请媒人去女家说亲

二、问名:男家请媒人去女家何女方姓名及生辰年月

三、纳吉:男之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决定缔结婚姻

四、纳征:又称“纳币”,男方以聘礼送给女方,女方一接受聘礼就宣告婚姻成立

五、择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女方佳期。

六、亲迎:新郎亲去女方迎接。“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历代封建法典,都有类似六礼的规定,后来缔结婚姻时,男方付给女方一定的财物作为“聘礼”,就源自六礼中的纳礼与采征。六礼中男方付给女方的身价为主要特征,是归礼教中包办婚姻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参考资料:

祭祀礼仪

丧葬祭祀:父亲临终时,子女应该守在身边,聆听遗言,称为送终,然后把死者抬到椅子上安坐,停止呼吸后送进堂屋,称作入“中堂”或叫“正寝”,当即鸣鞭炮、烧纸,曰“落气钱”,请人给死者美容净身,紧接着穿寿衣,寿衣为单数(夹衫一件为两件),多少不等,穿寿鞋,戴寿帽,用布或草纸掩面,于二十四小时后入棺。

布置灵堂,布告亲友,在灵柩前摆放供桌、放贡品、放灵位,点长明灯。孝氏轮班守灵,并接待参灵者。奔丧者进展前,要先衣鞭炮,死者的长子应穿孝服,包孝帕在门外迎接参灵的人。女丧,娘家亲破烂来吊丧者,称为“人主”,人主将至,先放鞭炮,孝氏列队出门,悲哀礼拜,跪接人主。“封棺”,亲子和子女一律审在灵柩前,死者若是女辈,要等家人来检查后才能盖棺,盖棺后,要请德高望重的文人,用新的笔点上朱砂或新红,口颂赞词赞语。并在棺木上写画吉利语言或图案,叫做“压邪”,讨个吉利。

文化古迹

钟山寺庙宇

钟山寺庙宇是江口村唯一保存基本完整的古代建筑,始建于清代年间,1952年土改时将部份房屋分给村民作民宅,1964年破四旧,1966年文化大革命所有佛像,雕塑被毁, 部份建筑以及亭台塔保存基本完好。

伏魔殿

伏魔殿是天关村唯一保留完好的古代建筑。位于天关村二社的少顶山。庙宇是三合院、长三间、两头专教。

铁尖村红二十九军军部旧址

铁尖村红二十九军军部旧址,修建于1933年,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此外,下两镇还有清朝的古遗址,如铁尖寨寨址,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三年,元顶子社区云顶寺遗址、东垭社区保安寨寨址、平桥村岳家宅遗址也都修建于清朝年间。

风景名胜

云顶茶乡旅游景

下两镇有云顶茶乡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顶茶乡旅游景区位于南江县南部,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距离巴中市城区28公里,景区依托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以乡村旅游扶贫增收为目标,开发特色产业,建设四川省优质富硒茶产业基地,打造百里万寿菊产业带。

猴子岩

元顶子地区生态环境优美,地理气候良好,造就了野生动物的乐园,此处为猕猴栖息地,因此得名“猴子岩”。

禅台览月

相传,云灵寺僧人经常来此坐禅修炼,故名“禅台”,禅台低于元顶子100米左右。

白虎关

白虎关因“白虎村”而得名。白虎村历史悠久,为巴人板楯蛮聚居之地,曾在此处建有关隘。板楯蛮人因从高祖定秦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因此,“白虎”地名一直延用至今。

相关名人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2025年3月21日,有网民发视频称,当天,在巴中市南江县下两镇,有人员驾驶黑色轿车不顾警方执法人员阻拦,强行冲卡后逃走。3月22日,相关记者从南江县权威部门获悉,确有该事件发生,事发时,办案民警在抓捕一名网上逃犯。截至3月23日,犯罪嫌疑人仍在抓捕当中。

参考资料

南江县文化馆.南江县文化馆.2025-03-23

村(社区).四川政务服务网.2025-03-23

2022年下两镇政府工作报告.南江县人民政府.2025-03-23

南江县下两镇主要职责、领导简介和机构设置.南江县人民政府.2025-03-23

好消息!宜宾这两个村落入围中国传统村落.网易.2025-03-23

逃犯开黑色轿车强行闯卡冲撞警方后逃窜 四川当地回应:正在抓捕.极目新闻.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