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镇
小布镇,位于赣州市宁都县西北部,面积152.6平方公里,昌宁、广吉、兴赣三条高速穿境而过。素有“宁都小香港”之誉称,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小布镇四周环山,年平均气温17.3℃,气侯适宜。森林覆盖率达83%以上,钩刀咀、庙龙山、卢峰岭等高山景色迷人,岩背脑瀑布、七木瀑布处于雩山山脉群山之中,倾泻而下近百米,与葱茏苍翠的环山融为一体。小布镇空气环境质量好,水环境保持优良,生态环境优越。高山、瀑布、茶园,成为登山观光、娱情山水风情的休闲观光带。
小布镇是原中央革命根据地前期的核心区域,是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诞生地,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地,有红一方面军总后方医院、总政治部、总交通队等中央苏区时期的各类机关、曾山旧居、“坚壁清野”等旧居旧址遗址。小布村存留着众多客家古迹和客家民俗,建于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的江西省第二大万寿宫巍峨矗立,庙会人如潮涌、香火鼎盛,鱼行古街成为尘封历史的年轮。
2015年,小布镇被授予“江西省十大休闲旅游小镇”。2016年,授予“江西省魅力十强乡镇”,同年被评为“全国文明镇”。2017年,小布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同年又获批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卫生镇”“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镇”。2021年4月被确认为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2023年6月被列为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近年来,小布村积极整合红色资源,打造党员干部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历史沿革
1949年,开设小浦乡;1957年,为钩刀嘴垦殖场;1960年,更名为小浦垦殖场;1961年,开设小浦公社;1964年,易名为小布公社;1984年,改乡。
2000年6月27日,撤销小布乡,设立小布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小布镇下辖1个社区及9个行政村:新街社区、小布村、上潮村、树陂村、陂下村、大土楼村、横照村、木坑村、湖家边村、徐会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小布镇位于宁都县西北部,东临洛口镇、钓峰乡,南邻黄陂镇、大沽乡,西北与东韶乡、永丰县中村乡接壤,全镇总面积153.4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小布镇地处小布河两岸,属海拔高于1000米,切割深度在500米以上的中山地形。境内地质属震旦系地层,由灰绿色浅变质岩、页岩、深灰、灰白色硅质岩构成。
自然资源
小布镇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小布镇总面积152.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015亩,林地面积18.9万亩。小布镇内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珍稀动物、名贵植物,是宁都县的主要林区之一。小布镇拥有丰富的木竹、矿产和风景旅游资源。小布镇拥有松、杉及杂木林10万亩,活木储积量50万立方米,可年产木材1万立方米;拥有孟宗竹林3万亩,可年产毛竹10万根,是宁都县几个主要林区之一。有家具厂、竹拔丝厂、竹筷厂、地板木厂、刨花板厂等木竹加工企业11个。
山上拥有近千种动植物资源,有金钱豹、鳞甲目等珍稀动物,有银杏、香果树、红豆杉、白樟等名贵树种,并且储藏有丰富的花岗石和稀土矿,人称“工业味精”的离子稀土矿储量达到10万吨,且品味高,易开采。
气候
小布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35.4毫米。
林业
小布镇有较丰富的林业、石材和稀土资源。有松、杉及杂木林10万亩,活木储积量50万立方米,是宁都县的主要林区之一;花岗岩储积量千万立方米以上;地下有储藏丰富的花岗石和稀土矿,离子稀土矿储量达10万吨,且品位高、易开采。
人口民族
2020年末,小布镇有户籍人口1.61万,全镇人口密度为105.2每平方千米。
旅游
景点
小布镇内有钩刀嘴、庐穆峰、妙灵山、岩背脑瀑布和花果山茶园等自然风景区。
文化
历史文化
小布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小布镇是宁都县也是赣州市最早的边陲建制乡之一,早在1949年就开设了小浦乡,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了6次名称的更换,直到2000年6月撤乡建镇,更名为小布镇。小布镇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镇内有钩刀嘴、庐穆峰、庙龙山、岩背脑瀑布等自然风景区,圩镇有始建于清代爱新觉罗·颙琰18年的万寿宫。
小布镇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小布镇是一块红色故土,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政治、军事指挥中心,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无线电侦察台在小布镇赤坎成立。红军总部在小布赤坎召开了庆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大会。在小布镇,毛泽东、朱德、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许多光辉足迹。2007年由总参三部出资修复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无线电侦察台旧址。1931年1月2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毛泽东于小布总部签发“调学生学无线电的命令”,随后,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小布镇陈家土楼正式开课。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招收了12名学员,后一路迁往西安市,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小布石阡万寿宫
小布万寿宫始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除南昌万寿宫外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庙。其规模之宏大,构造之精致,在县境内的道教宫观中堪称一流,为宁都县道教建筑的经典。
小布古街
小布古街位于小布圩镇,始建于明末清初,街道设置呈棋盘形,圩上有大街、横街、鱼行三条主街,加上老官庙、鸡行、姜行、豆子糯米行、番薯芋子行、线香草鞋行、柴行等小街小巷有七八条之多,各街各巷集中通往圩市中心——万寿宫酒楼下。2014年7月开始对古街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部完成,总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共计117间店铺。
红色文化
小布是一块红色故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小布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政治、军事指挥中心。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在小布赤坎成立。毛泽东在此归纳总结了游击战争的“十六”字方针,撰写了《渔家傲—第一次反围剿》等著作。
