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是由雷颐撰写的书籍,于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深入剖析了李鸿章的政治生涯及其对中国晚清时期的影响。

作者简介

雷颐,1956年出生于中国,曾经历下乡插队、参军以及工厂工人的生活阶段。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随后进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专攻中国近代史,并于1985年取得硕士学位。同年加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历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现任研究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文化史,发表了多部学术著作并翻译了若干作品。

内容简介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通过对李鸿章重要奏折与信函的独特解读,揭示了他的官场智慧和政治策略。书中探讨了李鸿章如何在官场上既能有所作为,又能保护自身利益的“李鸿章模式”。此外,还通过分析奏折这一特殊文体,展现了隐藏在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和历史细节。李鸿章的一生见证了清朝的兴衰,他虽然尽力推动改革,但在保守派的压力下不得不谨慎行事。他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身影,尽管为国家争取了不少利益,但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阅读此书不仅能够了解李鸿章个人的经历,也能窥见清朝末年的动荡局势。

编辑推荐

这本书从李鸿章的平民出身到成为晚清重臣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他在官场上的生存之道,即既要有所作为,也要懂得自我保护。书中还展示了他在外交领域的成就和争议,以及他对变革的态度——尽管支持革新,但他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安全。这种复杂的角色定位使得李鸿章的形象更加立体丰富。

目录

自序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

为官:大臣何以成为大臣

从曾氏门生到方面大员——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做官须用自己人——空降巡抚的用人之道

该抗旨时就抗旨

升任两江总督——李、曾的政治命运初现端倪

首次严重政治危机

该敷衍时且敷衍——从吴棠案看李氏的做官经

痞子手段与曾李政治命运——接近权力中枢的关键一跃

第一总督——妥处与“老首长”关系

晚清时局中的曾李关系

出国欧游

维新变法中的李鸿章

老臣厄运与再起

外交:一生秋风糊裱匠

1861:朝廷的新国策——从“仇夷”到“联夷制乱”

巡抚曾经心狠手辣——杀降事件和戈登辞赏

洋枪队”的终结

太平天国洋兄弟之死

从理藩到外交——外交对清朝的重大意义

近代中日外交的开端——中日外交一

台湾事端初次交锋——中日外交二

一次难得的强硬外交——保护秘鲁华工案

马嘉理案:中国边疆危机的大爆发

马嘉理案的“威八条”——弱国外交家的两难处境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琉球王国——中日外交三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朝鲜——中日外交四

中国边疆危机之新疆——中俄外交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越南——中法外交

洋务:被打出来的近代化

亦开风气之先——请设上海广方言馆

“发威马齐”:中国军队的近代化

阿思本舰队”事件——中国的近代海军梦

穷则变,变则通——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一

从求强到求富——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二

开天辟地第一页

后发国家的困境——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三

在洋商与华商之间——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四

“戴Red Hat”企业的困境

电报与“忠”“孝”

铁路贵姓——晚清建造铁路的大争论

挨打之后的进步:海军建设

遇到红灯绕道走:近代铁路海军造

备忘:晚清政局中的象征性事件

曾李联手:“地方”派的崛起

最高的文化接轨——跪拜礼仪之争

一桩官场丑闻:大工程里好赚钱

海防塞防战略大讨论

外交史上的荒唐一页——郭嵩焘刘锡鸿之争

太后嘴上的传统

莫道昆明市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

臣子都是替罪羊

附录 李鸿章大事简表

参考资料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豆瓣读书.2024-08-17

雷颐 Yi Lei.豆瓣.2024-08-17

骆新荐书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澎湃新闻.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