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庄镇,隶属临沂市,位于蒙阴县沂南县费县三县交界地,总面积为260.2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该镇人口为7.3万人。垛庄镇是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山东省文明乡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临沂市优先发展重点镇。

垛庄镇历史悠久,以驻地村垛庄而得名。1040年建村,传言曾被地震和洪水摧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上重建村庄,故名重摞庄,后演变为垛庄。清世宗雍正十二年(1734年)起属沂州府重镇,并设有驿站。1938年前为沂水县九区,后于1940年归沂南县,1956年划归蒙阴县。1958年10月与界牌乡合并组成孟良崮人民公社,后改为垛庄人民公社,并于1985年9月改为垛庄镇。2011年8月界牌镇合并入垛庄镇。截至2023年,该镇下辖52个行政村。

垛庄地区是沂蒙革命根据地核心区之一,红色资源丰富,是沂蒙地区早期党员刘晓浦、刘一梦的家乡。现代遗址有孟良崮战役遗址、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孟良崮烈士陵园,1977年被山东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垛庄镇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3月批准为省级中心镇。

历史沿革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境域属沂州府重镇,并设有驿站。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前,为沂水县九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划归沂南县

1956年,划归蒙阴县为垛庄区。

1958年春,分为界牌、崖子、垛庄3乡;同年10月,与界牌乡合并组成孟良崮公社(以孟良崮山得名);同年11月,改为垛庄公社。

1962年,与界牌分设公社。

1963年,为垛庄区。

1971年,又为垛庄公社。

1985年9月,改为垛庄镇。

2011年8月,界牌镇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垛庄镇辖1个社区、61个行政村:垛庄、大山寺、华兴、东孟良崮、兴和、长明、西孟良崮、凤凰峪、码泉、水涟峪、皇营、开源、宝石峪、双石峪、古泉、红日、蒙河、后里、黄姑庵、石山庄、桑园、豆角峪、南蓉芙、崖头挡、河西新村、东界牌、万泉庄、河东新村、北太平、沂汶庄、彭刘大村、三山店、司家庄、马头、莫峪子、杨树底、赵家庄、石汪河、郑旺庄、西界牌、董家河、北庄、朝仙桥、四泉庄、季家林、海子崖、尚庄、丁旺庄、牛蹄湾、河头泉、和平、兴隆庄、三联、重山、贾家庄子、潘家沟、双河峪、曹家圈、圈里、葛墟、孙家峪子、石家峪;下设305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垛庄镇辖9个社区、4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垛庄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垛庄镇地处蒙阴县东南部,蒙阴、沂南县费县3县交界处,东与沂南县双堆镇接壤,南与薛庄镇相接,西与桃墟镇毗邻,北与旧寨乡蒙阴街道相连,行政区域面积26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垛庄镇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最高点为蒙山第三高主峰望海楼,海拔1001.2米;最低点位于西师古庄村,海拔120米。

气候

垛庄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回升快,多西南风雨水少,气候干燥,晚春常有霜冻、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夏季,气压低,温湿度高,多为东南风,雨量充沛,降水集中。秋季日照充足,温度高于春季,昼夜温差大,大都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气压高温度低,雨雪少,西北风盛行,气候干冷。多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日照时数2469.4小时,日照率为55.7%。年平均降水量为782.4毫米。

水文

垛庄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主要有二级河道汶河蒙河两条,其支流主要有界牌河、西界牌河、河头泉河、黄仁河、里河等。其中蒙河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蒙山华皮岭北麓,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境内流域面积197平方千米,长22千米。

自然资源

垛庄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页岩陶土长石、铁矿石、白云岩、白甘土等。其中页岩储量约达1.2亿立方米,陶土储量达4000万立方米,长石储量达3000万立方米,铁矿石储量达200万吨。其他自然资源有地表水容量5350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为2375万立方米,绝大部分属碳酸氢盐钙型水,是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角闪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贫水区、基岩构造裂隙水富水区、第四系孔隙水富水区。临沂城30万吨供水工程为境域留有2个出水口,每日可从岸堤水库中输送4万吨清洁水。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垛庄镇辖区总人口7367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万人,城镇化率30.7%。另有流动人口1700人。总人口中,男性37366人,占50.7%;女性36310人,占49.3%;18岁以下12617人,占17.1%;18—60岁47640人,占64.7%;60岁以上13419人,占18.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3149人,占99.4%;有回族1个少数民族,共477人,占0.6%。2011年,人口出生率11.1‰,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4.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85人。

2017年末,垛庄镇常住人口为72304人。

截至2019年末,垛庄镇户籍人口为7781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垛庄镇完成财政总收入5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7.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76.9万元,比上年增长29.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925.7万元,增值税555.7万元,企业所得税138.6万元。人均财政收736入元,比上年增长17.6%。农民纯收入8020元,比上年增长18.6%。

2016年,垛庄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907万元,增长3.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增长4.1%;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90元。

