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墙会说话》是亦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围绕一座老房子展开。这座三层楼的老房子如同一个微型社会,居住其中的三户家庭有着各自的喜乐哀愁。房屋历经多次易主,见证了无数事件的发生。有趣的是,居住在此的女性通常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然而她们的恋人们则常常遭遇挫折。
作品简介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一座老房子,这里曾有多户人家居住,他们之间的关系犹如一个小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老房子经历了多次所有权变更,期间发生了许多故事。令人惊奇的是,居住于此的女性往往能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相比之下,她们的伴侣们却经常面临各种挑战。
亦舒通过这部小说描绘了一系列女性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背后的复杂性和人生的种种无奈。她的文字中蕴含着淡淡的悲伤,仿佛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发深刻。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仿佛就在读者身边,甚至可能是自己的缩影。透过这些人物的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世事的沧桑和生命的脆弱。
经典文句
车安真的母亲:“女人光吃饱就够,女人是宠物。”
车安真的父亲:“饱暖思淫辱.”
芝兰站起来,走到墙壁面前,把一整个身体平贴上去,像一只停在花瓣上的凤蝶总科,她忽然咕咕的笑。
“安真,如果这墙有耳朵,我们的故事,它全知道。”
忻芝兰已堕入无底深渊,这生这世,难以超生,世俗叫这做一失足成千古恨。
爱一个人,老觉得他笨,非得处处照顾他不可,而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肯定她聪明伶俐,占尽便宜,不劳任何人操心。
她是他的初恋,可是,像一切初恋,并没有给他太大的创伤,他仍然喜欢这短发圆脸的女孩,会给她写信。
年轻人怅惘地耸耸肩,大西洋彼岸有美丽新世界在等待他,兴奋刺激得他忘却忧伤。
安真说:“不,她错在没有能力照顾自己。否则,错了可以挽回,改过从头再来。”
“我这一生不会依赖任何人,或是向任何人恳求时间,金钱及怜悯。”
“我们想寻找的,其实不过是失去的岁月。既然已经失去,当然是举世无双的良辰美景。”
凡事不能想太多,否则一个人的理智会燃烧殆尽。
外表真不可信。怎么样叫小女孩当心,狼是狼,披着羊皮的也是狼,终身只能与狼共舞,只能在狼群中苟延残喘......春池歇斯底里的笑了。
你可知道,我总是在日暮时分,书影与书影之间,宁静的悲哀里,最想念你。
卓羚:我从不在人前掉眼泪。
这话已经讲的很明白,谁都有不开心的时候。
他不想见她,他想保留脑海中她那天真鲁莽的形象到永远。
“以后才发觉,她占据了我的心。”
卓羚都自己有点要求,一切烦恼自此而起。
这世上可能根本没有真心的人,非拣选不可,只得在所有虚情假意中略挑有真实感的那个,真可悲。
余心一开始呜咽,哭声同她的猫差不多,绝望悲怆,像是胸中被利器挖了一个大洞,一手掩住胸口,另一只手还妄想探追凶手。
再世为人了。在这之前,先要死一次,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脱胎换骨。
女人懦弱固然为人不齿,太勇敢了更加叫人憎恨。
人类受命运之神控制,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身不由己。
假使这些砖块能说话,不知会倾诉多少悲欢离合。
作者简介
亦舒(原名倪亦舒),著名香港特别行政区小说及散文女作家,1946年9月25日生于上海市,祖籍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另有笔名衣莎贝。她亦是作家倪匡的妹妹。1951年,5岁的亦舒随同家人从中国大陆上海到香港定居。她在香港曾经就读苏浙小学幼稚园,嘉道理小学及北角官立小学,并于1964年何东女子官立中学(现名何东中学)预科毕业。她在15岁念中学时期就已经开始写稿,中学毕业后,曾任《明报》记者,及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曼彻斯特荷令斯学院修读酒店及食物管理。1977年于台湾与午马合组电影公司,后转任台湾圆山饭店女侍应总管。1978年9月任职香港中环广场富丽华酒店(已拆卸)公关部,再转至佳艺电视任职编剧。之后,转任香港政府新闻处新闻官达七年半,现时已经长居北美洲加拿大西温哥华。亦舒一直都是一位多产专业作家,除了小说作品外,亦以笔名“衣莎贝”在《明报周刊》撰写专栏。她的科幻作品不时会看到倪匡作品的角色客串出现,如原振侠,郭芙蓉等。而她笔下的女角色大部份自爱自强,独立特行的姿态影响一众华文读者。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两百多种,代表作是《玫瑰的故事》《喜宝》《独身女人》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
参考资料
如果墙会说话.豆瓣读书.2024-08-13
亦舒 Shu Yi.豆瓣.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