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始原》一书主要探讨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历程。全书分为八个部分,涵盖了中华文明的原始状态、文明起源的自然和社会背景、聚落形态的变化以及文明起源的影响因素等丰富内容。此外,书中还详细讨论了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交流、北方地区及华南地区的考古发现、夏商周时期的考古成果,以及科技考古领域的最新进展。
书籍内容
《中华文明的始原》这本书深入分析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全书共分八章,分别涉及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文明起源的地理和人文条件、聚落演化的模式与文明起源的关系、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对文化交融的作用、北方区域的考古发掘、华南地区的考古探索、夏商周时代的考古成就,以及科技考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简介
严文明,生于1932年,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担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和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工作。
作品目录
一 中华文明的始原
中华文明的始原和早期发展
《古代文明》发刊辞
追寻中国文化的根
炎黄传说的考古学观察
重建早期中国的历史
二 文明起源的环境
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瞄准学术前沿,发展环境考古
从史前文化的演变看8000~4000年前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西北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三 聚落演变与文明起源
小行星3789史前聚落的考古研究
聚落演变与中国早期文明
长江中下游平原史前聚落的考古研究
垣曲盆地的聚落考古研究
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的起源
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
纪念西阴村遗址发掘八十周年
山东省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江淮平原的文明化进程
文明化进程中的一个实例——凌家滩遗址
良渚文化与中国文明的起源
一部优秀的考古报告——《反山》
《纪仲庆文集》序
五 北方考古
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红山文化五十年
甘肃省史前考古的丰碑
六 华南考古
华南考古的期望
关于石峡遗址发掘报告整理编写工作的谈话
《石峡遗址——1973~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序
咸头岭遗址与咸头岭文化
海洋考古的矢
小行星3789东南地区的民族考古研究
傣族与南岛语族的海洋文化
南方地区史前考古的新进展
七夏商周考古
二里头文化与夏朝
洛阳皂角树的考古工作
商周的手工业生产
夏商周青铜文明的探研
八 科技考古及其他
自然科学技术与考古学
在第六次全国科技考古会上的讲话
现代考古学研究方法之一:定量考古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年
中国考古学: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考古学的现状与思考
参考资料
中华文明的始原.豆瓣读书.2024-08-31
中华文明的始原.缺书网.2024-08-31
中华文明的始原.读书网.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