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地旧址位于小布村赤坎组“龚氏宗祠”,1931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根据1930年9月中央六届三中全会指示精神,在这里成立了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1931年1月上旬至2月下旬,毛泽东在此居住并整理了著名的《兴国调查》和《寻乌调查》。2013年,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暨中中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暨中中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位于小布村赤坎组“龚氏家庙”。第一次反“围剿”期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驻于此。朱德总司令发布了胜字第四、五、六号命令。1931年1月6日,红一方面军还在此利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架起了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经王诤、刘寅调试,首次抄收到国民党中央社发的新闻,诞生了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该址由原解放军总参三部出资在2008年3月8日修复竣工,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旧居
朱德旧居位于小布村赤坎组“邱家祠”,1931年1月上旬至2月下旬,朱德居住于此。期间,同毛泽东一道领导苏区军民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和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开创了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新纪元。同时还指挥红军在广昌县、乐安县、宜黄县、南丰县、宁都县一带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筹款筹粮,为粉碎敌人新的“围剿”作充分准备。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交通队旧址
红一方面军总交通队旧址位于小布村赤坎组“熊家祠”,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总交通队驻于此。总交通队是红一方面军通讯的组织指挥部门,黄志金同志任队长,马文彬同志任政治委员。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主要用电话、军号、骑马和徒步送信的联络方式,保障反“围剿”胜利的通讯畅通。
红一方面军总后方医院旧址
红一方面军总后方医院旧址位于横照村高田组“陈家大屋”。1930年12月至1932年,红一方面军总后方医院设于此。时任院长戴济民,政委彭振履、谢焕辉。“陈家大屋”为砖木结构,整个建筑群构成凹字形,共有住房100多间,于2020年修缮完成,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暨庆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大会遗址
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暨庆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大会遗址位于小布河滩“麻糍石下”,现为“小布誓师广场”。1930年12月25日,红一方面总前委在此召开数万人参加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朱云卿等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出席大会。毛泽东亲自为大会题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无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小布红军训练营
2020年7月,小布镇在绿意盎然的红军茶园中投资建设了小布红军训练营,同时成立了中共宁都县委党校小布分校。训练营背靠连绵的雩山山脉,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后勤处、大食堂、小食堂、军训处、警卫连、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等12栋配套楼宇,学员教室设置充沛,会议室、红色阅览室、展览室等活动场所一应俱全。目前住宿床位100多个,每天可接待200多名党员干部研学实践,是单位开展党性教育、红色培训、团建素拓、研学旅行的上佳之地。
特产美食
小布红烧肉
红烧肉又有“东坡肉”之称,此菜几乎遍布全国,但小布红烧肉有自己独到做法,菜品色、香、味俱全,深受游客喜爱,成为小布客家人的招牌菜。
小布霉鱼
小布霉鱼选材严格,制作工艺讲究,菜品具有独特的霉香味。
以南瓜和辣椒为主要原料,辣中有甜、甜中有辣,香、辣、酥、脆,别有风味。
地方特产
小布镇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小布岩茶”获省优、部优名茶称号,是历史悠久的名茶;小布金叶茶叶合作社生产的“小布茗茶”荣获2010年上海市世界博览会茶叶博览会金奖。
获得荣誉
2015年10月,小布镇被评为”江西省十大休闲旅游小镇“。
2017年8月,小布镇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7年,小布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乡镇。
2018年1月,小布镇被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0年7月,小布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
经济
2019年,小布镇生产总值达2.13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33元,同比增长21%。
第一产业
小布农业经济上以生产优质大米、茶叶、油茶、白莲、蔬菜、金柑、木材、孟宗竹、木竹制品为主,木竹、茶叶、油茶、三黄鸡养殖、优质稻、旅游是小布的六大支柱产业。
小布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9000亩,年产值2000万元,主要有小布岩茶和小布茗茶两大品牌。小布岩茶产于小布岩背脑群山之中,荣获“全国名茶”、“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最受网友喜爱的十大名茶”等多项荣誉。小布茗茶选用海拔1170米以上高山鲜嫩芽叶为主要原料,具有茶香浓郁、回味乙二醇等特点,2020年7月,荣获第二届“赣州市高山茶”品鉴会大赛绿茶(剑类)特金奖、绿茶(毛尖类)特金奖。全镇共有黄鸡养殖户500多户,年出笼黄鸡200万羽,产值达3500万元;生猪规模养殖20余户,肉年养殖户10余户。
第二产业
2020年,小布镇共有企业78家,生产总值达4937.7万元。
第三产业
至2020年末,小布镇共有个体工商户162家,从事商业、饮食、住宿、修理、加工、运输、信息、医药、服务咨询业等。
企业
2020年,小布镇共有企业78家,生产总值达4937.7万元。
笋干、木材、孟宗竹、木竹制品、氧化稀土、花岗石等名优产品,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木竹、茶叶、旅游业、养殖业、粮食是小布的五大支柱产业。
