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论注
《金匮要略论注》,《金匮要略》注本,25卷。清代徐彬(忠可)撰于康熙十年(1671年)。徐氏认为:“《金匮玉函要略方》为杂证妙谛”,并据明代徐镕本人的条文次序予以论注。
简介
《金匮要略论注》体例新颖,“正义疏备于注;或有剩义及总括诸证不要专属者备于论”。注论结合,眉批补充,内容完整,从一字一句到脉因证治都作了详细的剖析。是众《金匮》注本中较好的一家,对后世影响较大,本文就其注释特点进行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引证
《黄帝内经》 溯本求源
《论注》注释时注意引用《内经》条文,以经解经,如在解释《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将《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篇》、《六节脏象论》、《脉要精微论》、《脏气法时论》及《灵枢》中的《五神》、《本神》、《决气》等部分内容录于注中。如对首篇第3条中“色白者,亡血也”引《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
参考资料
医药网.www.pharmnet.com.cn.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