2019年,垛庄镇有工业企业257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1个。

农业

2011年,垛庄镇实现农业总产值9.6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5万吨,人均579.3千克,其中小麦1.2万吨,玉米1.5万吨。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2011年,花生种植面积3.2万亩,产量0.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果品、烤烟、花卉。2011年,全镇种植果树8万多亩,主要有蜜桃1.9万亩、板栗4万亩,烤烟种植面积9278亩,花卉年种植桂花苗木1600余亩,繁育桂花30多万株,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系列,含结籽桂、柳叶银桂、麻叶金桂、波叶金桂等26个珍稀品种。

垛庄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兔、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2万头,年末存栏量1.2万头;牛饲养量1.4万头,年末存栏量0.6万头;羊饲养量7.1万只,年末存栏3.5万只;兔年末存养量37.5万只;家禽年饲养量80.3万羽,年末存养量25.2万羽。2011年末,出产淡水产品320吨。

工业

2011年末,垛庄镇有规模工业企业17家,职工2816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垛庄镇有商业网点1031个,职工3042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集贸市场9个,年成交额2.8亿元。外贸产品生产企业两家,2011年,出口额7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40万美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垛庄镇境内有三家金融机构设立了营业网点,各类存款余额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各项贷款余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垛庄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996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3所,在校生2680人,专任教师18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968人,专任老师16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垛庄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963.46万元,比上年增长25.6%。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47.6%,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垛庄镇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垛庄镇有文化站、文化中心各1个,广播电视站2个,村级文化大院32个,各类文化专业户63个,各类图书室、农家书屋39个,藏书30多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67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4万户,入户率75.3%。

2011年末,垛庄镇有学校体育场5处。3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垛庄镇有孟良国医院、界牌中心卫生院各1个,村卫生室53个;病床17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4张,固定资产总值163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5人,其中执业医师64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3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9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垛庄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9户,人数48人,支出6.2万元,月人均108元,比上年增长22%;医疗救助27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364人,共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44人,支出280.9万元,比上年增长17%,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1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81万元,比上年增长8%。敬老院2家,床位160张,收养农村五保老人87人,分散供养197人。社区服务设施6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2个,社区服务站14个。慈善分会2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5.8万元,使385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60万元,比上年增长42%,基金支出合计360万元,比上年增长42%。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7万人,参保率达97.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垛庄镇有邮政支局2个;征订报纸、期刊30万份(册)。联通、移动企业各1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8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45%;移动电话用户3.6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40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垛庄镇境内有岸堤水库(山东省第二大水库)、石马庄、黄仁等水库14座。

2011年末,垛庄镇有深水机井3眼,年供水28.3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6万吨,排水管道32.4千米。

2011年末,垛庄镇有公园1个,绿化覆盖率37%。

交通

垛庄镇有北京-上海高速公路、205国道、垛薛公路、孟蒙公路、莒界公路等过境。

文化

垛庄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垛庄村而得名。

旅游

风景名胜

孟良崮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占地800公顷。孟良崮主峰上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山下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上山公路11千米全部硬化。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建于1984年,位于孟良崮山顶,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部队地方武装武装力量体制。底座为边长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体,组成一个枪托,象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托的周围是红色围墙,象征着高山下的花环。碑的三面分别镌刻着胡耀邦同志、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的题词或词作。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共分5个展厅,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陈列着孟良崮战役大型沙盘,战役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阻援情况,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等。

石屋山摩崖石刻高1.5米,宽1.25米,呈拱圆形,内共有23尊佛像。最高的0.3米,最矮的0.2米,分为上中下三组,顶端飞天两个,上层7尊单体佛像,端坐于莲花和祥云上;中间两组4尊佛像,右面一组主佛头顶有佛光环绕,两边有双体菩萨和弟子站立;下层有4尊小佛像,两边各有一个力士护卫,底边有两只瑞兽和门坎。

石马庄村摩崖石刻分为一组佛雕和一尊单独雕像,两侧有两个护卫力士。佛雕长3米,宽0.6米,有佛像29尊。中间是观世音,两侧各有14尊佛像。

宽0.7米,长1.6米,呈长方形,共有19尊佛像;佛像高0.3米,分上下两组。上组为12个单体佛像,下组为7个单体佛像,中间为主佛,双手合十,脚踏祥云,佛龛下端两边各有一名力士护卫。

在垛庄镇驻地南7千米处,有一座睡虎山,山上有洞叫云霞洞。云霞洞分明、暗两部分,冬暖夏凉。暗洞狭窄,幽深莫测;明洞宽大,能容千人。明洞中有石炕、石桌、石凳、石碗等,游人可以住宿,早起登望海楼观日出。洞前有长20米、宽1米的自然天窗采光,称为南天门。附近还有牛角洞、蛤蟆洞等10多个小洞,洞后有路可通洞顶遥看黄仁水库、玉皇庙等景点。

获得荣誉

2017年11月,垛庄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2020年7月,垛庄镇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红色堡垒镇】•蒙阴县垛庄镇.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6

沂蒙风光 | 孟良崮.今日头条.2024-03-16

垛庄镇.蒙阴县人民政府.2024-03-16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3-23

垛庄镇.国家统计局.2024-03-23

蒙阴县垛庄镇全部村庄有什么村 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这里.今日临沂.2017-06-04

(受权发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新华网.新华网.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