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菌血症

菌血症

菌血症是指外界的细菌经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增生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出现菌血症的患者往往发生急性多器官转移性感染,并出现各种急性感染症状。菌血症多见于慢性病或免疫受损患者以及静脉吸毒者。菌血症多由导尿管或者是体表的手术造口导致。感染的口腔组织的外科手术或常规的牙科操作,感染的下尿路插管,脓肿切开、引流和内置器的细菌生长,特别是静脉注射和心内导管,导尿管和造口术内置器及导管均可引起短暂的菌血症。典型的革兰阴性菌血症是间歇性和机会性的,虽然这种菌血症可能不影响健康人,但对免疫受损并伴有重病的患者、化疗后的患者以及严重营养不良者,可产生严重后果。菌血症表现为骤起高热,可达40℃~41℃,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肝脾可肿大,重者可黄疸,皮下出血斑等。菌血症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菌血症常见的合并症有继发性脓胸、化脓性心包炎腹膜炎脑膜炎、急性心内膜炎等。可导致多器官转移性感染,影响呼吸、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若引发器官衰竭可危及生命。

就诊科室

病因

总述

菌血症因细菌从感染原发灶或易感部位释放入血引起,可引起菌血症的病原体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厌氧菌等。

基本病因

1、病原菌的致病能力

病原菌的致病能力,与其毒力和数量相关。细菌可分泌内、外毒素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一方面对机体造成直接毒性作用,另一方面可激活免疫、凝血、神经内分泌等机制,造成组织和器官损伤。

2、机体防御功能减弱

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缺乏,肾上腺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放疗、细胞毒性药物等的使用,严重的基础疾病等,均可导致机体防御功能减弱。

3、机体生理屏障的破坏

机体生理屏障有抵抗外界细菌入侵的作用,但各种原因造成的生理屏障受损,可成为菌血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如口腔组织的外科手术或牙科操作、下尿路插管、脓肿切开和引流、置入体内仪器的细菌生长等均可引起短暂的菌血症。菌血症可能不影响健康人,但对免疫受损并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化疗后的患者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危险因素

1、宿主因素

(1)年龄≥65岁或者婴幼儿。

(2)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等。

(3)危重疾病患者,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升高。

(4)营养不良患者。

(5)免疫缺陷病患者,HIV、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

(6)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2、治疗因素

(1)侵入性操作:如感染口腔组织的外科手术或者常规的牙科操作、感染的下尿路插管,脓肿切开和引流。

(2)体内留置装置:血管内装置,如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心内导管;血管外装置,如引流管、造瘘管、导尿管、胃管、气管导管等。

3、环境因素

ICU留住时间越长的患者,罹患菌血症风险越高;同时护士/患者比例越低,罹患菌血症风险也会越高。

症状

总述

菌血症患者的症状与机体免疫水平、病原菌致病能力等因素有关。大多数短暂而低水平的菌血症不引起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发热、低体温、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表现。

典型症状

1、大多数情况下,短暂而低水平的菌血症不会引起明显症状。

2、当机体处于免疫低下状态或细菌数量大时,则可引起明显症状。典型的表现为全身性感染的症状,包括:

(1)骤起高热或低体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极为迅速。

(2)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

(3)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4)肝脾可肿大,重者可有黄疸、皮下出血斑等。

并发症

1、细菌随血流播散可导致继发性脓胸、化脓性心包炎腹膜炎脑膜炎、急性心内膜炎等。

2、如机体防御功能异常,细菌未被清除,可能发展为败血症。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低体温、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液培养、病原体培养、血常规、X线、CT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实验室检查

1、血液培养

应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培养,通过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菌,有助于诊断,可帮助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2、病原体培养

如果患者有明确感染部位,也可从感染部位取脓液或体液作革兰染色和培养,有助于诊断。

3、血常规

患者可能出现免疫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感染表现。

影像学检查

如有必要医生也可能进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寻找病因,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检查方式。

感染部位致病菌培养

血培养

血常规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哪些异常症状,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有无加重的情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服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患免疫缺陷病、进行有创性医疗操作的经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液培养、病原体培养、血常规、X线、CT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菌血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不进行治疗。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进行病因处理以及抗感染药物治疗。

对因治疗

通过病史、辅助检查等寻找可能的感染源,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有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的应尽快予以拔出;有明显外在感染伤口应尽快清创;内在脓肿应根据病情选择穿刺或手术去除。具体治疗方式请以医嘱为准。

一般治疗

1、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菌血症一般无需治疗。

2、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给予补液、吸氧等处理。

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早期无细菌培养结果时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请以医生的治疗方案为准,在此仅作为介绍。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选择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2、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可选择利福平、氧沙星、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药物。

3、厌氧菌感染可选择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

相关药品

头孢他、头孢、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利福平、氧氟沙星、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甲硝唑、替硝唑

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去除感染源,以医生的治疗方案为准。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危害

预后

预防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菌血症的病因.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