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莱德攻势是苏联红军及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游击队从德意志国防军手中解放贝尔格莱德的军事进攻行动,两军最初各自行动,但最后却合作在贝尔格莱德地区消灭德军。攻势由乌克兰第3方面军南翼的保加利亚第2军团展开,该军团进入在莱斯科瓦茨-尼什地区,与武装亲卫队第7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爆发战斗。
简介
贝尔格莱德攻势或贝尔格莱德战略攻势行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Beogradska ofenziva/ofanziva; 俄文:Белград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1944年9月14日 — 1944年11月24日)是苏联红军及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游击队从德意志国防军手中解放贝尔格莱德的军事进攻行动,两军最初各自行动,但最后却合作在贝尔格莱德地区消灭德军。
参与进攻的是的苏联乌克兰第3方面军(包括保加利亚第2军团)、在北面的部份乌克兰第2方面军及在西面的南斯拉夫游击队之第1军团,他们共同进攻部份的德国E集团军(施内肯伯格及斯特恩军群)包括塞尔维亚第五纵队及塞尔维亚游击队,目的是消灭在苏瓦普拉尼纳地区的德国E集团军、在大摩拉瓦河以东的德国F集团军及最终解放贝尔格莱德。
第二个目标是切断德国E集团军从希腊、阿尔巴尼亚及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部通过贝尔格莱德到匈牙利王国包括塞萨洛尼基贝尔格莱德铁路。
背景
1944年9月初,两个德国集团军被部署在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希腊及阿尔巴尼亚): E集团军(行动的南部地区)及F集团军(行动的北部地区),由于德军在雅西-奇西瑙攻势战败(导致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王国投降)及苏联红军进入巴尔干半岛,E集团军被命令撤退到匈牙利,而F集团军的部份部队在匈牙利被用来组成一个新的塞尔维亚集团军。
由于,君主主义者/法西斯主义政权被推翻及被由基蒙·格奥尔基耶夫领导祖国阵线全国委员会成立的新政府代替,新政府成立后,立即向纳粹德国宣战。
到9月底,由费奥多尔·托尔布欣陆军元帅指挥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已集结在保加利亚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边境,苏军第57军团已驻扎在维丁地区,同时保加利亚第2军团(下辖于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驻守在通往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及希腊边境的尼什铁路线,这令致在南斯拉夫境内之南斯拉夫游击队第1军团亦到来,为了分别支援南斯拉夫游击队第13及第14军解放尼什及苏联红军第57军团进攻贝尔格莱德,苏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之第46军团部署在泰雷戈瓦河(罗马尼亚境内),因而切断了在芙厦斯以北连接贝尔格莱德与匈牙利的铁路线。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游击队总司令约瑟普·铁托与苏军进行行动前的准备工作,铁托在9月21日到达苏军占领下的罗马尼亚王国,随后转往莫斯科与约瑟夫·斯大林会晤,会谈非常成功,特别是双方达成了有关保加利亚军队在南斯拉夫境内参与作战的协议。
攻势
当地面攻势开始时,苏军第17空军军团(乌克兰第3方面军)被命令阻止德军从南斯拉夫南部及希腊撤退,从9月15日至9月21日,他们对尼什、斯科普里及戈斯蒂瓦尔的铁路桥及其它重要设施实施空中攻击。
2天后,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民族解放军会合,该军团与南斯拉夫游击队一同击败了塞尔维亚游击队及塞尔维亚前线军的联合部队及到达弗拉索廷采,保加利亚军队在其装甲旅的带领下,在10月8日亦即是到达弗拉索廷采两天后,于贝拉帕兰卡与德军相遇,10月12日,保加利亚装甲旅在南斯拉夫游击队第47师第15旅的支援下攻占了弗拉索廷采,而同时保加利亚侦察营在向普里尼什前进中渡过了摩拉瓦河,目的是阻止武装亲卫队第7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的残余向西北面撤退,但是保加利亚军队解放科索沃行动最终切断了德国E集团军从希腊向北撤退的道路,10月17日保加利亚军队的先头部队到达了库桑里札镇及通过库苏米捷斯卡班加,11月5日,在普雷波拉克通道付出惨重代价后,该旅攻占了波多杰沃,但在11月21日前未能到达普里什蒂纳。