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饮料博览会”上获得优质新产品奖;1994年在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小布镇党委,政府把茶叶和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来抓,2003年来新开发的优质菇--花菇也市场见好,并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小布镇以小布岩茶、宁都黄鸡两大支柱产业为主,兼有黄花梨、金柑、板栗、温柑等,有果茶面积8000余亩,其中茶叶面积5000余亩,果树面积3000余亩,年产值约1600万元;全镇共有黄鸡养殖户500多户,占小布镇总户数的17%,其中肉鸡养殖户400余户,种鸡养殖户100余户,年出笼黄鸡200余万羽,产值达3500万元;生猪规模养殖户(30头以上)20余户,生猪存栏2100余头,养鹅专业户5户,年出笼5万余羽。
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440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98元,同比增长10.1%;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0万元,同比增长8.2%;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预计1200万元,同比增长15.6%。
2、重点项目强力推进。我们立足于苏区振兴发展为目标,依托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黄陂至小布公路改造、小布至永丰中村公路改造、35KV变电站建设、“万人千吨”人饮工程管网延伸、规划三路建设、敬老院建设、中小学建设、政府办公大楼建设等项目的开工兴建,全年镇项目建设投入资金达预计达1800多万元,争资立项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
3、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我们紧紧抓住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上半年会战50天、下半年决战50天”部署,依托花岗石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项目招商,针对各花岗岩生产企业废渣、废料处理难的现状,引进磊金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专门处理各石材企业生产剩余的废石、石粉、石渣、石边的回收企业,确保各石材加工厂不产生环境污染。
4、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我镇将稳定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坚持走规模农业、精品农业、效益农业的路子,以苏区振兴发展和扶贫开发为契机,大力发展茶叶、油茶、三黄鸡和孟宗竹为主导的山地特色农业。一是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3000多亩,总产量达600万公斤;二是支持和扶助小布岩茶叶公司、小布金叶茶叶专业合作社进步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小布岩茶叶通过流转小布垦殖场的山场,新开发茶园1000亩,金叶茶叶合作社流转群众山地开发茶园300亩;三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通过组建铭恩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发展油茶3300亩。四是通过昌福公司毛竹林改造的示范带动,引导好群众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和毛竹产业,毛竹林低改面积近6000亩;五是积极发展金柑产业,今年在小布村试点种植100亩,目前已流转好了土地,整好了带;六是抓好黄鸡生态养殖示范点建设,先在陂下村进行试点养殖,引导黄鸡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有黄鸡展业合作社2个,有种鸡存笼4万羽,孵化房2只,肉鸡存笼50万羽,年出笼黄鸡200万羽以上。
(二)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1、大手笔开展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积极建设和谐秀美乡村。全镇危旧土坯房共1516户,2012年县安排改造任务279户,实际总开工458户,大土楼点、老街、茶山咀3集中建设点更是以高标准规划起步、严要求建设推进,建设秀美和谐乡村的小区正在逐渐成型。
2、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巩固教育强镇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镇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小学和初中学生入学率均达到100%;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了小布镇2012年“十大优秀教师”评选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积极改善办学环境,启动了建设一所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校,规划容纳学生1200人,占地45亩,总投资1800多万元。
3、水利建设稳步推进。“万人千吨”人饮工程投入使用,圩镇、陂下、横照、木坑等沿线群众1211户率先用上了洁净、安全的生活用水,编制完成了“万人千吨”管网延伸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保障800户群众安全用水;用浆砌石修复了赤坎区150米水毁河堤,新建了1座拦水坝;确定了老街段河堤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生态河堤段的规划。
4、圩镇道路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完成茶山咀、规划三路、规划八路军的路基改造和扩宽;完成了粮管所至茶山咀路段的路面扩宽硬化3006平方米,形成了11米的路面;完成了粮管所路段的下水道设施500米,实施了该路段供电线杆的改造;用花岗石铺设人行道,总面积2238平方米。
社会
基础设施
小布镇基础设施完善。1999年来,先后建成了新街、大街、惠民街、富民街,改扩建了老街,新建1个移民新村和1个综合性农贸市场。2007年新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沿河公园。集镇规划区由原来的1平方公里拓宽到3个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个平方公里。圩镇设计日供水量700吨的自来水厂,由2000年破土动工,2003年建成投产,湖家边村、中学、陂下先后建成了自来水厂。已建设新农村示范点7个。交通便利,1999年县城至小布镇的公路按照国家三级水泥路标准得以硬化和拓宽,9个村有7个村通上了水泥公路,其余2个村2008年可以通水泥路。信息灵通,移动信息全覆盖,联通信息覆盖区域50%左右,固定电话实现村村通。
参考资料
“这个节日”——2024小布镇景区春节掠影.宁都县小布镇景区.2024-03-13
【第一书记喊你来打卡】宁都县小布镇小布村:小步迈大步.赣州先锋.2024-03-13
喜讯 丨小布镇景区入选2023年江西“避寒养生福地”.宁都文旅.2024-03-13
宁都县人民政府.宁都县人民政府.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