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雷州市覃斗镇塘边村隶属于雷州半岛、该村庄地理环境优越,人杰地灵,气候宜人,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芒果之乡之称!现又大量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村民热爱和谐,亲近可亲,和睦朴素。主要农产品:芒果、龙眼青枣、辣椒、花生、结球白菜、南瓜、菜豆、小胡萝卜等。

行政区划

塘边村居委会管理区有塘边社区、塘边村、七里村、道文村等。

人口民族

人口

塘边村人口4356人。主要是李姓家族为主,李姓有3808人,其他姓氏为搬来住民。

社会

教育

塘边村由于地理优势,与覃斗镇城区只有一墙之隔,村中有覃斗中心小学、覃斗中学、覃斗中心幼儿园等三所学校。

历史沿革

塘边村天主教堂

明朝至民国时期,随着玄门、释教、天主教等宗教文化流入湛江雷州半岛,法国英国等国家在我们湛江雷州半岛也相继修建了一些宗教修建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古修建有的已经毁,有的在差别历史时期的政治运动中也已经拆除,所留下的洋修建已经很少了。在湛江雷州市覃斗镇塘边村却完整保留着一座建于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的天主教堂,成为海康(现湛江雷州)西南部生存最为完好的洋修建。

解放后,教堂曾经是生产队的办公楼,塘边乡的党支部的运动场所,是村里文化运动中央。现在,每年天主教的盛大节日,来自湛江市等远近的信徒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运动,村里人都自觉掩护好这一具有历史价值的民国时期的修建。

塘边村李氏祠堂

历史悠久的塘边村,祖先是莆田市东庄大象村人,明朝时期进士李德美,乳名日侯,号道轩,出生于福建甫田秀屿镇大象(嵩山下)村。明成化十四年(1478)赐戊戍进士,任直隶翼州知事,圣天子弘治纪元年(1488)提升为广右检宪,分巡海北兵备道。弘治(1492)登明进士德美公,任曹外郎、任雷琼州按察司事。管辖雷琼,政绩卓越,廉明著称,处理狼童多故,平息海寇猖厥,收复呀呀葫芦精便农田丰,人民富裕。渡琼巡视州县乡里,了解风土民情,兴建学校,移风易俗,威德兼施,兴利除弊,大得民心,海康、琼州、合浦县史志有载。始祖德美公生两男,长子克成、二子克彦。二子克彦随父(德美公)在北归路上于雷州市(德美公病逝),此后留居于雷州。塘边村李氏祠堂。

地理环境

塘边村地理条件优势,村环绕100亩大湖塘,风景秀丽。

塘边村经济发达,高楼大厦,街道宽大。

参考资料