苏军第57军团在9月28日从维丁地区向贝尔格莱德方向发起进攻,其第64狙击军从维丁以南地区出击以掩护主力部队在帕拉钦渡过摩拉瓦河,而第68狙击军在维丁以南向姆拉代诺瓦茨前进,在彼得罗瓦茨以南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游击队第14军会合,第75狙击军从德罗贝塔—塞维林堡地区向波扎雷瓦茨进攻,以掩护苏军第57军团的北翼,该军团得到多瑙河小舰队的支援,该舰队在方面军之北翼沿多瑙河展开攻击,及在河上运输军事物资及装备,南斯拉夫游击队第14军(在第17空军军团的支援下)在激烈战斗下突破了敌军在塞尔维亚东部山脉一带的边界线,10月8日南斯拉夫人民民族解放军进至摩拉瓦河,于大普拉纳及帕兰卡攻占了两个桥头堡,而第4亲卫机械化军从保加利亚东南部向贝尔格莱德以南地区渗透,同时,新近到达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游击队第1无产阶级师及第12西伯利亚师则在贝尔格莱德以西的萨瓦河上攻占了多个桥头堡。
攻势之北面,苏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之第46军团,尝试从北面包围德国在贝尔格莱德的守军,以切断沿蒂萨河的河上及铁路供应线,在苏军第5空军军团的支援下,第10亲卫狙击军突然在潘切沃北面渡过蒂米什河及蒂萨河,从而切断了贝尔格莱德 - 诺维萨德铁路线,在更北之地区苏军第31亲卫狙击军向兹雷尼亚宁进攻,及苏军第37亲卫狙击军攻向及渡过蒂萨河,切断诺威萨与苏博蒂察之间的铁路,从而准备计划布达佩斯攻势。
攻占贝尔格莱德
苏联红军第4亲卫机械化军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游击队第12军在10月14日突破敌军在贝尔格莱德南面的防线,靠近该城,南斯拉夫游击队沿萨瓦河南面的公路向贝尔格莱德推进,而苏军则在河之北岸战斗,攻占该市之行动被推迟,原因是要扫荡在贝尔格莱德与斯梅代雷沃(东南面)之间有数千名敌军,10月20日贝尔格莱德最终被南斯拉夫人民民族解放军及党卫队和苏军联合解放。
南斯拉夫游击队第13军与保加利亚第2军团合作,从东南前进,他们负责尼什与莱斯科瓦茨地区,沿摩拉瓦河及南摩拉瓦河切断德国E集团军之退路,E集团军之部队因而被切断在黑山与波黑之间的山区,因而未能增援在匈牙利的德军。
第二天,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单位攻占了克拉列沃及最后切断了塞萨洛尼基通向贝尔格莱德的高速公路。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游击队的单位联同苏军第46军团辖下的第10亲卫狙击军,渡过多瑙河,攻击贝尔格莱德东北地区面之德意志国防军,扫荡了蒂萨河及多瑙河之左岸(南斯拉夫境内)及解放了潘切沃。
同盟军
参加攻占南斯拉夫首都的部队是:
乌克兰第3方面军:
第4亲卫机械化军包括:
第13亲卫机械化旅;
第14亲卫机械化旅;
第15亲卫机械化旅;
第36亲卫坦克旅;
第292亲卫自行火炮团;
第352亲卫重型自行火炮团;
第5亲卫摩托化狙击旅;
第42反坦克炮兵旅;
第22高射炮兵师
第57军团
第75狙击军包括:
第223狙击师,
第236狙击师;
第68狙击军
第73亲卫狙击师
多瑙河小舰队
装甲艇旅;
第1亲卫装甲艇团
第4亲卫装甲艇团
河岸护卫队
第17空军军团
第10空中突击军包括:
第295空中战斗机师
第306空中突击师,
部份第136空中突击师;
第10亲卫空中突击师
第236空中战斗机师
部份第288空中战斗机师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游击队第1军团:
第1无产阶级师,
第6无产阶级师,
第5突击师,
第21突击师;
第12军包括:
第11突击师,
第16突击师,
第28突击师,
第36突击师
总结
解放贝尔格莱德奖章是授与参加解放贝尔格莱德的苏联官兵当贝尔格莱德攻势完结后,乌克兰第3方面军转往匈牙利支援乌克兰第2方面军及随后提供武器、装备及弹药以支援南斯拉夫游击队解放整个南斯拉夫。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在1945年6月19日命令设立解放贝尔格莱德奖章。
贝尔格莱德攻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南斯拉夫及东方战线的一部分
日期: 1944年9月14日 — 1944年11月24日
结果: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游击队及苏联红军获胜,解放了贝尔格莱德及南斯拉夫周边地区
参战方
共产主义:
南斯拉夫游击队轴心国:
塞尔维亚游击队 (第五纵队)
塞尔维亚救国政府 (第五纵队)
指挥官
萨沃·德勒杰威兹
柏高·帕夫莱蒂奇
达尼罗·历基
弗拉基米尔·日丹诺夫
康斯坦丁·穆拉维耶夫 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
威廉·施内肯伯格
汉斯·古斯塔夫·费尔伯
亚历山大·罗尔
德拉查·米哈伊洛维奇
兵力
580,000人、3640门大炮及迫击炮、520辆坦克及突击炮、1420架飞机、80艘军舰 150,000人、2100门大炮及迫击炮、125辆坦克及突击炮、350架飞机、70艘军舰
伤亡
4,350人死亡及残废、14,488人受伤及染病 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